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①悠悠野興②長。
萬壑③有聲含晚籟④,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⑤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注釋】
①信馬:騎著馬隨意行走。
②野興:指在郊野游玩的歡悅情緒。
③壑:深溝,此處指山谷。
④籟:大自然的聲音。
⑤棠梨:一種落葉喬木,木質(zhì)優(yōu)良,葉含紅色。
【翻譯】
在這菊花剛剛綻放的季節(jié),我騎著馬兒,隨意游蕩,來到這條山間小路。山谷中不時傳來陣陣鳥鳴、風聲,真是美妙的天籟之音,遠處座座山峰迎著夕陽聳立,美不勝收。棠梨的葉子落了,它們片片都變成紅色,好像是染上了胭脂一般;蕎麥的花也盛開了,它們是白色的,倒像是香氣彌漫的雪花。此情此景,令我喜悅,但我怎么突然悵惘起來?啊,原來是因為,它們太像故鄉(xiāng)的景色了,遠處這小村莊,那橋,那樹,簡直就是故園的翻版,令我頓生懷鄉(xiāng)之情。
【賞析】
這首詩寫于王禹偁被貶商州期間,難得的是,作者情緒并不因此消沉,王禹偁曾經(jīng)這么自嘲:平生詩句是山水,謫宦方知是勝游。《村行》正是這些“勝游”之際留下的山水詩的代表,它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秋日山村的傍晚圖景。
詩歌前兩句寥寥數(shù)字點出了時間、地點、事件,甚至還有詩人的情緒。從“菊初黃”我們可以得知時間上是秋季,從“信馬悠悠”我們得知詩人是悠閑地出外游玩,而地點則是長滿秋菊的一條美麗的山間小路。
第三至六句繼續(xù)描寫山間的優(yōu)美景色,采用了對仗的修辭手法。其中第三至四句“萬壑”對“數(shù)峰”,“有聲”對“無語”,“含晚籟”對“立斜陽”,從“聲”寫到“形”,是流傳千古的名對。第五至六句,詩人似乎嫌這幅畫面還不夠美,再渲染上漫天飄落的紅葉和鋪滿原野的白色花朵,空氣中還彌漫著陣陣香氣。末兩句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自問自答,抒發(fā)作者懷念故鄉(xiāng)的情緒,既解釋了作者喜愛這片山間、村野、小橋的原因,同時也使得讀者對前面所描寫的秋景更有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