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
The 10th International Fiber Art Biennale, jointly hosted by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of Tsinghua University,Tsinghua University Art Museum and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unveiled at three exhibition areas in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Art Museum, Art Gallery of the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Beijing Aojia Gallery. A total of 175 excellent works from 45 countries have been displayed at the Biennale, demonstr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resent fiber arts.
纖維藝術是用柔軟而親和的媒材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的藝術形式,雖然這一名詞產(chǎn)生于當代藝術,卻與傳統(tǒng)編織、工業(yè)紡織品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如此特殊的藝術門類,自1962年在瑞士洛桑舉辦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國際壁毯雙年展之時,就已經(jīng)將歐、美、亞等不同國家藝術家的壁毯創(chuàng)作匯聚一起,進行展示、交流,從而實現(xiàn)發(fā)展、共進。作為洛桑雙年展的參展者之一,格魯吉亞第比利斯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壁毯藝術家基維·堪達雷里(Givi Kandareli)1993年提出在中國舉辦國際壁毯藝術研討會及展覽的想法。在他的提議和倡導下,在在國內外藝術家共同的努力和推動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林樂成教授接受并完成了薪火傳遞的使命,“從洛桑到北京”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了。
從2000年創(chuàng)辦至今,承載著世界“纖維人”美好心愿和夢想的“從洛桑到而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不斷打造藝術家交流、互動的平臺。這不僅是世界纖維藝術的盛會,更是國際纖維藝術家在“洛桑精神”的聚攏下,懷揣共同的理想,重鑄精神家園。
2018年,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聯(lián)合主辦的第十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展,在輾轉上海、蘇州、鄭州、南通、深圳之后,再一次如約而至,回到了它的誕生地北京。展覽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奧加美術館三個展區(qū)同時拉開帷幕,共展出來自45個國家的175件異彩紛呈的佳作。這些作品從全球1375件報名作品中遴選而出,凝聚世界纖維藝術的精華,呈現(xiàn)當今纖維藝術的新面貌、新成就,譜寫未來纖維藝術的新趨勢、新篇章。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韓國弘益大學教授、纖維藝術家鄭景娟(Chung Kyoung-Yeon),德國著名藝術家伯納德·萊曼(Bernhaed G. Lehmann)分別致辭,對第十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創(chuàng)新與探索給予贊賞,這是一個跨界與多元藝術的精彩演繹;對展覽作為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給予充分肯定,它不僅是中國人看世界的窗口,更讓國際的目光聚焦于中國;對林樂成教授的進取精神和國際學術視野給予高度評價,帶著“線”行走于80多個國家的林教授,用纖維與紡織連接世界。
兩年一屆從未間斷的傳播、交流、推廣,影響范圍已從最初的亞歐和北美拓展到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從洛桑到北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我們不僅有一支有生命朝氣、藝術夢想、文化使命,精神動力的工作團隊,并且有來自四面八方國際知名文化學者和纖維藝術家的鼎力支持。為了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追求,這些藝術家有的年逾八旬,甚至行動不便還晝夜兼程自費趕到這里。
以凝聚經(jīng)典、薈萃時尚、傳播美好的第十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再次帶給觀眾一場獨特的視覺盛宴。不同材質、不同技法、不同觀念的藝術作品相互碰撞、交織、融會,讓世人領略到具有濃厚人文氣息、審美體驗的纖維藝術。
同期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奧加美術館召開,就新時代纖維藝術訴求與未來發(fā)展的多樣性進行研討,從文脈梳理、藝術創(chuàng)造、理論研究、產(chǎn)業(yè)革新等方面進行闡釋,回顧了洛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壁毯雙年展和“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歷程,深化藝術創(chuàng)作的學術高度和理論深度,為未來纖維藝術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展覽結束,將開啟下一段有意義的國際行程,在林樂成教授的帶領下國人的纖維藝術作品將走出國門,進行“中國當代纖維藝術世界巡展”。從瑞士到中國,從中國到世界,“從洛桑到北京”宛若一條綿延迤邐的新絲路,讓古老絲綢文化的東方國度再次矚目于可觸、可視、可感的現(xiàn)代纖維藝術。它是時代的審美創(chuàng)造,亦是人類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