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麗 高菊玲
近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而考試制度鮮為研究,筆者在高職院校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十余年,現以所在的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對高職院??荚囍贫鹊默F狀和改革措施談談自己的看法。
考試制度的出現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人類前進的車輪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古有科舉、現有中考、高考??荚囍贫鹊难葑兘洑v了一個漫長的年代。以前常流行的一句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俗語委婉說出了考試在教育體系中的應用意義。那就是考試的兩大功能,檢驗和選拔。歸根到底是起一種評價作用。
筆者所在的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是一所以涉農專業(yè)為特色的國有公辦全日制綜合型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百所示范性高職院,下設風景園林學院、農學園藝學院、畜牧獸醫(yī)學院、茶與食品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人文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各個二級學院在教學管理上均采用了二級管理模式,有各自的教務辦、學工辦以及各教研室、實訓室等。在考試過程中,由各教務辦根據學校教務處的要求,在一定的考試段內安排各自學院的考試,包括課程,考試地點,監(jiān)考老師,巡考老師等。學校的教務處會同督導部門只是起一個監(jiān)督檢查的作用,完全給二級學院自主權利。
1.理論考試。在所有課程考試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理論考試,無論是考查課程還是考試課程,包括開卷和閉卷的不同方式,理論課程占了所有考試的90%,學生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內,規(guī)定的教室中完成相應的紙質試卷。總評成績則根據平時成績、期中成績、期末成績按一定的比例得出,作出本學期該課程的綜合評定分數。以機電工程學院為例,在已過去的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中,23個班級共78門課程中,理論考試共占了66門,任課教師對照本學期的課程要求,在教研室的審批監(jiān)督下完成理論試卷的出卷、閱卷過程。然后根據理論試卷的成績綜合其他方面的表現給出學生的總評成績,登錄學生的教務系統中。
2.實踐考試。對于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或者純實踐的課程,則采用實踐考核的方式。由學生在相應實驗室、實訓室或校外實習基地從事某種技能的考核,就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機電類專業(yè)來說,這種實踐考核包括一些有形的或無形的作品,比如完成零部件的制作、機床設備程序的調試、軟件的編程建模等等、相對應的課程有《自動編程》、《3D打印技術》、《三維設計》、《機床設備故障調試與維修》等等。任課教師根據這些作品結合平時表現給出相應的成績,作為該學生該門課程的綜合評定分數。
3.論文考試。筆者所在的二級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大多是工科類專業(yè),相關課程也是以理科類課程為主,對學生的理論理解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較高;相反一些拓展類課程,比如農機類《市場營銷》課程,對學生而言用于拓寬自己的眼界,達到了解的程度就可以。這時任課教師往往采取的是論文考試考核的方式。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結合書本內容,對實際生活中的種種情況做出思考和建議。另外一些公共課程,例如《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指導》、《毛澤東思想概論》、《道德與法律》等同樣適用于論文考試。任課教師再通過論文的質量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給出相應的成績,作為該學生該門課程的綜合評定分數。
4.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對于某些課程來說,當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都不能滿足考核要求的時候,這就需要實行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理論考試課檢驗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實踐考試可以檢驗學生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結合實際情況對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避免一種紙上談兵的弊端。還以機電工程學院機電類課程為例,《觸摸屏及變頻器應用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這類課程既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也同時要求學生對相關變頻器、單片機軟件進行編程,完成一定的項目任務。這類課程就不僅需要理論考核還需要實踐考核來綜合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
從實際應用來看,現行的考試制度弊端較多!
1.對考試功能定位不準確,認識不夠
通過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一個評價,對教師的教學做一個評價,進而對整個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做一個評價。而現在因為生源素質的下降,很多高職院校沒辦法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出發(fā),按照培養(yǎng)要求客觀的評價一個學生,要想提高學生的考試通過率,只能考題出的簡單再簡單,考試完全只是一個走過場,而忽視了考試本身作為一種檢驗導向的作用。
2.考試內容簡單、形式單一
學期結束都將面臨一個考試的問題,翻翻高職院校的期末考卷,不難發(fā)現一個問題,就是書本內容偏多,大多數考題都能在書本上直接找到答案,難易程度偏易。而從考試形式上,絕大多數課程都是一張考卷,學生的綜合評定成績都從這一張考卷上反映出來,形式較單一,不論文科類還是理科類專業(yè),理論研究類居多。
3.重理論考試、輕實踐考試
高職院校從辦學定位來說,注重的是學生實踐能力、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不僅要學習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掌握該專業(yè)領域實際工作所需要的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技能。就大多數的高職院校而言,理論考試占用了絕大部分。一方面,理論考試操作簡單,對考試場地和設備要求較低;另一方面,理論考試試卷資料容易留存,更方便以后的資料查詢及檔案庫建設。
考試考核是檢驗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標尺之一,改革考試制度可以從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開始改革。新形勢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也應當跟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的開拓革新。就高職院校而言,國家級、省級以及行指委組織的各類學生技能比賽豐富多彩,學院教師的各種科研項目也較多,院校完全可以以各類大賽和科研項目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為目標,將大賽作品或科研產品改編為教學項目,通過作品的展示和分析,讓學生在掌握多專業(yè)、多學科的知識的同時,學會把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并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成立互助學習小組,展開交流和討論。依托各類實驗設備,開展技能訓練,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fā)中,形成競賽、技能訓練、產品與技術研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相融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樣考試就不局限于某個理論,某個實踐的考核,而是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綜合考量。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考試改革必須通過教師來實施完成。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綜合素質,積極開展研究活動,以適應不斷革新的考試制度。同時,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不摻雜教師的自身情感,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能夠減少教師對學生的主觀性評價,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體系中得到公平公正對待。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和綜合職業(yè)素質的主要途徑,是高職教育的主體教學,實驗實訓基地是學生通過工學結合學習實踐技能的主要場所。一方面,國家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加大對高職院校的投入,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應從多方面加強對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為考試制度的革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以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切入點,加強校企合作。圍繞高職院學生畢業(yè)后如何服務現代企業(yè),搭建校企共育平臺。一方面從學生參觀校企合作的企業(yè)開始,培養(yǎng)學生對企業(yè)和就業(yè)崗位的提前認知。另一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邀請企業(yè)工程師進校授課,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工程師實戰(zhàn)能力強的特點,開展實際問題的開發(fā)或研究。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實驗室,聘請企業(yè)導師進入課堂,學校老師到企業(yè)一線實踐,共同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fā),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和項目研發(fā)提供更大的平臺和更好的機會,以產品規(guī)格和項目質量作為學生的成績判定,共同構建校企共育的考試評價體系。
考試制度的改革需要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作為保障,教育教學管理的運行機制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活動的方式和方法,對于教學管理中的工作程序、業(yè)務流程以及標準都是工作制度和推進方法的體現。在教育教學的管理運作和推行的過程中需要一個比較完善的制度進行保障,做到有法可依,為管理的發(fā)展提供更進一步的規(guī)范。
考試制度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堅持不懈的研究和實踐檢驗。在改革的過程中,只有不斷進行論證,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對每一門課程進行深入調研,制定合理的考試考核方案,才能確??荚囍贫雀母锬軌蚵涞綄嵦?,切實保障高職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