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李易之
貿易往來幫助不同的國家互通有無,共享資源和市場,是“一帶一路”的重點和核心內容之一。在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努力下,5年來,中國與這些國家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經貿合作,一系列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措施落地,推動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要素流通變得更為順暢。
不過5年后的今天,世界面臨著更加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要實現(xiàn)“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貿易暢通需要應對更復雜的挑戰(zhàn),需要付諸更有力的實踐。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公共平臺,東盟國家,乃至更多“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都將用行動為自由貿易鼓掌,都將成為促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堅定伙伴。
據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已經超過1.44萬億美元的水平,同比增長了13.4%,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6.2%。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投資方面,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年均增長7.2%,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超過5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9.2%。
在各方推動下,“一帶一路”建設的自由貿易區(qū)正在迅速拔節(jié)。中國已經與巴基斯坦、新加坡等13個沿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5個貿易協(xié)定;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簽署經貿合作協(xié)定;與俄羅斯完成歐亞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的聯(lián)合可行性研究。
如今在中國東部沿海,寧波港梅山港區(qū)的梅西滾裝碼頭,一輛輛嶄新的國產汽車井然有序地駛入外貿滾裝船中,等待運至北非、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中國中西部地區(qū)的重要出海口廣西,通過正在加速建設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欽州港已經實現(xiàn)了眾多國際班列的常態(tài)化開行,成為連通“一帶”與“一路”的重要節(jié)點之一。
我們看到,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這頭,是中國加強中西部地區(qū)開放合作的誠意;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那頭,是東盟國家渴望發(fā)展的期盼。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建設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注入了新的動能,而實際上,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一直都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據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介紹,2017年中國和東盟貿易額達5148.2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進一步上升到1/8。中國已連續(xù)9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xù)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18年1~5月,中國—東盟貿易額同比增長18.9%,達到2326.4億美元。中國和東盟累計雙向投資總額已超過2000億美元。中國企業(yè)對東盟投資增速較快,雙向投資日趨平衡。
在中國—東盟自貿區(qū)框架下,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臺,中國—東盟不斷深化在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僅2018年第15屆東博會上,參展企業(yè)就達2780家,共組織簽訂經濟合作項目530個。以供求匹配挖掘貿易潛力,以產業(yè)園區(qū)承載投資愿景,以企業(yè)合作帶動產業(yè)交流,中國與東盟國家不斷探索經貿合作的可能性,不僅是推動雙邊關系深入發(fā)展的相向而行,更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促進貿易暢通的積極實踐。
2017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當前世界經濟也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風險挑戰(zhàn)加劇。這些風險為全球經濟蒙上了陰影。
01、02、03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而進博會的舉辦,表明中國正進一步擴大進口、開放市場,在逐步消減國際貿易逆差的同時,將中國經濟體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協(xié)作圈,以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市場擔憂情緒。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指出:“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我們特別需要一個全球的公共產品,去進一步引領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為經濟全球化增添一些新的動力、新的動能,或者提供新的政治意愿?!迸e辦進博會是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加強經貿交流合作。更進一步而言,進博會將成為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而這種開放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言,是中國愿與世界共享發(fā)展紅利的有力擔當。一個開放的進博會無疑是“一帶一路”既惠及中國,也普惠沿線國家的有力注腳。
因此,進博會的舉辦,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廣泛歡迎。對于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說,進博會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舞臺和渠道,為他們帶來更多分享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市場的機遇。在首屆進博會上,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58個國家的超過1000多家企業(yè)參展,占參展企業(yè)總數將近1/3。
參加進博會,僅印尼一國的參展商交易額就高達47.4億美元。據印尼媒體報道,印尼獲得的交易額顯示,印尼產品有潛力吸引更多中國消費者,到中國擴大出口市場的機會仍然很多。
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胡逸山也表示,在國際社會為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深感憂慮之際,進博會的舉辦必將在國際社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自由貿易在“國際經濟體系中成為主旋律、發(fā)揮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