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 飛,王木立,顧 斌,馬智俊,張東陽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常州 213016)
真空鍍膜技術,即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是一種新穎的材料合成與加工技術,它通過將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膜層(20~100 nm)移植到各類基材表面,賦予制品金屬外觀、高附加值以及優(yōu)異的耐磨性等綜合性能[1]。隨著塑料裝飾鍍膜的發(fā)展和塑料代金屬制品的不斷開發(fā),真空鍍膜技術更多地應用于塑料金屬化制品中,如汽車聚光燈反射罩、汽車裝飾零件、手機外殼、燈具零件、化妝品盒及日用小商品等[2-4]。鍍膜層材料有金屬單質,也有合金,由于鋁具有熔點低、蒸發(fā)溫度低、光反射率高、氣體阻隔性好、成本低等優(yōu)點,目前在真空鍍膜技術中的應用最為廣泛[5]。常見的鍍膜基材有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PET(聚對苯二甲酸類塑料)、PS(聚苯乙烯)、BMC(團狀模塑料)等,由于這些基材的表面能和耐熱性各不相同,因此對涂膜的附著力和耐熱性的要求也各不相同[6]。
真空鍍膜技術的基本工藝流程為:基材前處理→涂底漆→真空鍍膜→涂面漆[7],其中,底漆也被稱作真空鍍膜涂料。真空鍍膜材料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真空鍍膜材料的結構示意圖Figure 1 Structure diagram of vacuum deposition material
早期的真空鍍膜涂料主要采用烘烤固化涂料,其施工時間長、工藝復雜,目前真空鍍膜涂料均采用紫外光固化(UV)涂料[8]。UV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特點,其在真空鍍膜中的主要作用有:(1)封閉塑料基材,防止真空鍍膜時塑料基材中的揮發(fā)性雜質逸出影響鍍膜質量;(2)使底材光滑平整,鍍膜后呈現(xiàn)良好的鏡面效果;(3)在塑料基材和鍍膜層之間提供良好的附著力;(4)熱緩沖作用,保護基材免遭熱致變形[9]。
當前市場上的UV真空鍍膜涂料以溶劑型UV涂料為主。隨著國家環(huán)保法規(guī)日益嚴格,溶劑型涂料在未來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因此開發(fā)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迫在眉睫。
本研究首先合成了具有高雙鍵密度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體(WPUA)及帶有雙鍵結構的高相對分子質量水性純丙烯酸酯分散體(WPA),然后通過復配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單體、光引發(fā)劑等,制得水性真空鍍膜UV涂料,分析了各原料組成對涂膜性能及鍍膜性能的影響。
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二羥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三羥甲基丙烷(TMP),工業(yè)級,萬華化學;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羥乙酯(HEMA)、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工業(yè)級,日本觸媒;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3A)、三乙氧基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3EOTA)、九乙氧基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9EOTA)、十五乙氧基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15EOTA),工業(yè)級,長興化學;光引發(fā)劑Irgacure 2959、Irgacure 500,工業(yè)級,德國巴斯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DBTDL)、三乙胺、過氧化苯甲酰(BPO)、對羥基苯甲醚(MEHQ)、三苯基膦,化學純,阿拉丁試劑;丙酮、丙二醇甲醚,工業(yè)級,市售。
在帶有攪拌和加熱裝置的反應瓶中加入計量的IPDI、PCDL和DBTDL,加熱升溫至60 ℃反應,采用二正丁胺-鹽酸滴定法測定反應體系中的—NCO含量,直至—NCO含量不再變化時依次加入計量的DMPA、BDO和TMP,升溫至70 ℃反應,直至反應體系中—NCO含量不再變化時加入計量的PET3A和MEHQ,升溫至80 ℃反應,直至—NCO含量基本為零,降溫至50 ℃,加入適量丙酮降低體系黏度,并加入三乙胺中和反應液。在高速攪拌下,將去離子水緩慢滴加至反應瓶中,乳化分散后減壓蒸餾抽除丙酮,待冷卻后過濾出料,得到產物WPUA。
在帶有攪拌、加熱和回流裝置的反應瓶中加入部分丙二醇甲醚,升溫至回流溫度,在2.5 h內將計量的AA、MMA、HEMA、BA、BPO的混合溶液緩慢滴加入反應瓶中,滴加完畢后保溫0.5 h,補加少量的BPO,繼續(xù)在回流溫度下反應2 h。加入計量的三苯基膦和GMA,在110 ℃下保溫反應,直至反應體系的酸值降至5 mgKOH/g。降溫至50 ℃,加入三乙胺中和反應液。在高速攪拌下,將去離子水緩慢滴加至反應瓶中,乳化分散后過濾出料,得到產物WPA。
1.4.1 涂料配方
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的配方見表1。
表1 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的配方Table 1 Formulation of waterborne UV coatings for vacuum coating
1.4.2 鍍膜工件制備及性能評價
水性UV真空鍍膜工件的制備和相關性能的測試評價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水性UV真空鍍膜工件的制備及性能評價流程圖Figure 2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aterborne UV-curable vacuum coating workpiece
采用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對WPUA和WPA的結構進行表征。
涂料黏度:參照GB/T 2794—2013,采用旋轉黏度計,在25 ℃下進行測試。
涂料貯存穩(wěn)定性:參照GB/T 6753.3—1986,在25 ℃下避光貯存6個月,觀察涂料狀態(tài)是否有變化,是否出現(xiàn)黏度增大、沉淀分相等現(xiàn)象。
涂膜的干燥性:參照GB/T 1728—1979,以涂膜指觸法表干所需紫外光能量為單位,每固化1次涂膜表面接收的能量約為200 mJ/cm2。
涂膜鉛筆硬度:參照GB/T 6739—2006進行測試。
涂膜附著力:參照GB/T 9286—1998,分別測試涂膜對PC基材的附著力以及涂膜與鍍鋁層的附著力,根據百格剝落情況分為6個等級,0級為最優(yōu),5級為最差。
涂膜耐水煮性:參照GB/T 1733—1993,在馬口鐵板表面制備涂膜,封邊后置于80 ℃蒸餾水中浸泡2 h,觀察涂膜表面是否出現(xiàn)失光、變色、起皺、鼓泡、脫落等現(xiàn)象。
涂膜耐熱性:參照GB/T 1735—2009,在PC基材表面制備涂膜,并真空鍍鋁,在120 ℃下連續(xù)烘烤工件2 h,觀察鍍鋁層是否出現(xiàn)發(fā)彩、發(fā)污、鼓泡、開裂等現(xiàn)象。
圖3為自制的兩款水性UV樹脂的紅外譜圖。從圖3a中可以看出,位于3 364 cm-1處的吸收峰是N—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2 954 cm-1、2 902 cm-1處的吸收峰是C—H(—CH3、—CH2)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 727 cm-1處是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 193 cm-1和1 064 cm-1處是C—O—C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 635 cm-1處的吸收峰是C=C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在2 270 cm-1處并未出現(xiàn)—NCO的特征吸收峰,說明—NCO基團已經反應完全。從圖3b中可以看出,2 927 cm-1和2 874 cm-1處的吸收峰是C—H(—CH3、—CH2)的伸縮振動吸收峰。丙烯酸酯類單體的特征吸收峰體現(xiàn)在1 728 cm-1處的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以及1 179 cm-1和1 072 cm-1處的C—O—C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 631 cm-1處為C=C的伸縮振動吸收峰,說明C=C雙鍵已接枝到樹脂結構當中。
圖3 水性UV樹脂的紅外譜圖Figure 3 The infrared spectrum of waterborne UV-curable resin
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的主要性能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的主要性能測試結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main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UV-curable vacuum coating paint
作為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質,本研究通過引入多官能度單體PET3A封端WPUA,使其具有較高的官能度,這對提高涂膜交聯(lián)密度,增強涂膜機械性能和耐熱性能具有重要作用。WPUA添加量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見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隨著WPUA在涂料中添加量的增加,涂膜干燥所需的能量降低,涂膜硬度提高、耐水性和耐熱性均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WPUA存在兩方面問題:第一,當其添加量過高時,涂膜對基材的附著力開始下降,這可能是由于WPUA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對較低,雙鍵密度高,導致涂膜收縮應力過高,附著力變差;第二,耐熱前后涂膜與鍍鋁層的附著力差異很大,隨著WPUA添加量的增加,耐熱后涂膜與鍍鋁層的附著力出現(xiàn)嚴重下降。這可能是由于聚氨酯丙烯酸酯本身極性不強,與鍍鋁層的附著力難以達到最佳,受熱后鍍鋁層和涂膜層同時出現(xiàn)熱膨脹,由于涂膜偏硬,與鋁的熱膨脹系數不同,因此鋁層趨向于從涂膜表面剝離出來,附著力下降。
綜合各項參數,WPUA的最佳添加量在60%~70%。
表3 WPUA添加量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WPUA addition on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UV-curable vacuum coating paint
WPA相對分子質量較高,呈梳狀結構,具有良好的附著特性,表4為WPA的添加量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
表4 WPA的添加量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WPA addition on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UV-curable vacuum coating paint
從表4中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WPA添加量的增加,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的硬度和耐熱性均有所下降,耐水性也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降。這可能是由于WPA自身Tg偏低,且雙鍵密度較低,導致交聯(lián)度不夠,隨其用量增加,涂膜機械性能下降。另一方面,WPA對涂膜的基材附著力和鍍膜附著力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隨著WPA在涂料中添加量的提高,耐熱后涂膜與鋁層的附著力增強。這可能是因為WPA偏軟,且含有羥基、羧基等極性基團,對提高金屬附著力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無論是經受真空鍍膜時的瞬時高溫還是耐熱試驗時的長時間高溫,鋁層都可以很好地與涂層形成“鉚固”結構,受熱膨脹時WPA呈現(xiàn)出較強的伸縮性,因此鋁層不易從涂層表面脫離,附著力得到有效提高。
綜合各項參數,WPA的最佳添加量為20%~25%。
為進一步提高涂料的交聯(lián)度和流平性,并考慮到體系的相容性,本研究選取了3種含有親水基團的多官能度活性單體,分別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3種乙氧基化衍生物,隨著乙氧基化程度的提高,它們的親水性也依次提高。表5為這3種單體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
從表5中可以看出,單體的種類和添加量都對涂料的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TMP3EOTA而言,它對涂料最重要的影響在于貯存穩(wěn)定性下降,這可能是由于該單體親水性較差,與涂料中水性樹脂的相容性較差導致的。TMP15EOTA親水性最強,涂料穩(wěn)定性較好,但其對涂膜的耐水性、上鍍性和耐熱性均有不良影響。這可能是由于乙氧基鏈段偏軟,在受熱過程中存在于基材內的小分子增塑劑或單體揮發(fā)進入涂膜內部,造成涂膜變形,與鍍膜層發(fā)生相對移動,導致光線在鍍膜層表面折射后產生發(fā)彩現(xiàn)象。相對而言,TMP9EOTA的綜合性能較好,適量加入可以明顯提高涂膜的耐熱性、耐水性,并且不會影響涂料的貯存穩(wěn)定性。TMP9EOTA的添加量控制在10%~20%之間為宜,其添加量過高會導致涂膜附著力和耐水性下降。
本研究選取了兩款水性UV涂料常用的液體型引發(fā)劑,分別是Irgacure 2959和Irgacure 500,其中2959含有羥基官能團,具有一定的親水性。表6為這兩種光引發(fā)劑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表6數據表明,2959與500兩種光引發(fā)劑的引發(fā)效率基本一致。由于500中含有二苯甲酮,受紫外線照射裂解后容易產生醌式結構,因此涂膜外觀出現(xiàn)微黃現(xiàn)象。此外,2959中含有羥基結構,其親水性優(yōu)于500,與水性UV樹脂的相容性也要優(yōu)于500。綜上所述,本研究選用2959作為主體引發(fā)劑,其添加量控制在4%~5%。
表5 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單體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Table 5 Effect of multifunctional acrylate monomer on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UV-curable vacuum coating paint
表6 光引發(fā)劑對水性UV真空鍍膜涂料性能的影響Table 6 Effect of photoinitiator on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UV-curable vacuum coating paint
本研究合成了具有高交聯(lián)密度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體(WPUA)和高相對分子質量的水性純丙烯酸酯分散體(WPA),并復配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單體、光引發(fā)劑等制得了水性光固化真空鍍膜涂料,研究了各組分對涂料及涂膜性能的影響,確定了最優(yōu)配方。試驗結果表明:WPUA具有較高的交聯(lián)密度,可以有效提高涂層的機械性能和耐熱性;WPA可以有效提高涂料對基材和鍍膜層的附著力。這種復配型水性UV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附著力優(yōu)異、耐熱性能好、上鍍性佳的特點,在真空鍍膜領域具有良好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