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云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南山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200)
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心腦血管等老年疾病的逐年上升,嚴重危害老年人口生命健康,影響老年患者生存質量[1]。心肌梗死屬于內科常見疾病之一,該疾病發(fā)展速度快,需要及時治療。臨床表現(xiàn)為心絞痛、氣喘、休克甚至心力衰竭[2]。而隨著當今醫(yī)療的發(fā)展,心肌梗死搶救成功率逐年增加。而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用力排便,導致血壓下降,心率變快,容易誘發(fā)心絞痛,引發(fā)心力衰竭,嚴重導致心臟驟停發(fā)生猝死。本文研究前瞻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便秘所帶來的病情惡化,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4例。均通過臨床上專業(yè)醫(yī)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無其他疾病影響治療預后。排除存在精神異常、精神疾病患者,具有言語以及神智障礙患者,有嚴重心、腦、腎等原發(fā)疾病不能手術患者。對照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為45~75歲,平均年齡為(56.8±5.4)歲,病程0.5~5年,平均病程為(2.3±2.6)年。研究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為46~77歲,平均年齡為(57.9±6.1)年。病程0.6~5年,平均病程為(2.1±2.5)年,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指導患者用藥,根據患者情況指導飲食與運動,提醒患者禁忌。研究組采用前瞻性護理模式,針對不同患者,分別制定不同生活計劃,包括:①入院記錄患者基本體征,了解患者排便時間與排便問題,是否需要通便藥物,并記錄患者患病前飲食習慣。②加強患者健康教育,及時對患者病情與治療方式進行了解。對有嚴重難以排便的患者,加強心理溝通,舒緩緩和心理問題,為患者制定心理教育輔導,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③加強護士學習與培訓,增強護士專業(yè)知識,通過實踐和理論結合學習。④改善患者生活習慣,對有不良生活習慣的患者幫助患者改正。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根據不同患者愛好制定健康日常生活計劃表。規(guī)律睡眠,避免勞累,定時檢測血壓、心率、血糖,出現(xiàn)異常立即報告醫(yī)護人員。⑤根據患者愛好制定飲食計劃,保證維生素、蛋白質正常攝入,減少鹽、高脂肪攝入,督促患者早晨飲水,增加腸道蠕動,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保證清淡飲食,增加流質食物攝入。⑥護理時間為患者按摩腹部,順時針逆時針按摩腸道。為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嚴禁用力排便,指導患者床上排便,對情緒較差的患者,細心指導。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家庭功能、情感交流、情緒及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滿分為100,分數(shù)越高患者生存質量越高[3]。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排便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對比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研究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s,分)
組別 家庭功能 情感交流 情緒 社會功能對照組(n=44)62.25±5.27 64.28±4.96 59.69±6.58 65.28±5.18研究組(n=44)75.39±6.27 76.45±5.91 74.59±5.14 73.95±6.18 t 10.642 -10.463 -11.837 -1.7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較兩組患者排便情況:研究組患者排便費力、大便硬結、腹脹腹痛、焦慮不安等情況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排便情況對比[n(%)]
心肌梗死發(fā)展速度快,需要及時治療。臨床表現(xiàn)為心絞痛、氣喘、休克甚至心力衰竭,患者長期從事體力活動,情緒長期較為激動容易誘發(fā)心肌梗死[4]。而由于患者長期臥床靜養(yǎng),減少食物的攝入,降低腸道蠕動,容易出現(xiàn)便秘等情況。當患者用力排便,會導致血壓極速下降,心率加快,引發(fā)心絞痛與心力衰竭[5]。為了降低患者由于便秘導致的病情惡化,需要通過前瞻性護理達到預防的目的。
通過前瞻性護理措施,減少患者不良習慣,并幫助其健康、規(guī)律的生活。心肌梗死患者運動量嚴禁過大,需要適量運動循序漸進。而通過心理干預能夠顯著使患者擁有積極心態(tài),患者面對疾病的打擊,常常出現(xiàn)自暴自棄,心理負擔加重,消除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配合治療[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生存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于采用前瞻性護理有關。護理人員通過護理前收集患者基本情況,根據個體情況制定相應護理計劃。通過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科學合理有效實施前瞻性護理措施。本文結果中,通過前瞻性護理措施,患者排便費力、大便硬結、腹脹腹痛、焦慮不安等情況發(fā)生率均低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通過指導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保證水的攝入量,能夠有效促進腸道蠕動。通過定時按摩加快腸道蠕動,促進患者排便,減少便秘次數(shù),減少心絞痛等并發(fā)癥。綜上所述,通過前瞻性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降低排便不良情況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