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471000)趙雅飛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兒手足口病患兒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齡1.5~8歲,平均年齡(4.98±1.59)歲;觀察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2.3~10歲,平均年齡(5.12±1.03)歲。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治療過程中,兩組患兒均接受相同的藥物治療。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則在此基礎上接受綜合性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具體護理措施及注意事項如下:①心理護理:由于患兒基本年齡較小,因此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緊張、恐懼的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1]。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患兒實際的性格特點,及時安撫其異常情緒,使其樹立起治療自信心;②飲食護理:患兒在患病期間由于口腔內的潰瘍影響正常進食,因此護理人員應當每日給予患兒流食,并叮囑患兒家屬,給患兒日常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清淡食物,禁刺激、生冷以及辛辣等食物;③皮膚護理:當患兒皮膚出現皰疹時,護理人員應當按照醫(yī)囑給予患兒藥物涂抹,并叮囑患兒家屬將藥物收納好,避免患兒誤食。此外,患兒所使用的床單必須及時更換,并保持清潔與干爽;④健康教育:由于大多數患兒家屬并不了解手足口病,因此護理人員應當詳細告知患兒家屬關于該疾病的相關知識,使其對該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此外,護理人員應當將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告知患兒家屬。
附表 兩組患兒平均治療時間比較(±s,d)
附表 兩組患兒平均治療時間比較(±s,d)
組別 例數 潰瘍愈合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40 3.25±1.56 5.58±2.94對照組 40 6.98±2.61 12.59±2.99 P - <0.05 <0.05 t - 7.758 10.573
1.3 觀察指標 在本次研究治療過程中,分別對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潰瘍愈合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與比較。
1.4 療效判定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將患兒臨床治療指標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三個判定指標,具體如下:①顯效:患兒在經過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并且患兒測量連續(xù)3d顯示正常體溫,皮疹消退時間<3d,痊愈時間<7d;②有效:患兒在經過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并且經測量?;純后w溫連續(xù)3d趨于正常,皮疹消退時間<5d,痊愈時間<11d;③無效:患兒在經過治療后,體溫持續(xù)異常,并且臨床癥狀逐漸加重,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采用百分比(%)表示組內計數資料,x2檢驗;采用±s表示組內計量資料,t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經過研究結果顯示,在本次研究治療中,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5.00%(38/4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0.00%(32/40),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兒潰瘍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經過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在經過有效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無論是在潰瘍愈合時間上,還是在住院時間上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詳見附表。
小兒手足口?。ㄓ置l(fā)疹性水皰性口腔炎)是兒童臨床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臨床顯示少數患兒在患病期間可能出現肺水腫、心肌炎以及無菌性腦膜炎等危重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導致死亡[2]。有研究人員提出,在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對其實施綜合性護理聯合健康教育,治療效果顯著。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無論是在臨床治療有效率、潰瘍愈合時間,還是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綜合性護理聯合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小兒手足口病臨床治療有效率,并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減少住院時間,促進患兒健康恢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