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揚,陳美桂,莫志宇
(廣東省英德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檢驗科 513000)
降鈣素原(PCT)是當機體受到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后由甲狀腺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常用于細菌性和非細菌性炎癥的鑒別診斷,能反映出全身炎癥的嚴重程度,可以為臨床提供診療依據,是近年來普遍認可的一種早期感染性炎性標記物[1-3]。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當機體出現炎癥性刺激,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蛋白,其大小與感染程度呈正相關,一般作為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診斷指標之一[4-5]。研究表明,PCT及hs-CRP可幫助鑒別感染性發(fā)熱為細菌感染或非細菌感染,同時血清水平可以反映出疾病的嚴重程度,指導臨床治療用藥[6-7]。本研究在此基礎上,旨在探討床旁PCT、hs-CRP、白細胞計數(WBC)、紅細胞沉降率(ESR)在小兒呼吸道感染中的聯合檢測,為臨床診治與預后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到本中心就診的呼吸道感染嬰幼兒患者180例,其中男102例,女78例;年齡0~12歲,中位年齡5.8歲。納入標準:(1)具有以下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咳痰、喘息、氣促等,根據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診斷為上呼吸道細菌性感染并最終經病原學檢查(痰培養(yǎng))確診;細菌性肺炎痰培養(yǎng)陽性,支原體肺炎血清特異性IgM抗體(MP-IgM)陽性,病毒性肺炎血清病毒特異性抗體IgM陽性[8];(2)年齡≤12歲。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的臟器功能不全;(2)有其他可能干擾本研究的疾病,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根據病原體分為細菌組和非細菌組,細菌組102例,非細菌組78例。另選取同期幼兒園、小學健康體檢幼兒9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9例,女41例。3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儀器與試劑 床旁PCT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mini VIDAS全自動酶聯熒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原裝試劑進行檢測;hs-CRP使用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飛測免疫熒光檢測儀及配套原裝試劑進行檢測;WBC使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Sysmex xn-1000)及配套原裝試劑進行檢測;ESR采用魏氏法進行檢測。所有檢測項目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方法進行檢測,保證使用同批次試劑,排除非特異性干擾,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1.3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于就診當日或體檢當天抽取靜脈血,分別用于檢測床旁PCT、hs-CRP、WBC和ESR。
表1 3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的比較
2.1各組hs-CRP、WBC、ESR、床旁PCT的檢測結果比較 結果顯示,細菌組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和非細菌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非細菌組床旁PCT水平較對照組顯著升高,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非細菌組hs-CRP、WBC、ESR水平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各組hs-CRP、WBC、ESR、床旁PCT的檢測陽性率比較 細菌組和非細菌組患者各項指標單獨檢測和聯合檢測陽性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組患者床旁PCT、hs-CRP水平顯著高于非細菌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各組不同指標檢測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非細菌組比較,▲P<0.05
表3 各組不同指標檢測陽性檢出情況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非細菌組比較,▲P<0.05
2.3不同指標檢測效能比較 各項指標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較單獨檢測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PCT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均高于其他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指標檢測效能比較(%)
呼吸道感染居兒童多發(fā)疾病的首位,有研究報道,約90%的病原體為病毒,其余病原體為葡萄球菌、鏈球菌、支原體、衣原體等[9]。在早期診斷發(fā)現感染的病原體,能夠指導臨床正確有效地用藥,是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關鍵[10]。在感染性疾病的進展過程中,PCT的分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炎性因子、內毒素等[11]。PCT、hs-CRP、WBC、ESR的單獨檢測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的特異性、靈敏度低,容易導致誤診、漏診[12-13]。結合目前我國的國情,床旁檢測即即時檢測能夠快速、簡便地為患兒進行檢測,同時進行多項檢測可以節(jié)約成本。本研究將hs-CRP、WBC、ESR及床旁PCT,應用于小兒呼吸道感染中,期望能快速、特異、簡便、有針對性地判斷患兒的病情,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尤其是抗菌藥提供依據,對呼吸道感染有早期診斷及預后的重要作用[14-15]。
本研究分別對各組hs-CRP、WBC、ESR、PCT進行檢測對比,細菌組患者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WBC升高作為臨床初步判斷細菌感染的指標[16],其升高主要見于急性感染或者炎性反應,當WBC顯著升高時提示細菌引起感染;但WBC升高受自身生理狀況、環(huán)境、藥物等因素干預,在某些非細菌感染疾病中也會升高,并不能直接、準確地反映疾病的特征,容易造成誤診、漏診。ESR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度,在臨床上主要作為動態(tài)監(jiān)測某些疾病的病情變化,對疾病治療的療效和預后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ESR在多種疾病中如急性細菌性炎癥、結核、急性心梗等都會加快,其受紅細胞形態(tài)、數量、大小等變化影響較大,且當血漿中大分子蛋白質增加,卵磷脂和清蛋白減少等,均可加快ESR,因此,單獨使用ESR作為診斷指標并不理想。
同時,細菌組PCT檢測結果及其陽性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和非細菌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發(fā)現,PCT在健康人群體內水平較低,當機體受到細菌或真菌感染時,PCT不僅由甲狀腺C細胞產生,機體肝臟、腸道等組織與內分泌細胞也會同時產生PCT,導致機體PCT水平增高,且受感染機體的炎性因子及內毒素嚴重影響PCT水平,而其他炎性疾病如病毒感染等并不會引起PCT水平的增高,因此,PCT檢測主要用于細菌性和非細菌性感染的鑒別[17-18]。在本研究中,PCT指標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均顯著高于其他檢測指標,因此,PCT可以作用疾病的診斷指標以及觀察疾病的治療效果和疾病的預后。
健康人群中機體hs-CRP水平較低,其主要由肝細胞受損時合成產生,當機體受到細菌感染時,其水平會極速升高,hs-CRP水平升高達到高峰發(fā)生在感染后36~50 h,其高峰值為正常的100~1 000倍[19]。在對hs-CRP的檢測中發(fā)現,細菌組患者hs-CR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和非細菌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非細菌組和對照組hs-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hs-CRP在鑒別細菌感染和非細菌感染方面具有顯著效果,能夠作為兩者的鑒別指標。但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hs-CRP在某些疾病或感染的急性期均可升高,特異度較差[20]。本研究中hs-CRP特異度只有75.64%,低于其他檢測指標,與之相符。
綜上所述,WBC可作為初步判斷細菌感染指標,急性細菌性炎癥下ESR會升高, hs-CRP、床旁PCT均可鑒別細菌性與非細菌性感染。hs-CRP、WBC、ESR、床旁PCT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較高,有助于更快速、準確、便捷、有效地鑒別細菌與非細菌性小兒呼吸道感染,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達到早期診斷、準確用藥、改善預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