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蘭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為了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必須注重孩子的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已經成為信息時代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成為評價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教師,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教學效果,而且使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和科學思考。
一、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
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運作信息技術獲取、利用信息的意識。在教學中,我注意利用各種機會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如有一次上信息技術課時,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失去了往常的活力,心事寫在臉上。一問,才知道下一堂課是作文課,語文老師事先布置了一篇說明文《我最喜歡的動物》,要求當堂完成。許多學生說自己很喜歡猴子、獅子、孔雀等,可不知道也找不到這些動物的習性和喜好等資料,無從下手。我靈機一動,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老師可以幫你們解決這些問題?!睂W生們的興致馬上來了。由于此前學生曾有一次初步上網瀏覽的經驗,我便叫他們在IE地址欄里的輸入www.sohu.com,按回車后進入搜狐網站。然后,告訴學生:“這是一個國內非常優(yōu)秀的搜索引擎。我們只要輸入自己要搜索的關鍵詞,如‘猴子‘獅子,也可以是‘猴子的習性等,選擇旁邊的‘網頁,點擊“搜索”按鈕,便會查到很多相關的資料,看到哪條適合,單擊進去便是了?!痹谖业囊龑?,學生們做得非常認真出色。最后,我又教會他們如何保存網頁到自己的文件夾中以供下次需要時瀏覽,并按學生的需求打印了幾份資料送給他們。第二天,好幾個學生找到我,說作文課語文老師表揚了他們,還說以后將把網上獲取信息作為學習的好途徑和生活的好幫手。
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根本目標。信息技術教育是一種以培養(yǎng)學生信息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目標的學科教育。
二、提高處理信息能力,提升信息素養(yǎng)
現(xiàn)代社會信息不但面廣,傳播速度快、渠道多,而且更新變化也極其迅速,稍不留心,有用的信息就會從身邊溜走。原有的信息可能會變得滯后、過時,只有善于收集和處理信息的人,才可能擁有更多的機會,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因此,在小學生生活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通過電視媒體、課外閱讀、調查訪問等形式收集和處理信息。
一方面由于高年級學生處于青春期,判斷能力尚不準確,在接受信息時往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我抓住教育契機,適時給予恰當?shù)闹笇?,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學生的是非觀念得到加強后,信息檢索力、判斷力和處理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他們充分利用攝取的信息解決身邊的問題,促使形成敢于挑戰(zhàn)、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處理信息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積累”。即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輸理后,或分門別類制成資料卡片,或根據(jù)自我的感受歸納成幾個要點寫下來,形式力求不拘一格,內容做到靈活多樣。這對學生信息結構的豐富、完善有很大的作用。二是“運用”。積累下來的信息不經過運用仍然是消極的,只有通過運用,才能使學生獲得的信息“活”起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運用的方案,向其他同學“推銷”所獲信息,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獲取信息是手段,不是目的。綜合利用各種信息,在分析處理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圍繞某一問題的解決,創(chuàng)造出新的信息,促進自身能力的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核心。當今社會不但信息數(shù)量多,傳播速度快,而且更新變化極其迅速。面對如此變幻迷離的信息社會,單靠個體的搜集和處理是無法駕馭充滿靈性和變幻的信息。只有加強群體內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眾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駕馭信息、利用信息。為了提高學生們信息表達和傳遞能力,我在課題研究工作中,定期召開“小記者”發(fā)布會,組織全體實驗班級交流信息。如:“六·五”世界環(huán)境日前后,我引導學生將收集的大量真實的環(huán)保信息材料進行合理加工,然后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交流會”。學生興趣盎然,暢所欲言,大膽地將每一條信息進行價值評價和正誤評價,并根據(jù)信息反饋總結出社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八大途徑,共同制訂出合理的治理方案。他們不僅體會到了正確處理信息的重要性和解決實踐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而且在創(chuàng)新活動中建立了信心,提高了綜合運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