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 沁 圖/棠 梨
特別策劃
館長推薦
福建依山臨海,人杰地靈,文明的歷程在蒼茫山海間跨越了數(shù)十萬年。多少時光斗轉星移,多少故事如夢如幻,多少文物留傳百代……
在福建博物院,薈萃著諸多精美絕倫的文物,像青銅器、陶俑、瓷器等等。這些文物精美絕倫,默默詮釋著福建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訴說著許多古老的故事。其中一些文物在傾國傾城的容顏下,還隱藏著傳奇般的前世今生……
福建博物院院長 吳志躍
說到顏值,絲綢家族可是個個顏值在線,始終保持“美美噠”。絲綢是古代中國的特產,它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之前。傳說中,“養(yǎng)蠶繅(sāo)絲”是黃帝的妻子嫘(léi)祖發(fā)明的。1926年,考古學者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發(fā)掘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遺址中出土了半個蠶繭。之后,在浙江省錢山漾大約公元前4750年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絲帶、絲線和一塊絲質絹片,這是最早的絲綢實物標本。
絲綢的發(fā)明,為浩瀚的中華文化點綴上了斑斕的色彩。它對我國經濟、文化、外交等領域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你一定聽說過“絲綢之路”吧!絲綢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提出的。連接世界的絲綢之路大體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陸上絲綢之路,絲綢是這條路上的主要貿易商品。后來,漢武帝在嶺南的徐聞、合浦等地不斷派遣船只出訪外國,開展貿易,進而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絲綢、陶瓷、茶葉等代表中國的商品由此登上了世界的舞臺。
絲綢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重要外銷商品,它直接影響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張騫通西域之后,中國與絲綢之路上的很多國家建立了直接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精美絕倫的絲綢和中國文化藝術被帶入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當薄如蟬翼、輕柔絢麗的絲綢傳到遙遠的羅馬帝國后,很快便得到了羅馬上層社會的青睞。在他們的心目中,盛產絲綢的中國是個美麗、富饒而神秘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