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閆凌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老城區(qū)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博物館,這里“以胖為美”,它就是費爾南多·波特羅博物館。在以瘦為美,追求“骨感”的時代,卻還有崇尚肥胖美的人,著名畫家、雕塑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就是一位擅長以夸張的手法反映“胖”世界的藝術家。這里收藏了123件費爾南多·波特羅肥胖造型的繪畫和雕塑,充滿諷刺和詼諧感。
費爾南多·波特羅博物館在一座殖民時期的兩層小樓,帶一個庭院花園,很有歷史感。一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肥胖的手掌雕塑,立在大廳的正中央。它好像代表了積極向上的蓬勃力量。蒙娜麗莎畫像遭到費爾南多·波特羅的調侃,變成了“肥胖版”。
博物館布展十分有趣,透過門廊能直接看到一個肥胖女性的背影(如圖),沒有任何遮擋,視覺沖擊感極強。雕塑的排列遵循了一定的規(guī)則,比如一個趴著的肥胖女性,放在了一整排女性畫作的中間,這種對比引人深思。每一幅畫的擺放,不是簡單地陳列,而是賦予了某種寓意。
費爾南多·波特羅一向認為自己畫的不是肥胖,而是體積美,是把三維立體
的美進行了放大。他從不拘泥于一種題材,不論是水果、風景還是人物,在他手里,都呈現了別具一格的美。雖然這種美不符合現實空間的效果,看起來有些不真實,但他卻以一己之力,把胖、大、壯的美推向了極致,創(chuàng)造了一種空前的藝術形式,煥發(fā)著與眾不同的生命力。不論外界對費爾南多·波特羅的評價如何,他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直到作品逐漸被大眾接受,風靡全球。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我們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費爾南多·波特羅已是哥倫比亞甚至整個拉丁美洲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