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妮 顏紅專 張雪潔
(武昌工學(xué)院 武漢 430068)
蠕變型改性瀝青性防水涂料是瀝青、橡膠、填料等的多相混合體,其在使用年限內(nèi)能夠保持高粘性膏狀體的這一特性,使其在對一些特殊部位,如建筑工程變形縫等,進行防水處理時,有突出的效果,因此,蠕變型改性瀝青防水涂料現(xiàn)在在非外露的建筑防水工程中被大量運用。然而,蠕變型改性瀝青性防水涂料在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滲、漏油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環(huán)境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本文擬通過填料和低標號瀝青的優(yōu)選試驗,探討其對蠕變型改性瀝青性防水涂料耐熱度的影響。
瀝青是蠕變型改性瀝青性防水涂料的基質(zhì)材料,其組成含量對膠粉及SBS的改性效果有影響,當其芳香分含量較大、而含臘量小于3%時,對改姓效果有較好的影響。本研究釆用中國石化70號道路瀝青及10號建筑瀝青。其性能指標見表1。
表1 70#道路瀝青和10#建筑瀝青參數(shù)
本試驗采用茂名石化產(chǎn)減三線油,減三線油技術(shù)指標如表2所示。
表2 減三線油技術(shù)指標
本試驗采用中石化茂名F501型SBS,SBS改性劑的主要性質(zhì)見表3。
本試驗所選用的是輪胎外胎,采用邵陽市黑寶石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目磨細膠粉,膠粉的細度為40目以上。
瀝青中為了減少瀝青的用量以及降低瀝青的溫度敏感性,瀝青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礦物作為填充料。一般礦物填充料摻量為20~30%。常用的礦物填充料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粉狀和纖維狀。比如說石石棉粉、粉煤灰、灰石粉、滑石粉等等。本試驗主要采用河北靈壽產(chǎn)石棉絨及200目重質(zhì)碳酸。其中石棉絨是硅酸鹽類礦物,化學(xué)成份為Mg6[Si4O10][OH]8,是一種纖維狀集合體,絲絹光澤。硬度2.5~3,比重2.2~2.7。
表3 SBS改性劑的主要性質(zhì)
本實驗的試驗儀器分為三類,分別為檢測儀器、反應(yīng)儀器和一些輔助類儀器。其中,檢測儀器包括:拉力試驗機、電熱鼓風(fēng)恒溫干燥箱、低溫冰箱、電子秤。其他試驗所需設(shè)備工具有:燒杯、隔離紙、滴管、反應(yīng)罐、刮刀紹板、玻璃板、瓷磚、水泥板、堪禍鉗。反應(yīng)儀器包括:變壓器、電動攪拌器、電爐加熱器。
試驗所采用的工藝流程參考了一些研究和實驗。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個階段,取一只反應(yīng)罐,加入一定比例辛焼油以及溶劑油,放在電路加熱器上加熱直至其達到185℃;第二個階段,保持溫度在185℃,加入SBS改性劑,在電動攪拌器中高速攪拌1.5~2h;第三個階段,繼續(xù)加入有機填料,如瀝青、膠粉等,繼續(xù)在電動攪拌器中高速攪拌1.5~2h;第四個階段,再加入助劑、無機填料等材料,連續(xù)攪拌實驗瀝青1h,直到整個反應(yīng)停止。整個實驗過程中需保證實驗材料溫度控制在185℃不變,出料檢測。
按照標準JCT2216-2014對試驗所制備的蠕變型改性瀝青防水涂料進行指標檢測。主要以耐熱度指標為研究對象,探討配合比中填料及10號瀝青對蠕變型改性瀝青耐熱度的影響。耐熱度的檢測方法如下:將樣品熱涂到120mm×50mm×(2~4)mm的鋁板上,涂覆面積為 100mm×50mm,涂覆厚度為(2±0.2)mm,并在標準條件下放置24h。將試件50mm短邊與支架下部接觸,并與水平面成45。角放入已恒溫至規(guī)定溫度的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內(nèi),試件與干燥箱壁間的距離不小于50mm,試件的中心宜與溫度計的探頭在同一水平位置。試件處理2±15min后取出,觀察表面。共試驗三個試件。試驗后記錄試件有無滑動、流淌、滴落。
試驗結(jié)果評定:記錄試樣流淌和滑動距離,不大于20mm為合格。
本試驗主要研究討論石棉絨及10號瀝青對蠕變型改性瀝青耐熱度的影響,表4所示是在綜合考慮了改性效果以及制備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后,所得出的討論結(jié)果。
表4 石棉絨與耐熱度的關(guān)系
圖1 石棉絨與耐熱度的關(guān)系
石棉絨與耐熱度的關(guān)系如圖1所示。當石棉絨的摻量為0%時,改性瀝青涂料的使用性能差,耐熱度不太符合使用要求;當摻入石棉絨后,且石棉絨摻量從1%增加到7%時,耐熱溫度提高了38.8%。這是由于瀝青本身具有濕潤包裹的作用,同時瀝青中含有一種酸性樹脂,這種樹脂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石棉絨纖維本身耐熱性良好,加入了石棉絨后可以在石棉絨的表面產(chǎn)生比較較強的吸附作用,兩個共同作用,使得兩者所形成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從而很好的改善了改性瀝青涂料的耐熱性。為滿足65℃的耐熱度要求,其最佳摻量宜為5~6%。
在蠕變型改性瀝青中摻入不同摻量的10號瀝青,同時保持石棉絨的摻量不變,維持在5%,對涂料耐熱性能的指標進行實驗,研究其摻量對其影響的結(jié)果如表5所示。
表5 10號瀝青與耐熱度的關(guān)系
圖2 10#瀝青與耐熱度的關(guān)系
10#瀝青與耐熱度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將一定比例的10#瀝青混合加入后,涂料的耐熱度呈逐漸上升趨勢;當10#瀝青摻量在3%、6%、9%、12%、15%、18%、20%時,耐熱溫度分別增加了 3.1%、6.3%、10.9%、14.1%、17.2%、25.0%、33.0%和32.8%。其中超過15%時,涂料耐熱溫度有較為明顯的增加,同時,一些實驗結(jié)果表明,改性瀝青涂料的流動性在溫度較高(80~120℃)時,會隨著10#瀝青摻量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冷卻后摻入10號瀝青的樣品比為摻入的樣品柔軟度更好,其耐熱性能更好,但可能會影響改性瀝青涂料的其他性能。主要原因在于10#瀝青軟化點較高(98.5℃),耐熱性較好,當10號瀝青摻入道路瀝青后可以提高瀝青的耐熱性能,但針入度和延性會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降低,也會影響到瀝青涂料的其它性能。在本試驗中,宜將其控制在10%內(nèi)。
本試驗主要研究了蠕變型改性瀝青配合比中石棉絨及10#瀝青對其耐熱度的影響,主要得到以下三個結(jié)論:
(1)石棉絨是一種硅酸鹽礦物纖維,當摻加量為6%時涂料耐熱溫度可從40℃提高到65℃。
(2)混合摻入10%左右的10#瀝青時,蠕變型改性瀝青的耐熱溫度可達70℃以上。
(3)當10#瀝青的摻量小于10%時,蠕變型改性瀝青的低溫柔性沒有明顯的變化,但當10號瀝青的摻量達到了10%以上時,改性瀝青涂料的低溫柔性指標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降,所以在摻入10號瀝青提高瀝青涂料耐熱度的同時,需要控制其摻入的比重在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本試驗10#瀝青摻量在5%以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