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鑫 郝亞南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最小能量準則的EMD去噪算法。首先對含噪信號進行EMD分解得到IMF,然后計算各IMF的能量,取具有最小能量的IMF作為噪聲與信號的分界點,實現(xiàn)噪聲與信號的分離。
【關鍵詞】經驗模態(tài)分解;IMF;最小能量
中圖分類號: TN957.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3-007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3.029
0 引言
經驗模態(tài)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簡稱EMD)方法是由Huang等[1]于1998年提出的一種數(shù)據(jù)消噪算法,具有分解模態(tài)少、不用選擇基函數(shù)等優(yōu)點,近年來該方法已成功應用于旋轉機械故障診斷[2]、地震信號處理[3]、大型電力設備的監(jiān)測[4]等諸多領域。本文采用EMD方法對信號進行去噪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最小能量準則的EMD去噪算法。該算法能夠確定噪聲與信號分界點,實現(xiàn)噪聲與信號的分離,為信號處理的去噪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1 EMD原理
EMD是個篩選的過程,篩選得到的每個IMF分量都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IMF分量的極值點與零點個數(shù)相等或相差1。(2)IMF的極大值和極小值對應包絡線均值為零。經過EMD分解后,一個信號可用IMF來表達:
仿真信號經EMD分解后的各IMF分量如圖2所示。圖3為各IMF分量的能量曲線圖。從圖3中可以看出第1階到第5階的IMF分量的能量是逐階減小,在第五階的能量達到最小。從第6階開始能量陡然上升,然后又逐階減小。因此要濾除仿真信號中的噪聲,選擇第5階的IMF分量作為噪聲與信號的分界點,把第6階之前的IMF分量作為噪聲全部剔除。去噪后的仿真信號效果如圖5所示。
在噪聲水平已知的情況下,我們會準確地判斷出的噪聲與信號的分界點。因為當信號分解k次后,k個IMF分量之和的方差與預先知道的噪聲水平一致則分解即可停止。通過計算可知仿真信號的前5階IMF分量之和的方差為1.0083,與已知的噪聲水平(?啄2=1)一致,可以確定噪聲與信號的分界點在第5階,這與采用最小能量準則判斷的分界點的結果一致。
4 結論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最小能量準則的經驗模態(tài)分解去噪算法,該算法以具有最小能量的IMF作為噪聲與信號的分界點,實現(xiàn)了噪聲與信號的分離,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有效地抑制了噪聲,使去噪后的信號逼近真實的信號。
【參考文獻】
[1]Huang N E,Shen Z,Long S,et al.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the Hilbert spectrum for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alysi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998,454:903~995.
[2]時培明,李庚,韓東穎.于改進EMD的旋轉機械耦合故障診斷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13,24(17):2367~2372.
[3]陳文超,王偉,高靜懷等.基于地震信號波形形態(tài)差異的面波噪聲稀疏優(yōu)化分離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2013,56(8):2771~2782.
[4]賈嶸,徐其惠,田錄林等.基于經驗模態(tài)分解和固有模態(tài)函數(shù)重構的局部放電去噪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8,23(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