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中心小學教育集團總部 顧華麗
語文,是小學課程中的基礎性、關鍵性學科,學好語文這門課,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和前提,并且能為學生未來的文化功底做鋪墊。其中,書面語言是語文這門課的基礎點和重點,是每個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當今社會,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都需要我們的書面語言能力,然而這項能力并不是說有就有的,還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這就需要我們從小學生抓起,培養(yǎng)他們的書面語言能力。以下,我將通過自己的理解闡述我對于如何提高小學生書面語言能力的觀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語言能力,首先要學會“讀”,只有多讀,才能理解文字中所蘊含的意義,只有豐富了文化知識,才能為進一步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朗誦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最基礎的方法,對于優(yōu)秀的文章或者詩詞,教師可以建立朗誦課,讓學生們朗誦出來。中華語言博大精深,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其語境、內(nèi)涵以及所弘揚的精神都需要學生反復地閱讀,在閱讀中思考、理解,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感,有了語感,對于書面語言能力是一種極大的幫助。所以,教師有責任為學生建立朗誦課,規(guī)劃好規(guī)律的朗誦時間,引導學生用心去朗讀,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六年級語文上冊《愛之鏈》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用幾分鐘時間快速閱讀,然后聲情并茂地朗讀一遍,為學生進行示范,特別是讀到“他喘著粗氣,清水鼻涕也留下來了,呼出的一點點熱氣才使臉沒被凍僵,他的手蹭破了,也顧不上擦流出的血……”教師帶有感情地朗讀,有助于將學生帶入語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這篇文章所表達的內(nèi)容,為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提供了一個標榜,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想要獲得好的語感、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有責任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從小就能受到多種文化知識的熏陶,從而積累大量的素材,為日后的文筆做鋪墊。
例如,在講解《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這是一本有趣的、值得學生仔細閱讀的書,通過主人公魯濱遜的奇特經(jīng)歷,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能輕易放棄,為了生存就要不斷奮斗。書中還有大量值得學生背誦的名言名句,比如“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值得學生們積累下來,運用在日后的寫作上。
要想讓學生在書面語言交際上獲得進步,教師就要非常有耐心。語言方面的進步并不是讀一兩本書就可以看得見的,還需要大量的積累。
首先,在小學生的初學階段,應鼓勵他們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并且能夠掌握意思。要知道,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好的句子,好的句子離不開好的詞匯以及句子的結構,學會遣詞造句,是學生能夠在書面寫作方面取得優(yōu)秀的重要基礎。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積累習慣,碰到喜歡的詞句要隨手積累下來。
在積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等等,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句型,日后運用在寫作方面上,會有很大的幫助。為鍛煉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舉出一個典型的句子后,讓學生模仿造句,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俗話說:“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時?!睂W生僅有平時的大量閱讀和大量積累還不能夠提升書面語言能力,還需要勤加練習,將平時的積累巧妙地運用到寫作上。所以,對于學生寫作能力方面也要給予重視。
課本上的文章都是最好的范文,在上完每一單元的課文時,都會有一個寫作練習,教師應把握這個寫作練習,讓學生們在寫作課上充分利用課文的例句以及平時的積累,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寫作練習中,課本舉出了例句:“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教師可以以這句例句作為講解,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擬人句,擬人句有什么作用,接著請學生發(fā)言,讓學生模仿造句。最后可以布置作業(yè)給學生,寫下幾句簡單的句子,讓學生以擬人句的形式使句子變得生動。
想要有優(yōu)秀的書面語言能力,僅靠課堂上學習寫作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課后不斷堅持,不斷練習,才能找到寫作的靈感。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應主要讓他們學會基本的寫作,讓句子通順,語感流利。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就要提高要求,讓他們熟練地運用各種寫作手法,練習各種文章類型。
例如,教師可以在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方面抓緊一點,堅持至少每周一篇作文,盡量將各種作文類型都練習到??梢赃m當?shù)嘏e行寫作比賽,可以是班級內(nèi)的,也可以是年級內(nèi)的,這樣有助于學生保持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的能力。
相信通過老師的不斷督促、學生的不斷積累和練習,定能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口語交際也能帶來幫助,更能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提供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玉秋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南京: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楊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與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