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湖南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又稱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1],其急性膽囊疾病的發(fā)生概率可高達10%,膿毒癥、休克及重大外傷患者患急性膽囊炎的發(fā)生率較高,如延誤診斷則會加劇疾病可對患者生命產生嚴重威脅,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膽囊壞疽穿孔及感染性休克等均為嚴重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2-3]。超聲診斷具有無創(chuàng)、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本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不同時期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超聲表現,選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分析其不同時期的超聲表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依據并發(fā)AAC時間是否在急性胰腺炎發(fā)病內2周為早期(28例)、中后期(30例),具體如下。
診斷標準:①確診為急性胰腺炎且合并特征性腹痛者;②血清淀粉酶在正常值3倍以上者;③脂肪酶在正常值3倍以上者;④急性胰腺炎特征性CT表現者。
急性膽囊炎診斷標準依據TG-07,其一,局部炎癥體征之一,如下:墨菲氏征(+),右上腹部壓痛、腫塊及疼痛;CRP或WBC值顯著升高;其二,臨床中高度懷疑急性胰腺炎并予以影像學診斷確實。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胰腺炎標準者;②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者;③年齡在18歲以上者。排除標準:①膽囊穿孔者;②膽囊結石者;③胰腺、膽道腫瘤者;④經影像學診斷不得檢出無結石性膽囊炎者;⑤年齡在18歲以下者。早期組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齡(50.64±14.97)歲;其中高血脂癥性14例,酒精性8例,妊娠相關性2例,突發(fā)性4例。
中后期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50.50±14.27)歲;其中高血脂癥性15例,酒精性8例,妊娠相關性3例,突發(fā)性4例。對比兩組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58例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床邊的膽囊超聲診斷,連續(xù)診斷3天,其臨床高度懷疑或確診為急性膽囊炎時再次進行超聲診斷,將膽囊結石排除后,將膽囊壁的厚度、膽囊大小、膽泥淤積及超聲墨菲氏征的情況進行記錄。指導患者呈仰臥位[4],對于患者的右肋間部位、右上腹部位、進行常規(guī)掃描,采取頻率為3.5 MHz,對于患者的寬徑、長徑及膽囊厚度進行觀察,觀察其有無內部的異?;芈暻闆r,炎性滲出情況等,采取高頻探頭對于患者的膽囊壁進行觀察,對其局部膨出的情況予以觀察,頻率為7.5 MHz[5],其有無局限性無回聲暗區(qū)及連續(xù)中斷的情況進行管擦汗。依據超聲各項指標的陽性診斷標準判定,①膽囊增大,其膽囊的橫徑在4 cm以上,膽囊長徑在10 cm以上;②膽囊壁增厚,其超聲測量在4 mm以上[6];③膽囊窩積液,膽囊窩呈現低密度影;④膽泥淤積,膽囊密集或呈云霧狀回聲斑點不均勻分布;⑤Murphy氏征:超聲探頭對于膽囊體表定位進行壓迫,患者深呼吸后出現疼痛則為陽性癥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超聲表現。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8例患者均有發(fā)熱情況,其體溫均≥38.5℃,其早期組的膽囊窩積液的發(fā)生概率為96.43%(27/28);超聲墨菲氏征的發(fā)生率為100%(28/28),顯著較中后期組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急性膽囊炎具有疾病隱匿的特征,于膿毒血癥、外科手術后及重大外傷等患者中出現率較高,右上腹部疼痛、白細胞升高及惡心嘔吐等為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特征,且于臨床中多檢測為陽性,急性胰腺炎早期的疼痛、發(fā)熱等現象可將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癥狀進行掩蓋,危重患者的意識通常較弱,若無法對于患者提供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物則可致使急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的特異度降低,以此延誤治療,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在臨床中對于該疾病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7]。
表1 對比兩組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超聲表現[n(%)]Table 1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 finding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n(%)]
臨床中依據超聲診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征象有毛糙、膽囊壁增厚,云霧狀回聲斑點及膽囊增大,當有穿孔發(fā)生時,可有膽囊壁局部外膨現象及超聲墨菲氏征陽性現象。有研究表明,其膽囊壁增厚在4 mm以上,膽泥淤積及膽囊窩積液為對急性膽囊炎診斷的重要征象[8],且本文研究數據顯示,58例患者均有發(fā)熱情況,其體溫均≥38.5℃,其早期組的膽囊窩積液的發(fā)生概率為96.43%(27/28);超聲墨菲氏征的發(fā)生率為100%(28/28),顯著較中后期組更高(P<0.05),亦與上述結論一致。本文研究數據亦顯示,其病程無論在任何時期,其膽囊增大的陽性率均較高。本文研究中,中后期的患者中,胰腺周圍液體的滲出逐步包裹吸收,當有膽囊窩積液的出現時,則對于急性膽囊炎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度,但其陽性率較低。
綜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不同時期可并發(fā)急性無結石性膽囊炎的超聲特征亦具有差異,其囊窩積液的發(fā)病升率在疾病早期較高,于中后期出現膽囊壁厚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