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治杰 太和縣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 安徽太和 236600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安全意識也進一步提升,對現(xiàn)階段建筑工程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而隨著實心粘土磚的禁用,也使空心砌塊的應用得的極大提升,而混凝土砌塊墻體屬于為均質結構,為進一步加強混凝土砌塊墻體檢測效果,提升其質量控制力度,本文特借助熱流計法對混凝土砌塊墻體熱阻、熱傳導系數(shù)等方面技術要點及相關問題進行檢測剖析,并通過現(xiàn)場模擬方式對混凝土砌塊外墻溫度進行分析研究,以切實保證混凝土砌塊墻體質量。
砌塊墻體傳熱阻指砌塊墻體阻抗傳導熱量的能力;傳熱阻為砌塊墻體重要檢測項目[1],但受墻體材料、墻體結構等諸多差異影響,極易使砌塊墻體傳熱阻計算出現(xiàn)差錯,影響檢測效果。通常情況下,砌塊墻體傳熱阻計算公式為R0=R+Ri+Re,單位為(m2·K)/W,其中R為砌塊墻體結構熱阻,Ri為砌塊墻體內表面熱阻,取標準值0.11(m2·K)/W,Re為外表面熱阻,取標準值0.04(m2·K)/W;不同材料結構修建的墻體熱阻也存在一定差異,設墻體材料的導入系數(shù)為a,單位W/(m·K),設材料厚度為b,單位m,則可根據(jù)公式R=b/a,計算單層砌塊墻體傳熱阻;對于多層結構墻體熱阻而言,其熱阻R為各單層熱阻相加之和,在墻體傳熱阻實際計算中,需選擇合理計算公式,正確計算,保證砌塊墻體質量。
墻體平均傳熱系數(shù)主要包括主體墻結構的傳熱系數(shù)及墻體其余結構熱橋附加的傳熱系數(shù),通常用Km表示,單位W/(m2·K),由公式Km=K+ΔK計算得到,其中K為墻主體傳熱系數(shù),ΔK為墻結構熱橋附件傳熱系數(shù),ΔK需經(jīng)標準計算及嚴格理論分析得到,而K則需嚴格根據(jù)建筑墻體現(xiàn)場的實際測量得到,K值的計算,需先準確掌握上述內外表面熱阻(Ri及Re)及砌塊墻體熱阻R,由公式K=1/(R+Ri+Re)計算得到,而通過熱電偶方式可測量墻體內測溫度為t1,外表面溫度為t2,單位℃,通過熱阻是熱流計可測量墻體熱流密度q(W/m2)(如圖1),則可通過公式R=q·(t1-t2)計算墻體結構熱阻。
圖1 熱流傳感器測量熱流
在使用熱流傳感器測量時,設傳感器材料導熱系數(shù)為λ0,等溫間距Δx(m);等溫面溫度差Δt(℃),據(jù)傅立葉定律,當熱流通過熱流傳感器時,其中的熱阻層會出現(xiàn)較大溫度梯度,當使用傳感器測量墻體溫度均勻穩(wěn)定時,熱流計與被測墻間的接觸阻力可忽略不計,此時,墻體與傳感器接觸溫度即墻體表面溫度[2],熱流傳感器另一側溫度會受環(huán)境影響,因此在熱流傳感器實際測量中,需注重待測墻體溫度表面均衡及保證測量環(huán)境恒溫兩點主要要求;隨后即可通過公式q=λ0·Δt/Δx計算傳感器熱流密度;Δt借助熱電偶測量得到,即可通過變換公式q=λ0E/C’·δ0=CE得到熱流密度,式中C’:熱電偶系數(shù),E:熱電勢(mV),λ0:傳感器厚度(m),據(jù)公式所示,想要計算傳感器熱流密度(q),也可測量熱電勢獲取。
條件環(huán)境因素會對熱流計在實際測量造成極大影響及限制。現(xiàn)階段墻體中使用空心砌磚與以往使用的實心紅磚存在一定差異,實心磚所筑墻體灰縫中的導熱系數(shù)與磚體相似,因此,實心磚墻體表面溫度較為均衡,借助熱流計測量所受影響較高,墻體的熱阻測量準確率較高[3];但混凝土砌塊墻體受砌磚結構影響,其磚體表面不同部位導熱能力存在一定差異,使墻體表面溫度不均勻,因此在通過熱流計方式測量時,會使直接測量結果出現(xiàn)較大差異,熱流密度準確率較低,通過上述研究,可借助變換公式,測量熱電勢方式計算得到較為準確熱流密度。
取長寬高分別為390mm、190mm、190mm混凝土砌塊墻體,借助STDA模擬軟件進行現(xiàn)場模擬試驗,分別對進行不保溫、內保溫、外保溫3種形式處理,其墻體結構如圖2。
經(jīng)STDA模擬軟件分級結果:①對砌塊墻體進行外保溫處理后,墻體表面溫度與保溫層厚度呈正比,當保溫層厚度增加時,砌塊墻體內表面溫度隨之升高,當室外溫度低于零下20℃時,將保溫層厚度由30mm提升至120mm,則與另一側溫差由30mm 1℃,轉變?yōu)?20mm 0.5℃;但溫度逐漸提升時,砌塊墻體最大溫差逐漸下降;②內保溫砌塊墻體則與外保溫相反,保溫層厚度與墻體內外溫差呈反比,當室外溫度低于-20℃時,30mm到120mm的最大溫差將由0.9℃下降至0.3℃;③未進行保溫處理的砌塊墻體表面溫度嚴重不均,當溫度為0~20℃時,墻體外表面溫差護出現(xiàn)1.1~2.3℃波動,墻體內表面溫度會發(fā)生1.3~3.4℃波動,墻體內外溫差高達13.1~31.2℃;有保溫層一側墻體,其內外墻體(同側)表面的溫差基本相同;無保溫層的另側墻體,其內保溫墻體表面的最大溫差小于外保溫墻體的最大溫差,詳見圖3。
圖2 墻體結構示意圖
圖3 不同保溫層厚度、保溫形式及溫度下砌塊墻體內外溫差
在城市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社會各界對建筑工程的質量要求日漸提高,而混凝土砌塊墻體建設作為工程建筑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保證工程質量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需進一步注重混凝土砌塊墻體檢測問題研究,提升時間檢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