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斌 何睿
摘要:教師、學生自制體育器材主要是因為學校體育工作中存在資金短缺,器材短缺,破損嚴重,體育器材在數(shù)量上不夠用等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能夠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動手動腦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實現(xiàn)思維和身體素質(zhì)的鍛煉。
關鍵詞:自制體育器材;安全性;環(huán)保性;多用性
一、自制體育器材的重要意義
當前多數(shù)學校體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場地不足、資金短缺、器材短缺、破損嚴重。這些問題不同程度的制約著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由于學生的人數(shù)較多,場地器材極為有限,為了使學生能上好每一堂課,能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們本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因地制宜,發(fā)揮優(yōu)勢”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通過啟發(fā)鼓勵來激發(fā)學生自主的進行自制體育器材的興趣,教師與學生自制體育器材是一個完整的動手實踐應用的過程,因此,在學生面對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老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實踐學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這樣在學生進入社會之后,能力的呈現(xiàn)不僅僅是局限于理論上,因此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動手動腦,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課堂上對那些比較合理地、科學地自制品來加以利用,并鼓勵學生都來使用自己自制的器材,這樣學生會很自然的投入到學練當中來,同時帶動大多數(shù)的同學都參與進來,讓大家都能體會運動帶來的樂趣,從而改變和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和理解,使的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二、自制體育器材使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種方法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利用生活當中的廢舊品來制作器材。自制體育器材主要是要求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對器材的原理、結構要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并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實踐來自制出比較實用的運動器材,并且通過廢物再利用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例如,在一次自制體育器材實踐的過程中,老師要在前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整個實踐準備;然后將學生分為幾組依次進行實踐操作。自制體有器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與競爭意識。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首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養(yǎng)成善干動腦、勤于操作,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認識學實踐創(chuàng)新提高,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自制體育器材過程中,既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也離不開學生間的攜手研究互相探討與交流。對有創(chuàng)新思維方案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錯誤的做法講明道理,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制作興趣和向上的創(chuàng)新欲望。這個過程將更為直接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于學生認識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個重要的鍛煉過程。在自制體育器材結束之后老師要求學生對于每一次實踐進行歸納總結,在不斷的訓練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歸納與總結不斷加強,這個過程就是實現(xiàn)了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提升;最后一點就是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整個實踐的過程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與團隊合作的適應能力,因此,在自制體育器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需要老師充分的準備和最大化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自制體育器材的重點
1.保證安全性
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通過學生自制體育器材來實現(xiàn)學生全面化的發(fā)展.當然在制作的過程中注重器材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為自制器材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保證學生操作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保證安全性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體育器材安全使用的提升,當然在制作的過程中老師給予學生安全性指導是十分有必要的。
2.體現(xiàn)環(huán)保性
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盡量地使用廢舊的物品,這樣一方面能夠體現(xiàn)環(huán)保教育,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舊報紙、易拉罐、塑料袋等來當作原材料,這樣學生也能夠養(yǎng)成收集廢舊物品的習慣,減少了浪費的同時體現(xiàn)變廢為寶的理念,在小學生制作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加深這一理念的灌輸,能夠幫助學生更早地建立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
3.完善多用性
自制體育器材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避免用一次就無法使用的可能,因此在制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多用型的思考,或者是可以稍加改進能夠?qū)崿F(xiàn)再次利用的可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自制體育器材的有效性,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多次思考的能力。
四、挖掘自制體育器材的各種玩法
自制體育器材要充足、豐富了小學生的體育游戲器材。如何讓它能真正的在體育游戲中玩好、透徹,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1.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體育器械玩法
(1)一物多玩法
學生們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利用某一器材,變著花樣地玩著各種游戲。如:把塑料墊片拼成獨木橋,可以爬著過,踮腳過,也可以跳著過。
(2)多物組合法
自制器械的量是非常大的,其品種也較多豐富,有了充足的活動材料,教師在組織過程中除了引導學生一物多玩,還可以鼓勵想出兩種或多種器材的搭配玩。例如:ppr水管:可以用彎頭直觀拼接成小球門、還能利用直管加彎頭拼接成跳高架。
(3)老器械新玩法
在熟悉器材功能和掌握了技巧后,可以開發(fā)挖掘其新的玩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自我改編。例如:用洗潔精瓶制成的飛盤,玩久了學生難免會對它失去興趣。把它當成陀螺來玩一玩,學生興趣馬上被吸引,開心的不得了。
總之,在小學中實現(xiàn)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自制體育器材重點問題的思考,同時能夠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體現(xiàn)自制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在動手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多種能力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