今年以來,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山東省泰安市突出“黨建+服務”理念,搭建泰安黨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泰山先鋒”黨員志愿服務三大載體,引導各黨支部抓牢理想信念教育、組織生活規(guī)范、服務人民群眾工作,努力把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落在實處。
以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讓“黨味”更濃。精心打造“紅色套餐”,讓廣大黨員自覺扛起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的使命擔當。用黨史鑄“魂”。深入挖掘泰安深厚的紅色資源打造黨史展館,生動再現黨團結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走過的偉大歷程。發(fā)掘梳理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故事、英雄事跡,把革命歷史資源轉化為生動的理想信念教育資源。通過專業(yè)講解、實景體驗、現場感悟的形式,把握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讓廣大黨員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用經典壯“骨”。設置“紅色書吧”功能室,購置4000余冊紙質圖書和5000余冊電子書,為黨員提供讀書充電、分享感悟的交流平臺,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使黨員在閱讀中提升思想境界。用紅歌聚“神”。將唱國歌、奏國際歌作為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必選動作。設置“紅歌傳唱”自選動作,由專業(yè)教師講述紅歌背后的故事,變單一的“唱”為“講、學、唱、演”。
以主題黨日規(guī)范組織生活,讓“鈣味”更濃。以“主題黨日+”模式為載體,不斷提升組織生活制度化、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民主化水平。為組織生活立“規(guī)”,確保不“走樣”。制定《關于嚴格規(guī)范黨的組織生活的相關規(guī)定》,設置《黨支部主題黨日六步流程》,確保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既嚴格規(guī)范,又生動有效。把唱國歌、參觀黨史展、重溫入黨誓詞等作為規(guī)定動作,開發(fā)紅色傳承、黨性鍛煉、愛心志愿等13類“套餐”,提供“訂單式”服務,滿足不同領域、不同類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個性化需求。建立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紀實評價機制,將評價得分作為全市基層黨建工作評優(yōu)樹先的參考。使組織生活更“新”,確保不“乏味”。依托“主題黨日+互聯網”,開發(fā)主題黨日網絡平臺和微信平臺,所有學習資料都設置二維碼,綜合利用線上線下兩大資源平臺開展黨的組織生活。創(chuàng)新黨課形式,推動黨課由單向的說教灌輸向雙向的互動研討轉變。讓組織生活更“實”,確保不“空談”。將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與建設過硬支部結合起來一體推進。定期舉辦“黨務課堂”“發(fā)展論壇”“支書講壇”,聘請國內、省內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圍繞精準脫貧、鄉(xiāng)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內容,定期對各基層黨支部班子和黨員分類施教。
以志愿服務密切黨群關系,讓“香味”更濃。建設“泰山先鋒”黨員志愿服務總站,按照“一站四隊”工作模式,建立旅游質量提升服務隊、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先鋒隊、城市黨建共駐共建工作隊、關愛弱勢群體幫扶隊,引領廣大黨員爭當志愿服務的“領航員”。在服務全域旅游上“站排頭”。定期到紅門、京滬高鐵泰安站等景點和游客密集地,主動參與文明旅游宣傳、義務撿拾垃圾、愛綠護綠增綠等活動,養(yǎng)護泰安旅游環(huán)境,讓外地游客感受家的溫暖。在服務文明創(chuàng)建上“樹紅旗”。定期組織黨員志愿者到公園、社區(qū),到群眾身邊開展文明宣講、環(huán)境整治等活動,引導市民講文明、樹新風。在服務困難群眾上“做先鋒”。針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障人士等困難群體,常態(tài)化提供家政服務、陪聊疏導、醫(yī)療保健、體育健身等志愿服務。設立“泰山先鋒”慈善基金,通過線上線下開展“微微”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廣泛收集困難群眾“微心愿”,深入發(fā)動黨員實施“微志愿”,已幫助3600多名困難群眾實現了“微心愿”。
(山東省泰安市委組織部供稿)
(責任編輯: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