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榮
摘 要:本文以海圖編繪生產的現有模式為基礎,結合海圖中心編繪生產實際情況,以及海圖產品多樣化和航海用戶的需求,對影響海圖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為切實提升海圖質量與生產效率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海圖編繪;質量;效率
0 引 言
海圖集中制圖模式改革以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海圖用戶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對海圖編繪產品質量和現勢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完善海圖編繪作業(yè)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對編繪及時率和效率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是,當前海圖編繪的規(guī)范是20年前制訂實施的,一定程度上影響海圖編繪質量和生產效率。海圖編繪質量和海圖生產效率的持續(xù)提高也遇到了瓶頸。本文結合當前海圖生產實際情況,對影響海圖編繪質量和生產效率提出幾個建議。
1 “人”的因素是關鍵
質量是做出來的,效率也要靠人去落實,這是根本性問題。
一個業(yè)務能力強、作業(yè)認真、責任心強的編繪員完成源數據編繪作業(yè),其產品經過后道工序(質檢、審定)的檢查,返修率低,海圖質量和生產效率相應要高。由業(yè)務不熟練(新進人員)或業(yè)務能力較差的編繪員完成的海圖產品,經過質檢、審定后,往往需要大量修改,有的圖幅修改所需的時間甚至和編繪作業(yè)的時間相近,這樣造成不同編繪員完成同樣一幅圖所需的時間相差很多,甚至翻倍。因此,培養(yǎng)和穩(wěn)定一支海圖編繪隊伍至關重要。要求這支海圖編繪隊伍完全達到理想狀態(tài)的可能性不大,也不是短期能做到的。
受業(yè)務能力或其他因素的影響,部分編繪員制圖綜合后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存在瑕疵。此時,如果質檢、審定要求大量修改,由于編繪員是按編繪工天考核的,對于編繪員來說增加了許多工作量,編繪工天卻不會因此增加,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做處理,按照外業(yè)依樣畫葫蘆,然后讓我怎么改就怎么改,既節(jié)省時間,又不用動腦子。但對本人的業(yè)務提升沒任何幫助。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考慮改變海圖編繪質量檢查的思路,即海圖質檢、審定作業(yè)人員在檢查時掌握一個原則:對一些不是錯誤的,不影響航行安全,不影響海圖用戶使用的小瑕疵不要求編繪員返回修改,以“鼓勵”編繪員主動認真進行制圖綜合處理,這樣一方面能充分鼓勵編繪員大膽綜合處理,提高編繪質量;另一方面,編繪員在不斷制圖綜合作業(yè)中提高個人編繪業(yè)務能力,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 編繪規(guī)范(編繪技術規(guī)定)是基礎
目前執(zhí)行的規(guī)范是20年前的,且規(guī)范相對籠統(tǒng),實際操作空間很大,易造成理解偏差。質檢員、審定員對規(guī)范的執(zhí)行缺少細則(如補充編繪技術規(guī)定)的依據,質量檢查執(zhí)行標準很難達到統(tǒng)一,直接體現在海圖修改的側重點或標準不一致,對每位編繪員編繪作業(yè)增加了不少難度。
因此,制定合適的編繪技術補充規(guī)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編繪員編繪作業(yè)時,首先會考慮到這幅圖是哪位質檢員、審定員檢查的,因為不同的人員檢查會影響他編繪處理各類要素的方法有所不同,糾結到底該如何編繪,這也是影響效率的重要因素。舉個例子:小比例尺圖源數據編繪時,對等深線、岸線及靠近岸線的巖石灘、干出礁水深等制圖物標的編繪,根據當前的相關規(guī)定,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完成編繪作業(yè),且圖面要素復雜,用圖也不方便。但是,如果制訂相應的補充編繪技術規(guī)定,在確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制圖綜合程度,加大取舍力度,簡化處理,這樣能大大提高編繪生產效率,圖面美觀,達到自動化要求。再比如:目前,紙海圖編繪花時間最多的要素是疊蓋斷線問題,實際上HPD有自動斷線功能,只是采用自動斷線功能后,在一些小的方面有些瑕疵,雖然不影響海圖質量和使用,但是我們目前沒有采用自動斷線功能,編繪員仍需花大量時間處理等深線斷線,嚴重影響紙海圖編繪生產效率。事實上,只要通過試驗找到合適的屏蔽參數,我們只要制訂相關的細則,統(tǒng)一標準,完全能做到等深線斷線自動化處理。
3 技術研究是保障
向技術要效率,這也是一條提高海圖編繪自動化程度的途徑。HPD實際上也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海圖編繪應用軟件,受各方面的影響,缺少作業(yè)技術研究力量。當前主要受限于兩個方面:一是作業(yè)人員技術業(yè)務能力的限制,另一個是繁重的工作量的限制(首先必須完成編繪生產任務)。HPD中許多的功能未得到開發(fā)和應用,如與外業(yè)測量數據有效對接缺少技術支持,自動導入外業(yè)等深線雖然能實現,但問題較多,且與HPD的S-57數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實際生產中并未使用。如能投入一定的技術力量去研究,組織相關技術突破,光自動導入外業(yè)測量等深線就可以大大提高海圖編繪自動化程度。
4 優(yōu)化作業(yè)流程是趨勢
當前流程:接收外業(yè)數據后首先進行源數據編繪,完成后再進行紙海圖編繪生產,最后才進行電子海圖編繪生產。
修改后的流程可以是接收數據后首先進行源數據編繪,完成后就進行電子海圖編繪生產,最后才是紙海圖編繪生產。
當前源數據編繪過分依賴于紙海圖的編繪。源數據編繪基本上參照紙海圖編繪標準制作,實際上源數據編繪可以作為數據入庫處理,之后的一切產品數據均源于源數據庫,源數據編繪不應僅參照某種特定產品。質量檢查人員習慣將許多問題的檢查留至檢查紙海圖時再重點關注,這樣造成返回編繪員修改時同時需要修改源數據和紙海圖,而修改一個物標往往需要源數據和紙海圖都要完成編繪、質檢和審定三道作業(yè)工序,較大地影響了編繪效率。技術上,源數據和電子海圖數據結構都符合S-57標準,如果將電子海圖編繪提前進行,因電子海圖與源數據更相近的原因,勢必要求源數據編繪質檢的標準以電子海圖為依據,能有效減少返修問題,提高源數據編繪效率。
當前,電子海圖產品的現勢性很難得到保證。電子海圖應用越來越廣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對電子海圖的現勢性要求越來越高,原作業(yè)流程電子海圖生產時間長,甚至部分電子海圖完成的時間已經是收到數據的三四個月以后,已經不能滿足現勢性要求。
電子海圖要素因受紙海圖要素影響,電子海圖物標的精確性下降。紙海圖限于圖幅載負量的影響,可以在源數據基礎上進行綜合取舍和人工干預,并完全能符合紙海圖用戶的需求。電子海圖則不受載負量的影響,理論上可以無限放大,因此在源數據編繪完成后,電子海圖可以不做綜合處理或人工干預,不必局限于電子海圖和紙海圖“一致性”的觀念,這樣同樣可以提高編繪生產效率。
5 結束語
影響海圖編繪生產質量和效率的原因很多,作為海圖生產作業(yè)人員,應清醒認識到海圖編繪質量和生產效率對海圖使用所產生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認真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為今后逐步解決質量和效率問題提供重要依據。海圖編繪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作業(yè)人員的能力是關鍵,作業(yè)人員的業(yè)務能力水平將對海圖編繪質量生產效率產生直接影響;規(guī)范是基礎,是作業(yè)人員作業(yè)依據;同時還要注重技術研發(fā),向編繪技術要效率。因此,在各類技術規(guī)定、管理制度得到保證的條件下,加強作業(yè)人員責任意識、質量意識以及業(yè)務能力是提高海圖編繪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