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麗,陳慧
(中國石化巴陵分公司水務部,湖南岳陽 414014)
某石化污水處理裝置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活性污泥組合工藝(O/O),其中生物接觸氧化段采用組合填料,由于填料板結、溶解氧等工藝參數難以控制,化學需氧量(COD)去除率≤20%,因此,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活性污泥段COD去除效果及裝置抗大水量沖擊能力,一般控制活性污泥段池內污泥濃度在12~15 g/L,為常規(guī)工藝的2倍以上,導致中沉池污泥負荷過高,出水夾泥嚴重,出水固體懸浮物(SS)平均值在150 mg/L以上,影響出水水質。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工藝是一種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結合的生物處理工藝,其填料具有富集、穩(wěn)定生物菌的作用,在曝氣過程中能與水呈完全混合狀態(tài),與低濃度活性污泥法組成復合工藝,能有效保障污水處理效果和裝置整體抗大水量沖擊能力。文章探討了MBBR工藝處理石化污水的運行參數,采用運行優(yōu)化參數,應用MBBR—活性污泥復合工藝處理不同工況污水,能減少活性污泥段負荷,大水量沖擊下,減少沉淀池跑泥現象,保證了處理污水效果。
中試裝置:設計水量為3 m3/h、水力停留時間(HRT)為10 h。污水在配水箱通過調配達到COD、pH值等進水指標,進入設有污泥回流裝置的MBBR池,經沉淀后排放,其工藝流程見圖1。
1)MBBR生物膜培養(yǎng)
試驗裝置啟動,開啟曝氣,間隔1周分2批投加填料,確保填料充分潤濕,實現基本流化。從O/O裝置曝氣池向試驗裝置接種活性污泥3 m3,悶曝24 h后關閉曝氣,混合液靜置2 h后,從放空口排除底部污泥。開始階段控制進水COD在500 mg/L左右,pH值為6~9,初期采取間歇進水,初次進水時間段為6 h/d,每5 d為一個階段,每次提高進水時間6 h,直至達到24 h連續(xù)進水,啟動階段完成,生物膜培養(yǎng)階段結束。
圖1 試驗工藝流程
2)沖擊試驗方法
COD負荷沖擊:在MBBR工藝段控制運行通氣量為90 m3/h,水力停留時間為10 h,即進水流量為3 m3/h,通過投加淀粉提高進水COD負荷進行試驗。
大水量沖擊:在MBBR工藝段控制通氣量90 m3/h,在設計水量3.0 m3/h的基礎上,水量按4.5 m3/h、5.0 m3/h、6.0 m3/h遞增,進行水量沖擊試驗。
COD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pH值采用筆試pH計測試,污泥指數采用重量法測定,環(huán)境監(jiān)測氧參數(DO)采用便攜式溶解氧儀測定,生物相用顯微鏡直接觀察。
掛膜階段污泥鏡檢照片見圖2。由圖2可看出,經過20天的生物膜培養(yǎng),MBBR填料上的生物膜中鐘蟲、累枝蟲、輪蟲豐富,還有適量絲狀菌生長,說明掛膜成功[1]。
圖2 掛膜階段污泥鏡檢照片
MBBR生物膜培養(yǎng)期間,污泥悶曝24 h,混合液靜置2 h后,需排除污泥,以避免活性污泥對新生生物膜的營養(yǎng)爭奪。啟動期間,微生物開始附著于填料表面,生物膜活性較好,裝置出水COD基本能控制在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大于50%,最高達到94 %。
2.2.1 通氣量
MBBR中的填料依靠曝氣擾動、水流的提升作用而得到循環(huán)移動。合適的氣體流量使反應器中的填料完全流化,以保持高的傳氧效率[2]。通氣量對MBBR工藝COD去除率的影響見圖3。
圖3 通氣量對MBBR工藝COD去除率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當通氣量小于90 m3/h時,COD去除率變化不大,當通氣量為90 m3/h時,COD去除率增加明顯,繼續(xù)增加通氣量至100 m3/h時,COD去除率增加不明顯,表明繼續(xù)增加通氣量對COD去除率的提高無明顯效果。為節(jié)約能耗,試驗確定90 m3/h為最佳通氣量,最佳通氣量下曝氣強度為5 m3/m2,測定溶解氧在3 mg/L左右,污泥濃度在1.0 g/L左右。
2.2.2 水力停留時間
水力停留時間(HRT)對COD去除率具有較大影響,見圖4。由圖4可以看出:COD去除率均隨HRT的延長而增大,當停留時間為10 h時,COD去除率為87.46%,出水COD為89.3 mg/L;繼續(xù)延長停留時間,COD去除率曲線趨于平緩,效率提高不明顯。故確定最佳HRT為10 h。
圖4 水力停留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2.3.1 COD 負荷沖擊
進水COD負荷對COD去除率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當進水COD為400~1 000 mg/L時,COD去除率大于80%;當進水COD為1 500~2 000 mg/L,COD去除率仍超過70%,COD去除效果較好,此時進水COD負荷為實際工況設計能力的1.5~2.0倍,表明MBBR工藝耐COD負荷沖擊較好。
2.3.2 大水量沖擊
進水量對MBBR工藝出水COD的影響見圖5。
表1 進水COD負荷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圖5 進水量對MBBR工藝出水COD的影響
由圖5可知:裝置出水COD隨進水流量增加呈緩慢增加趨勢;在進水流量為6 m3/h時,出水COD在200~300 mg/L;裝置COD去除率隨進水流量增加呈遞減趨勢,但COD去除率≥50%。
當進水量為4.5~6 m3/h時,MBBR池出水有夾帶細碎污泥現象,該部分污泥具有較好的活性,對后續(xù)二級活性污泥單元運行沒有明顯影響;當進水量達到6 m3/h時,MBBR工藝COD去除率仍在50%以上,耐大水量沖擊能力強,可承擔O/O裝置50%的COD負荷,大大降低該裝置活性污泥段負荷,從而實現曝氣池低濃度活性污泥運行的目標,保證裝置水處理達標排放。
MBBR工藝處理石化污水的最佳工況為曝氣強度5 m3/m2,HRT 10 h,COD去除率達到80%以上。最佳工況下COD負荷沖擊試驗表明,當進水COD質量濃度在1 000~2 000 mg/L時,COD去除率仍高于70%。大水量沖擊試驗表明,當進水流量達到6 m3/h,HRT為5 h時,COD去除率能穩(wěn)定在50%以上。采用MBBR—活性污泥復合工藝能夠降低活性污泥段50%的COD負荷,從而實現曝氣池、沉淀池低污泥濃度運行的目標。該復合工藝可用于O/O裝置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