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巧媚 郭玉鳳(湖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通過在實習期間對學生進行體質檢測以及與學生老師的交流發(fā)現很多青少年的體質體能、身體素質的狀態(tài)越來越不好,為找出問題所在,故而進行研究。
教育實習學校常德市善卷中學(初中)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收集了該校學生體質檢測數據,并隨機抽樣發(fā)放了調查問卷。
實習期間在常德市善卷中學收集了2616個學生體質檢測數據。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800m(女生)、1000m(男生)、引體向上(男生)、一分鐘一分鐘仰臥起坐(女生)數據、問卷調查數據,用SPSS18.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形態(tài)。
表1可見,學生身高、體重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長,基本符合青少年國家平均身高、體重,整體處于良好狀態(tài),如圖1、圖2。雖然中學階段是中學生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但在表2中的數據顯示男生最大體重達到了97kg,女生最大體重達到84kg,而男生的體重均值為51.96kg,女生的體重均值為47.40kg,極大值超過均值20%,表明學生中存在著肥胖問題。
表1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身體形態(tài)均值(n=2603)
表2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體重值(kg)(n=2616)
(2)機能。
肺活量為評估身體機能項目,從表3來看,身體機能水平均處于及格區(qū)間,雖然及格率高,但是優(yōu)秀率低。其中從女生來看,九年級的優(yōu)秀率最小且不及格率最大,有可能是初三學習壓力大,平時鍛煉少,導致肺活量水平下降。
圖1 常德市善卷中學11-15歲身高均值年齡變化趨勢
圖2 常德市善卷中學11-15歲體重均值年齡變化趨勢
表3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肺活量達標情況(n=2616)
(3)速度素質。
50m跑作為評估速度素質項目,根據低優(yōu)標準,測量項目的數據越小,素質越好。從表4來看,學生的總體水平不錯,及格率高,不及格率低。男女生的極小值分別是6.4s、7.4s,都超過了優(yōu)秀標準。
表4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50m(s)達標情況(n=2616)
(4)爆發(fā)力。
以立定跳遠評估下肢爆發(fā)力。從表5來看,女生的爆發(fā)力比男生要好,男生的整體及格率要比女生低,但從年級來看,九年級的不及格率都比八年級和七年級的都高,出現了降低的現象,且初三正是參加體育中考的時期,這表明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缺乏鍛煉,應加強運動。
表5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立定跳遠達標情況(n=2616)
(5)柔韌素質。
坐位體前屈反映學生的柔韌素質,從表6來看,男生的優(yōu)秀從初一到初三分別為9%、4%、3%,到了初三優(yōu)秀率都有降低趨勢。不及格率分別為22%、11%、25%,而女生相對來說比較好一點,但優(yōu)秀率不高。
表6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坐位體前屈達標情況(n=2616)
(6)耐力素質。
男生1000m、女生800m為評估耐力素質項目,同時也是人體健康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7來看,雖然從年級來說,及格趨勢越來越好,但學生的耐力素質仍不容樂觀。
表7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中長跑達標情況(n=2616)
(7)力量素質。
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作為評估力量素質項目,從表8來看,男生在上肢肌肉力量的表現還差強人意。而女生的一分鐘仰臥起坐相對男生的引體向上來說要好很多,但優(yōu)秀率也不高,基本處于及格的區(qū)間。
表8 常德市善卷中學學生力量素質達標情況(n=2616)
現代社會,學生學習壓力不斷加大,體育課并未真正開展起來,受現在應試教育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的家長、教師也認為體育學好學壞無所謂,業(yè)余送興趣班,也往往只是單一的選擇數學,美術,英語等。學校的體育課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一周本就不多的體育課,被各科任課老師“借”來“借”去。體育課也成了“放羊式體育課”,老師沒有進行真正的技能教學,學生更喜幾個同學一起聊天、散步、打鬧,并沒有進行真正的體育活動。等到初三體育中考,學校才會想到要通過體育課來加強學生的技能技術水平,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因此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存在很多的問題。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滯后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進行了限制;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結構單一、體育課程教學不受重視等問題。
對常德市善卷中學的學生隨機抽樣發(fā)放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43%的學生喜歡運動,其中男生居多,他們喜歡運動的原因是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素質、豐富課余生活,也有部分學生為了減肥塑形,還有小部分學生是體育課不得不運動。當問到“是否愿意在體育課程中以游戲課的形式改善自己的體質嗎?”有76%的學生是愿意的,僅有3%的學生不愿意,其他同學覺得沒什么想法,因為在學校里,還是存在體育課被占的現象,所以體育課的上課形式就沒那么重要了,有63%的學生是反感體育課被占的,其他人無所謂。
學生中身體形態(tài)方面存在著肥胖現象,很多學生心肺功能并不是很好;身體素質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問卷分析:大部分學生很大程度上想改變自己的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素質,并且愿意在體育課程中通過游戲的方式改變自己在各方面的身體素質,這說明學生愿意改變身體素質的積極性高。同時學生也很反感體育課被占的現象,大多數學生想在體育課中得到鍛煉,學到真正的技能知識。這些數據都應該引起重視。
綜上,學生身體素質有不容樂觀之處,而究其對策無外乎四個方面,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首先是家長,對“好孩子”的概念僅限于長得高、養(yǎng)得好、成績好,而忽略了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健身意識、運動習慣;孩子則為了做好家長眼中的“好孩子”也同樣忽略了體育課、廣播體操甚至課間休息時的各種運動,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老師和學校更是重點關注學校的升學率等等。希望大家了解“體育”的全面育人的功能:打造強壯的體魄、鍛煉靈活的大腦、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加強團隊合作能力與意識等等。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和“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教育理念,經過在實習期間帶學生體驗過體適能課程的效果來看,學生對體適能課的興趣很大,也對體育課更加向往,愿意以游戲的形式改變自己的身體形態(tài)、提高體質,使得他們對體育課充滿了熱情。建議可將青少年體適能教學方式和體育課程相結合,根據中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征,通過設計游戲來提升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增加趣味性,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的體質越來越好,為學生的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