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智利大草原上有一種角山羊,它們性格溫順,也被叫作“傻羊”。而這個名字的得來,是因為它們平時經(jīng)常犯低級的錯誤,讓人哭笑不得。
角山羊的低級錯誤主要有幾種表現(xiàn):一是不吃向陽一面的草,就算那里的草再茂盛,它們都不會跑到山的向陽一面吃草。二是只要刮風(fēng)下雨,它們便幾個堆在一起,頭深深地埋在另一只的身體下,從來不找?guī)r石山洞避雨。三是它們撞樹,說不定哪天遇見哪棵樹,就會毫不猶豫地沖上去,不到頭破血流絕不罷休。人們認為,這幾種情形,角山羊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可它們天性就是這樣的,傻得夠嗆。
那么,這幾種情形的出現(xiàn),真的是角山羊很傻很愚蠢嗎?經(jīng)過長時間研究,有關(guān)人員解開了這個幾個現(xiàn)象的謎。
原來,角山羊不吃山陽面一側(cè)的草,那是因為它們在成長過程中,看到獅子和狼等兇險的動物總是在山的陽面活動,因此,它們?yōu)榱吮茈U,采取了這個近乎決絕的方式。雨天不避雨,是因為它們小時候也跑進山洞,但那里有吸血蝙蝠,它們進去以后總是被叮咬,因此,漸漸害怕了,所以從來不進洞。而它們撞樹則更有意思,那是它們有時無意中會撞上樹,從此,這只羊只要遇見這棵樹,它們便會撞上去報復(fù)。
角山羊啼笑皆非的行動,并不是生而帶來的,而是因為它曾經(jīng)遭遇了挫折,進而心理產(chǎn)生了陰影或是仇恨,最后成為了一種習(xí)慣。這種現(xiàn)象值得我們?nèi)祟愃伎?,也讓我們懂得:愚蠢是后天養(yǎng)成的,真的不是天生的。
(裴金超摘自《青少年科苑》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