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儒學即為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占據(jù)重要的歷史地位。不僅貫穿古今,更是名揚中外。對朝鮮文化有著深刻影響,朝鮮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與儒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朝鮮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法律教育、社會民俗以及家庭教育都和儒學密不可分。
關鍵詞:朝鮮文化 儒學 關聯(lián)
儒學起源于中國先秦時期的儒家文化,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占據(jù)了主體,至今傳承了2500多年。儒家思想特別是對朝鮮、韓國都有著意義深遠的影響,朝鮮文化在深刻汲取儒學的思想后被被朝鮮民族人們廣為流傳。它對朝鮮文化中被稱為儒教,作為自身修養(yǎng)的標準被大多數(shù)人信仰。雖然對于儒學思想傳入朝鮮半島的說法眾說紛紜,但朝鮮文化的確是儒學文化傳承最好的,對社會和人們性格的養(yǎng)成起著關鍵性作用。
1 朝鮮文化的概述
朝鮮文化是朝鮮民族經(jīng)過長期積累起來的民族文化,在經(jīng)歷過朝鮮戰(zhàn)爭后,朝鮮分為朝鮮和韓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勢。但是朝鮮和韓國的思想文化和民俗習慣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來自傳統(tǒng)的朝鮮文化。朝鮮文化的發(fā)展和中國的古代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作為鄰邦之國,交往更密切。作為傳承完好的古老文化,雖然朝鮮文化有著朝鮮民族獨特的地方,但由于自古以來朝鮮半島就和我國這密切的禮尚往來,深受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后,不斷學習和繼承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后。朝鮮文化中自古就注重禮儀,無論是任何場合,都會秉承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朝鮮族獨樹一幟的文化特色,不僅與歷史傳承有著直接的關系,更是中國儒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儒學在朝鮮文化中同樣占據(jù)的重要的地位,尊老愛幼、辛苦奉獻的儒學思想不斷影響朝鮮古老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
2 儒學思想的概述
儒學即為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它把仁確定為思想的主導地位,把仁作為至高無上的道德思想,把仁為基礎支柱貫穿于整個儒家思想。漢武帝為了時期,把儒家思想確定為我國古代的主流思想,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意義。儒學思想注重人的品德修養(yǎng),把仁和禮相輔相成,重視五論和家族倫理,提出教化和仁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儒學是由孔子創(chuàng)立,由孟子發(fā)展、有荀子及其大成,經(jīng)過2500多年的不斷傳承和發(fā)揚,已經(jīng)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F(xiàn)如今,在全世界各地分布著眾多的孔子學院。儒學博大精深,具有較高價值的學習意義和研究意義。
3 朝鮮文化和儒學的關聯(lián)
在當今社會人們現(xiàn)代化和西方文化的熱潮的盲目追隨中,朝鮮文化中的朝鮮、韓國及其朝鮮民族仍然保留著父家長制、血緣主義最強的思想。朝鮮文化在很多表達方式上,都深深受著儒學的影響,不論是在政治思想方面中,還是社會家庭中,以及人與人的人際關系中都有著儒學思想的影子。事實上,儒學不僅僅改變了朝鮮民族的思想和性格,而且使朝鮮文化在社會構造、習慣養(yǎng)成、制度制定上也遵循儒家思想,儒學在朝鮮文化中也占有絕對重要的比例。朝鮮文化中的人品性格、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皆以儒學思想的仁、義、禮、德此為準繩。儒教至今仍深深扎根于朝鮮文化的基底。大多數(shù)的朝鮮民族遵守嚴格的儒教習俗,尤其近年來漸傾向于物質化、非人間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儒教的價值與智慧逐漸受人矚目。
3.1 儒學對政治思想方面的影響
在朝鮮文化中,一直傳承中國儒學思想的理論體系。首先,每個人作為社會中最小的單元,就要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把自己的小家治理的辛福美滿、和諧安定。然后是治國,就是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一個小家都治理不好,如何治理一個由無數(shù)小家組成的大家庭。最后是平天下,就是處理好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系。確保國家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在儒學文化中,仁和禮作為主導的思想,時刻貫穿于整個朝鮮文化。先齊家、再治國、最后平天下就是朝鮮文化對儒學思想的現(xiàn)實應用。在朝鮮、韓國以及整個朝鮮民族的日常生活和行為中,都無時無刻的體現(xiàn)這儒學思想的仁和禮。
3.2 儒學對社會家庭方面的影響
儒學思想在朝鮮文化的社會家庭中也有著深刻的影響。特別是朝鮮文化中的孝道,更是傳承了儒學文化的禮和孝,并且把它們想溶于一體。在社會最小的單位家庭中,優(yōu)秀的家庭文化做到了完美的發(fā)揚光大。特別是教育良好的家庭,更為突出。在朝鮮文化中,家庭模式依然和我國古代的大家族相似。在周末的聚會和全家的商討等古風古俗還至今保留。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保持以及儒學文化的熏陶,致使朝鮮民族的全民素質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同樣在朝鮮文化中的禮儀也是和儒學文化是緊密相連的。據(jù)調研,在韓國,學校中年輕一輩在遇到上一屆學長學姐時,是不可以直接喊名字的,在見面的視乎,必須先打招呼,然后再向對方鞠躬,然而作為學長學姐必須鞠躬還禮。不在前輩面前吸煙,不面對前輩喝酒等等,有的人會認為是古老封建,但在朝鮮文化中,人們都一直遵守這著這些禮儀,這不僅是朝鮮文化的自身優(yōu)秀傳統(tǒng),更是儒學思想的傳承和發(fā)揚。
3.3 儒學對人際關系方面的影響
儒學思想的倫理觀念在朝鮮文化的社會人際關系中也有著很深的影響。朝鮮文化組,人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個人就是社會和家庭的細胞。大家庭的利益受到傷害,小家的利益自然不會不受影響,個人的利益更是難以保障。這更是儒學思想的重點。與西方國家個人英雄主義完全不同,更多的有儒學中人我兼顧的思想觀念。在朝鮮和韓國及朝鮮民族,我們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形式的宗族會,在朝鮮文化中,家族的意義比較重,他們經(jīng)常不分散于各地的家族同胞們相聚于一起,把家族的地位牢牢灌輸于各個族人的思想中。這也是儒學思想中的倫理觀念和不忘故舊的傳承和發(fā)揚。
4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朝鮮文化也在不斷的繼承和發(fā)揚這優(yōu)良的傳統(tǒng),但是傳統(tǒng)的儒學思想這朝鮮文化中依舊盛行。儒學文化在當今的朝鮮文化中依舊起著積極的占用。它不僅是對思想政治、社會極家庭和人際關系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教育意義,更是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都有著較大的改變。經(jīng)過朝鮮文化的不斷傳承和發(fā)揚,儒學思想更加體現(xiàn)出它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金順敬.儒家思想對韓國文化的影響.《山東大學碩士論文》,[D].2011
[2] 沙良波.儒家教育思想對韓國企業(yè)文化的影響《高等理科教育》,[J]2004 (z1) :280-283
[3] 梁宗華,朝鮮儒學的本土化與民族化歷程《中國哲學史》,[J] 2005 (4) :97-104
作者簡介:姓名:王笑田 (女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單位:清華大學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