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班上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今年只有2歲零8個月。在工作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與別的女孩不太一樣——她特別頑皮,一切小女孩喜歡的玩具,她好像都不感興趣,反而對玩具槍之類有攻擊性象征的玩具“情有獨鐘”。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專門找到了她的爸爸來了解情況。原來孩子在家也是“很不聽話”:喜歡玩電源,手總是往插座孔里塞;喜歡玩煤氣開關,開了閥門就跑……但只要爸爸說“過來挨打”,她就會乖乖地趴在床上等著懲罰。在與家長不斷深入的談話中,我忽然意識到:孩子這些行為所指向的,并非是她調(diào)皮搗蛋不聽話的“小”問題,而是家長教育方法不得當?shù)摹按蟆眴栴}!
我們了解到,孩子的爸爸曾是一名優(yōu)秀的武警,但為了家庭和孩子,他毅然在事業(yè)上升期選擇退伍,回到妻女身邊。在教育孩子方面,孩子的爸爸坦誠自己缺少經(jīng)驗,面對孩子的頑皮,他常常不問原因,不問過程,只有一招就是“打屁股”。在我們看來,這無疑是家庭教育中的“硬”暴力,是絕對錯誤的教育方式。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探索。
首先,與家長共同分析孩子調(diào)皮的原因。孩子經(jīng)常因為“不聽話”“調(diào)皮”而挨打,但她為什么會如此調(diào)皮?孩子的爸爸對于我們的提問,也認真思考起來。我們與孩子的爸爸經(jīng)過溝通后認為,孩子的調(diào)皮行為可能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由于家長對幼兒關注得不夠,幼兒可能就會做一些舉動來吸引家長的注意,一旦成功,可能會“屢教不改”。孩子的爸爸由于事業(yè)等各方面原因,平時對孩子缺乏關愛,孩子可能就會通過擰煤氣閥等危險舉動來吸引家長的注意。
其次,幫助家長認識到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危害。幼兒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期在三歲之前。在這個階段,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成年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我們認為,孩子在玩具選擇上所表現(xiàn)出的偏愛攻擊性玩具與其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僅如此,長期遭受打罵的孩子可能會對家長產(chǎn)生恐懼心理,容易自卑懦弱,同時會產(chǎn)生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對父母和社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為此,我們告訴孩子爸爸:“教育孩子,不能選擇簡單粗暴的體罰方式。孩子目前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缺乏安全感、具有攻擊性等問題,但孩子還小,這些問題都還是可以彌補的。然而這不僅僅需要老師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配合。”
最后,和家長一起分享科學育兒的有效方法。針對孩子的爸爸,我們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必須立刻停止對孩子進行體罰的行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面對幼兒出現(xiàn)的不當言行,可先向幼兒闡述清楚為什么錯,會造成什么危害,應該怎樣做。第二,重新和孩子建立信任感。比如,可以告訴孩子爸爸打你是不對的,現(xiàn)在爸爸承認錯誤,希望你可以原諒爸爸。然后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建立孩子對爸爸的信任感。第三,要大膽地把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在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如說話時的語氣溫柔些、緩和點,與孩子多交流,一起玩玩具、看動畫片等。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需要我們悉心的呵護。然而幼兒教育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家長的觀念與教育同樣重要。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幼兒教師要用細心、耐心、關心和愛心來呵護每一個孩子,同時也要正確引導并幫助每一位家長,從而真正實現(xiàn)“家園攜手,共促幼兒健康成長”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