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
【摘要】故事是一種極具魅力的文學體裁。讀故事、講故事是一種永不過時、充滿生機的學習語文的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故事課程構建需要創(chuàng)建一至六年級的故事課程序列,創(chuàng)建豐富有效的故事課型,需要有充裕的故事時間保障。精心設計的豐富精彩的故事活動,故事共同體的成立促進了課程的實施。
【關鍵詞】故事課程 故事序列 概括性講述 原文講述 創(chuàng)造性講述
一、和故事的緣分天注定
哪個學生不愛讀故事呢?
故事對學習語文是很有幫助的。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他自稱是一個愛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古往今來多少文學巨匠正是因為故事而推開了文學這扇門。
故事的作用影響是非常大的,好的故事甚至影響人的一生。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說,故事對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等有著特別大的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又總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奇妙地發(fā)生。
我們身邊有著極為豐富的故事資源: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民間故事、名人故事、歷史故事、名著故事……資源雖然豐富,但是比較零散。哪些是學生們最應該讀的故事呢?不同的學段又應該讀什么樣的故事呢?如何指導學生講述故事?……基于這些問題,筆者和團隊的成員試圖建立故事課程。
二、創(chuàng)建我們的故事閱讀序列
世界上的故事那么多,哪些故事可以作為我們的故事課程來實施?筆者和志同道合的同伴組成故事課程的共同體,有的對繪本閱讀頗有研究,有的喜歡歷史故事,有的偏愛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不同年段的教師,不同的故事愛好,不同的閱讀經(jīng)歷,使得我們可以既互相學習,又互相補充。我們努力又細致地篩選,建立了“書童悠悠”故事閱讀序列。這個序列的故事涵蓋古今中外,既有中國經(jīng)典的故事,又有外國經(jīng)典,既有古代的故事,又有現(xiàn)當代的故事。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學段的故事也有所不同,低年段以繪本故事和童話故事為主,中年段以成語故事、神話故事、校園故事為主,高年級則名著故事、戲劇故事要多一些。
三、豐富我們的故事課型
有了故事序列,如何上好每周一節(jié)的故事課呢?在實踐中我們創(chuàng)建了豐富而有效的故事課型。
1.故事閱讀課
除了常規(guī)的閱讀推薦與交流,我們還開發(fā)了許多新的閱讀課。如比較閱讀,將《魯濱孫漂流記》和《藍色海豚島》進行比較閱讀;故事變繪本,如將《開天辟地》等神話故事改編成繪本故事等。
2.故事講述課
常見的講述方式有:概括性講述、原文講述、創(chuàng)造性講述。
概括性講述就是鳥瞰整個故事,整體上把握這個故事。這個過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把長故事讀短的能力特別重要。
原文講述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過程是促進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內(nèi)化文章的語言,吸取文章的精華。
創(chuàng)造性講述是在概括性講述和原文講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空白處展開想象。其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語言的流利性。
3.故事表演課
借鑒讀者劇場的做法,讓學生把讀過的故事改編成小劇本,再進行表演。讓學生表演故事并不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演員,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讀故事學語文。要改編劇本,學生就要深入地讀故事,揣摩人物特點,熟悉故事情節(jié),改編的過程還能細致體會語言的奧妙。將故事改編成可以表演的劇本還需要豐富的想象力,這其實也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
4.讀講演的整合課
故事閱讀課、故事復述課、故事表演課還可以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讀講故事課就是一邊讀一邊指導學生復述故事。讀演故事課,讀一讀,演一演,讀和演相得益彰。讀講演三位一體的整合課,學生們學得興味盎然。
四、創(chuàng)造故事王國
想創(chuàng)造一個故事的世界,師生徜徉在故事王國中。
1.教師要教學生講故事理應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為了建立故事課程,我們團隊的教師閱讀了各種各樣的故事,如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繪本故事、寓言故事、動物故事、名人故事……我們學習并掌握講故事的基本技巧,并努力提升講故事的表現(xiàn)力,用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語言,扮演不同的角色,講故事自己要融入故事里去……我們在故事沙龍里切磋講故事技藝,分享好的故事,交流自己創(chuàng)作的故事……
2.保障充裕的故事時間
學生們是喜歡故事的,要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走進故事。
(1)每周一節(jié)故事課。教給學生閱讀故事和講述故事的方法。
(2)每天五分鐘故事。每天課前五分鐘,班級的每個學生輪流講故事。
(3)中午午讀故事時間。吃完午飯,學生們可以在陽光中獨自捧起故事書,徜徉在故事世界中,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成立故事俱樂部,一起讀故事、聊故事,一起表演故事或者創(chuàng)作故事。
(4)每天半小時故事。晚上完成了學習任務,孩子們可以進入每天至少半小時的“睡前故事”時間。
3.精心設計豐富精彩的故事活動
(1)各種主題故事活動
例如,“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等節(jié)日故事,動物類主題故事比賽,神話故事演講,三國故事打擂臺,等等。
(2)故事節(jié)活動
一年一度的故事節(jié)是師生最喜歡的節(jié)日。這一天,教室已被裝扮成了童話小屋、三國戰(zhàn)場、水晶宮、凌霄寶殿……學生們也已搖身一變:這邊是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那邊是哪吒手拿乾坤圈腳踩風火輪,還有關公臥蠶眉,長髯公等。不僅裝扮成功,故事節(jié)的活動也異常精彩。講故事講得眉飛色舞,演故事演得風生水起,我們還誕生了許多故事編劇、故事導演。
(3)編寫故事集
讀了許多的故事,講述和表演了別人的許多故事后,故事迷、故事大王們按捺不住了,故事續(xù)寫、故事新編,把校園生活寫進故事里,天馬行空,自己創(chuàng)作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我們的教師也加入創(chuàng)作的行列。把這些習作編輯成冊,讓師生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故事的樂趣與熱情。
4.成立故事共同體
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因此,教師要嘗試讓學生自己選擇故事伙伴,組建故事小組,一同讀故事,一同交流故事,一同創(chuàng)編故事。
在家中還可以親子閱讀故事,特別是低段的學生,親子讀故事、講故事效果非常好。統(tǒng)編本新教材中特別倡導教師、家長給孩子講故事,還特別倡議“故事爸爸”多多益善,鼓勵小朋友多聽故事、多講故事,這就是真正在學語文。
5.建立故事課程相應的評價
(1)教師層面。一是故事課程的落實納入教師“教學五認真”常規(guī)考核;二是定期組織校內(nèi)故事賽課,推廣教師實踐與研究成果,績效考核給予相應的獎勵。
(2)學生層面。一是故事考級,通過講述故事、小組表演故事、創(chuàng)編故事等豐富的形式考查學生,根據(jù)學生閱讀、講述、創(chuàng)編等情況設“故事蟲”“故事迷”“故事王”三個級別,不同年級的學生則根據(jù)自己情況提出考級申請,按規(guī)定的相應時間和地點參加考級;二是組織各類主題故事比賽,讓學生在相應的評比中體驗故事帶來的成功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