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長期發(fā)展所形成的具有獨特凝聚力的園所面貌、制度規(guī)范和精神信念等,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幼兒園文化的“人文性、內在性、積淀性”等特征,決定了幼兒園文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項系統(tǒng)的、漸進的、持續(xù)的工程,忌在急功近利,重在潤物無聲。
幼兒園物質文化主要包括園所的設施設備、園舍環(huán)境、師生生活設施等。幼兒園物質文化建設是實現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幼兒園物質文化屬于園所文化的硬件,重在物化幼兒園所倡導的教育價值觀,使人身處其境、眼觀其形就能感受到園所的核心價值取向。
為了凸顯我園“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在建園初期的硬件設施方面,我園力求做到一切設施設備的提供和改造必須服務于幼兒和教師的學習、工作,必須適合于幼兒和教師的群體特點。為此,我們拆除了多余的墻壁,把最大的空間留給孩子;設計了圓角的墻、柜、門把手等,把最安全的環(huán)境留給孩子;購置了先進的辦公設備,把最便捷的工作條件留給教師。在衣帽間、樓道展示欄、沙池、種植角等設計改造上充分體現了幼兒園的環(huán)境特點。
幼兒園制度文化是指幼兒園的園紀園規(guī)、行為要求等。制度文化建設是幼兒園管理思想和管理風格的重要體現,是實現園所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任何一項制度的建立,首先應以分析把握當下的園所實際為前提,找準顯性制度與教師內隱概念的契合點,逐次排序穩(wěn)步推進。其次應“以人為本”,以幼兒、教師、園所共同發(fā)展為基礎,通過分析、討論、質疑、協(xié)商等方式,使教師充分認識和感受建立制度的重要性與不可回避性,形成強烈的內在認同感。理解教師本我的憂患,體諒教師自我的言辭,等待教師超我的轉變。
在“績效工資實施細則”制定過程中,我園充分遵從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斯塔?!啴斔沟墓嚼碚?,力求使每位教職工的工資,橫向和同地區(qū)同級別的幼兒園相均衡,縱向和個人的工作質量及本園的實際相匹配。當教職工對部分條款提出異議時,把修正的權力交給他們,領導只做政策的把握者和兼顧各方利益的質疑者。在適時質疑中我園的績效工資改革方案得以完善,充分尊重了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力,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實現了制度文化建設的目的。
幼兒園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幼兒園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等。幼兒園精神文化建設是園所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是園所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幼兒園教師身負教師與家長的雙重責任,她們的工作零散繁瑣。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教職員工密切合作,形成團結統(tǒng)一的集體,更好地發(fā)揮整體效應。因此,幼兒園精神文化建設,重在打造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
建園初期,我園領導班子成員盡量擠出時間和教職工聊天,從拉家常、聊興趣到談工作,發(fā)現、了解每個員工的優(yōu)點與優(yōu)勢,并在適當的場合予以肯定,在新的集體中幫助教師建立自信,樹立威信,使整個幼兒園團隊思想統(tǒng)一,管理認同,情感融洽,行動默契,心悅誠服,表現出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全局意識。融洽的干群關系為順利而高效地推進各方面工作提供了保證。
幼兒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過程,一種積淀,一項開發(fā),是園所得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巨大內驅力。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生命的沉潛,園所文化建設是理念內化于行動的過程,需要植入的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