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平平
?
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FMS功能篩查及損傷預防建議
閆平平
(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 400046)
隨著近年來跆拳道規(guī)則的修訂,新規(guī)則對跆拳道運動員在規(guī)定的比賽時間內技戰(zhàn)術能力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該項目運動員的專業(yè)訓練的科學性提出了新標準。文章以重慶市跆拳道專業(yè)隊青少年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進行FMS篩查。通過對FMS篩查的結果進行數理分析,評估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存在的運動風險現狀,并根據跆拳道運動項目特點,分析該項目青少年運動員 FMS篩查結果,并提出建議,為該項目青少年運動員打好身體功能基礎、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預防傷病、延長運動生涯提供參考。
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
功能性動作篩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創(chuàng)立于2001年,旨在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運動表現、體能與康復水平,管理損傷風險。FMS通過7個功能動作(深蹲、跨欄架、直線弓箭步蹲、肩部靈活性、直腿上抬、穩(wěn)定俯臥撐、旋轉穩(wěn)定性)檢測受試者整體動作控制的穩(wěn)定性、關節(jié)的靈活度、柔軟度、平衡能力以及本體感覺等能力來發(fā)現受試者身體靈活性與穩(wěn)定性方面的不足,針對于受試者的基本動作模式、動作局限、動作不對稱進行確認、分級和排序[1],進而分析受測者在運動過程中是否存在或潛在動作補償問題與現象。FMS作為一種評估人體基本運動模式質量的測試方法,簡便易行,且能有效的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及時、準確地發(fā)現運動員自身在技術動作方面存在或潛在的問題,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員因基礎能力問題引發(fā)的傷病現象或可能誘發(fā)的損傷風險,對于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以及身體健康水平,促進競技運動生涯良性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2]。
我國競技體育近年引入 FMS篩查,經過努力,在高水平運動員的傷病預防和康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專業(yè)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是在所難免的,這些損傷損害到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極大縮短了專項學生的運動壽命和運動生涯。運動員的動作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一旦出現傷病很難根治,在運動員的青少年時期采取有效的評估手段,促進運動員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有利于預防傷病, 延長運動生涯。
本文在冬訓開始階段對重慶市跆拳道專業(yè)隊運動員開展功能性動作篩查,讓運動員做FMS測試,觀察其完成動作時的質量,包括身體靈活性、平衡性、穩(wěn)定性、柔韌性、控制能力等,并根據功能性運動篩查(FMS)評價方法對運動員完成每個動作的質量打分,最后給運動員做出評價。FMS 評分標準有4 個有序等級[3]:高質量完成動作(3 分)、完成動作但質量不佳(2 分)、無法完成動作(1分)、出現任何部位疼痛(0 分)。有研究表明,當運動員在某項動作的篩查測試結果中出現1 分或 0 分時,那么該運動員在平日訓練或在比賽時的損傷風險增加,另外FMS篩查結果的總分 在14 分以下的受試者也存在較大的運動損傷風險。
表1 跆拳道運動員FMS 各動作功能篩查結果(M±S)(n=7)
現代跆拳道項目的特點在于運動強度大、對抗較為激烈、持續(xù)時間長,基于上述特點的專項運動員往往在技戰(zhàn)術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時,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4]。本輪測試中跆拳道專業(yè)運動員測試得分在13-16分,大多在14分以上,只有1名跆拳道運動員的總得分為13,根據FMS功能性篩查發(fā)明者Gray Cook先生的研究,如得分僅低于14要那么他的動作模式存在一定錯誤,容易發(fā)生損傷的危險; 如果運動員得分低于10分,那么該名運動員就應該馬上進行動作模式矯正,否則會產生嚴重的運動損傷;對于總分超過14分的隊員仍然不能忽略測試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不均衡的部分,因為可能正是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最終會成為優(yōu)秀運動員水平提升的短板[5]。
從圖1可見,參與測試的跆拳道隊員中出現高頻0分得分項目主要是深蹲和主動直腿上抬,其余的測試項目成績相對較理想。主要出現的主要問題為:(1)測試中有5位跆拳道運動員深蹲動作模式測試得分為0,均表現為測試過程中均存在腰背部有疼痛點,深蹲測試項目是一個對全身力學結構和神經肌肉控制具有挑戰(zhàn)性的動作,通過該項目的測試可以全面綜合的考察運動員的雙髖、雙膝、雙踝的兩側對稱性、功能的靈活性以及穩(wěn)定性。跆拳道運動員深蹲動作模式測試得分出現0現象,這可能與肌肉勞損或個別跆拳道運動員在轉髖時能力不足,過度以腰部代償發(fā)力有關,應引起重視;(2)有3名跆拳道運動員的主動直腿上抬得分均僅有1分,這一點和跆拳道的專項素質要求很不符合,為探究原因,通過了解和跟隊過程觀察中發(fā)現,跆拳道專項訓練中對下肢的柔韌素質要求很高,會有系統(tǒng)的專項素質訓練,但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和隊員可能大多重視和習慣性優(yōu)勢腿的訓練,忽略了對非優(yōu)勢腿的專項素質訓練,使得慣用腿與非慣用腿之間存在能力水平差異,左右腿動作模式存在不對稱現象。
4.1運動員運動損傷風險并非偽命題,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在FMS測試中出現的錯誤動作特征,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跆拳道專項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或者運動員自身忽視了身體功能的均衡發(fā)展,過度追求某項身體素質發(fā)展,忽視其他,導致身體部分功能受限,出現傷病和動作模式不對稱現象,尤其是腰部和下肢,需及時找出原因,調整訓練計劃,改善動作模式,必要時可加入康復干預和治療。
4.2建議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初期應進行FMS 功能篩查,根據篩查結果和實際情況對運動員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在篩查結果在14分以上且無0分和不對成結果的情況下,可針對運動員合理制定訓練方案,當出現低于14分、有0分、有不對稱的運動員要引起重視,找出原因,指定專門的訓練計劃,進行合理干預,而不是對所有隊員采用同負荷、同強度、同方案訓練計劃。
4.3在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生涯過程中,應 把FMS功能篩查作為身體基本功能評估工具與功能訓練相結合,對運動員進行定期檢測,建立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個人評估檔案,找出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身體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早發(fā)現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身體功能方面的問題并給予有針對性的訓練糾正,從而達到提升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成績的效果。
[1]董德龍.振動、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訓練的認識[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5).
[2]朱玉龍,趙騫.黑龍江省田徑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 FMS) 測試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4):32.
[3]張英波,梁林巧.動作一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3.
[4]梁晨.跆拳道運動損傷與功能性篩查實證研究[J].體育科技,2015(2:79-80.
[5]孫莉莉.美國功能動作測試(FMS)概述[J].體育科研,2011(5):29-32.
On the FMS Function Screening and Injury Prevention Suggestions of the Young Taekwondo Athletes
YAN Pingping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6, China)
閆平平(19 —),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