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張尖
“3C”分層教學模式是根據(jù)學生學習動機差異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將學生分成學習動機強、中、弱三層;與學生分層相匹配,將課程目標做適當?shù)姆纸?;圍繞已經(jīng)分層的目標,在課堂上實施差異的教學策略,最后生成“學生重組—目標重設—策略重構”三重分層的教學模式。C為“重”字拼音的首字母。一年來,我在此模式的指導下,進行了體育“3C”分層策略實驗研究。
1. 體育課堂差異教學學生重組
在分層前,首先對學生進行測試,測試項目有立定跳遠、50米、實心球、耐力跑,每個項目按名次用10級去評分,根據(jù)學生的總分級別去評定A、B、C三水平層。然后進行分組,分組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異質水平組,小組由不同水平的學生組成,將A、B、C三層次按1∶1∶1比例分到各組中去,每小組6人(2A、2B、2C),選一名組長;第二種是同質水平組,是由相同層次的學生組,分成A、B、C組。在A、B、C分層次學習時,并不是將原來測試的A、B、C層分開構組,而是由異質水平組靈活重構,異質水平組中的高水平去A層,中等水平去B層,低水平的去C層。異質水平組的高、中、低水平是根據(jù)學習的內容變化,對學生的水平進行重新評價而定的。
2. 體育課堂差異教學的目標重設
要實施差異教學,就要有目標重設,即不管是同質水平組的教學還是異質水平組的教學,要設有多層次的目標。在同水平層次教學中,有多少同水平層次組,就要設多少學習目標,每個水平組有每個層次的學習目標。在設目標時,要考慮到小組的水平實際。低水平的學生,老師可幫助定目標;而中水平組的,可由老師指導小組自定學習目標;高水平組的學生,可自己定學習目標。如果是異質水平組學習,就要設置組內的多個差異目標,一般是小組內設三個學習目標。這樣,學生就能用自己的學習目標來評價自己是否完成了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如何;老師也能用差異目標來評價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情況。
3. 體育課堂差異教學策略重構
科學地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設置,只是課堂差異教學中走出的第一步。如何達到預期目標?如何落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目標的設定進行教學策略的差異實施。
(1)目標導學策略
目標導學策略有四個環(huán)節(jié),即差異目標設置、構建差異性學習活動、檢測目標、對沒有完成目標的小組進行補救。
差異的學習目標為小組的學習活動指引了方向,使學習評價也能具體可行。
差異性學習活動構建是課堂的核心部分。如在按同質水平分層次組的學習中,體育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和小組水平的實際,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小組內的成員水平是相同的,小組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及難度,選擇好學習材料后,小組可確定學習方式,由小組圍繞目標構建學習活動,學習活動上有自主性、靈活性,而且可以根據(jù)學習的情況不斷地調節(jié)學習目標,重新構建學習活動,使學習水平不斷提高?;顒拥臉嫿梢允窃诮處煹闹笇滦〗M自主構建,也可以老師參與一起構建,主要使學習活動更有效。
目標評價和目標補救是評價和補救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展示評價或測驗過關的形式,檢測每小組的學習情況,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即要通過幫助學習,達成學習目標。
(2)關注差異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一般都是按異質水平組分組進行的,成績分工法是小組合作學習中常用一種方法,有知識教授、小組學習、個人測驗、得分計算、小組獎勵五個步驟。
在體育課隊伍中,學生是按異質水平分組站位的,排位在隊伍中固定,并設定好評分規(guī)則(紀律10%,過程20%,測驗70%);在按異質水平組學習中,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評價以及德育紀律評價都進行記錄,特別是每次學習測驗,都要進行小組統(tǒng)計,然后再把前兩項的得分相加得結果,進行評比獎勵。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組內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
(3)體育課堂差異性教學評價策略
差異性教學評價策略是根據(jù)學習小組的水平差異,運用差異的評價方式和多樣的評價方法,從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完成的情況,力求做出準確的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從目標、過程與結果三方面進行評價。目標方面,包括學生是否對學習內容有自我認識,能否正確地評估自己學習水平,設定自己通過學習達到怎樣的學習目標,評價可自評和老師評;學習過程方面,即觀察小組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氛圍,同伴間的合作、幫助,組內學習方法的運用等,小組的學習過程是學習評價的關鍵,要有小組評和教師評;最后是結果評價,主要有檢查、展示評價、測驗考試等方式。
在同水平層次組學習中,首先是評價學生能否正確選擇層次組,即能否對學習內容和對自己水平正確地評估,選擇適當?shù)膶哟谓M;然后是過程評價,層次組內同伴水平相當,過程要體現(xiàn)在積極地和同伴探究,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靈活的學習活動等,評價方式可由自評結合小組評;最后是結果評價,可通過展示評價、測驗考核等進行。
在評價方式上,我們制定了詳細評價表。包括課堂評價表,每堂課做記錄,上完課后馬上反饋給學生;階段性評價表,每四個星期反饋一次??茖W的評價讓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4. 教學成果與分析
2016學年,我教初二級四個班(實驗班),一年的教學實踐后,我們對其中幾個教學項目進行了測試,對比另外四個平行班(對照班),用結果來分析對比教學的效果。
在實驗之前,實驗班與對照班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實驗后,分別對全級進行了四項統(tǒng)測。結果顯示,實驗后男生與女生的50米、立定跳的結果分別有顯著的差異,而800/1000米與跳繩的結果有非常顯著的差異。這個結果說明本文所提出的關注差異教學的“3C”分層模式有顯著效果的。從這四個項目的成績對比顯示,跳繩與耐力跳的效果比較明顯,是因為耐力跑和跳繩成績提高,需要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自控能力、意志力、集體主義精神和良好的學風,這也是本文教學策略所提倡的。運用教學策略重構,使學生能預設與監(jiān)控學習目標、構建學習活動,對學習目標完成進行評價補救,運用關注差異策略對小組學習的控制,達到小組的一體性,促進小組內的互相作用,使小組內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達標。50米與立定跳遠對學生的個人能力要求很高,當達到一定的限度后,進步就變得很小,而且要從力量、速度和協(xié)調等方面同時下功夫,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由上可知,本文所采用的關注差異教學 “3C”分層模式不但有顯著效果,而且深受學生歡迎。
【本文是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課題“初級中學‘3C分層模式及其教學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201534332?!?/p>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