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莊子》中的五言韻語及其詩化功能

        2018-11-28 02:19:16賈學鴻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6期

        賈學鴻

        (揚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2)

        字句押韻,是詩歌的基本特征。然而,戰(zhàn)國時期的說理散文,用韻現(xiàn)象比較普遍。《老子》《管子》《莊子》《鬼谷子》《韓非子》等諸子著作,都存在一定數(shù)量由韻語構成的韻段,從而使先秦散文在文體上呈現(xiàn)渾融的特性。尤其是《莊子》,被認為具有“詩的原質”[1]383,除了因為它想象奇特、意境宏闊、隱喻深邃、充滿激情外,憑借大量韻語創(chuàng)造磅礴的氣勢與鏗鏘的節(jié)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莊子》的韻律變動不拘,韻語長度也多種多樣,但主體是四言韻語,在此基礎上,雜以三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各種語句形式,形成既和諧又富于變化的韻段。其中,五言韻語已形成相當規(guī)模,并與后代的《九歌》和五言詩關系親近。四言韻語承自《詩經(jīng)》,五言韻語則是戰(zhàn)國文章出現(xiàn)的新氣象。從字句用韻入手,系統(tǒng)梳理《莊子》文本中五言韻句的類型、特征及各種功能,挖掘中國古代早期散文與詩歌的關聯(lián),追索“楚辭”和五言詩的催生因素,是深化先秦散文研究的重要議題。

        一、《莊子》五言韻語的類型

        細讀散文中的韻段,可以洞察文章生成時語言的用韻情況?!肚f子》屬于楚系文獻,其用韻規(guī)律帶有楚方言特點,因此本文分析《莊子》的韻語,以王力先生《漢語音韻》關于上古三十韻及常用字歸部的結論為基礎,同時參照趙彤《戰(zhàn)國楚方言音系》的觀點。

        所謂五言韻語,籠統(tǒng)而言,是指文章中以五個字為結構單元的韻段,一個結構單元之內或幾個結構單元之間,相互押韻。不過,《莊子》中的五言韻段,結構模式并不完全固定,而是變化多端。按照結構單元的形態(tài)差異,可初步劃分為兩類四種,即標準型和附加型、獨立型和依托型。

        所謂標準型五言韻語,就是韻語結構單元為標準的五個字,同一單元內或前后單元間有押韻字。如《逍遙游》中“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一句,是由兩個五言結構單元組成的標準型韻語。根據(jù)王力先生整理的《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2]677-688和趙彤《“屈宋莊”及郭店楚簡〈老子〉、〈語叢四〉韻譜》[3]129-149(下文用韻都以此為據(jù)),這10個字所在的韻部依次是宵、魚、鐸、之、元,之、真、真、之、元:兩個結構單元的尾字“山”“焉”同在元部,屬于尾字同韻;前一單元的“之”與后一單元的“有”“居”都在“之”部,屬于同韻;后一單元的“神”“人”二字都在“真”部,也是同韻。此外,根據(jù)王力先生的“通押”標準[2]540,[4]200-202和趙彤的楚方言韻譜,宵與魚、之與魚、魚與鐸彼此合韻,這說明“藐姑射之”四字的韻也相近,可以通押。由此看來,《逍遙游》這一組五言韻語,整體用韻和諧,并且尾韻相同,是典型的標準五言韻語,只是尾韻與句中韻不同而已。

        再如,《讓王》篇描寫曾子安貧樂道有這樣一段話:“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見肘,納屨而踵決。”這是由三個五言結構單元組成的五言韻語系列,其韻部依次是耕、元、之、耕、月,屋、侵、之、元、幽,緝、侯、之、東、月,除之部的“而”字通用外,“正”與“纓”、“冠”與“見”、“絕”與“決”彼此同韻。另外,“侯”“屋”“東”三部合韻、“緝”與“侵”“之”與“幽”彼此合韻,因此,句中的“捉”“屨”“踵”三字、“納”“衿”兩字、“而”“肘”兩字分別通押。由此說明,這組五言韻語的用韻,也有很近的親緣關系,第一、三單元末的“絕”“決”,屬入聲月部,是尾字隔句押韻,也是有代表性的標準五言韻語?!肚f子》中這類五言韻語數(shù)量較大,但往往與其他結構單元混雜在一起形成韻段。

        所謂附加型五言韻語,指整個韻段的主體部分是標準型五言韻語,但全部或部分結構單元多了前冠或后綴,從而使一個結構單元的長度超出五個字的限度。請看《天道》篇這個韻段:

        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

        這段話句首以“則”字領起,其余五個分句尾部均綴以語氣詞“矣”。如果去掉這些綴詞,就算標準的五言韻語段落。第一、二分句末尾的“?!薄懊鳌倍滞?都在“陽”部,而第四分句的“群”字在“文”部,與“陽”部同屬于陽聲韻。第三分句的“列”歸“月”部,第五分句的“立”歸“緝”部,月、緝兩部同為陰聲韻。這個韻段的用韻不夠完美,但是加上每個分句共用的存現(xiàn)動詞短語“固有”和語氣詞“矣”,整個段落的韻律還是相當協(xié)調的。

        再如,《刻意》中的這組句子:

        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導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這是一段夾雜四言韻語的五言韻語。去掉首句的假設詞語“若夫”和中間“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四個變體四言句,這段話就變成七個整齊的五言排比句。其中,首句末字“高”屬宵部,第二、五、六句尾的“修”“壽”“道”同屬幽部,宵、幽旁轉合韻。這類附加型五言韻語,在標準型之外所增益的多是虛詞,因此可以歸入五言韻語系列。古今學人對其他類型詩體所做的劃分,基本也是遵循這個原則。

        所謂獨立型五言韻語,是從五言韻語的結構單元組合而言,整個韻段全部由五言韻語構成,具有相對獨立性。上述所引《逍遙游》《讓王》《天道》的三例,都屬于這種類型?!跺羞b游》中“藐姑射之山”一例,是由兩個單元構成的偶數(shù)組合,并且一韻到底,獨立成句。類似的五言韻語在《莊子》文本中大量存在。如《應帝王》中,列子受到壺子的點醒,三年不出,“食豕如食人,于事無與親”?!叭恕焙汀坝H”均屬真部,是一韻貫通。《讓王》的“曾子安貧”一例,是由三個單元構成的奇數(shù)組合,中間出現(xiàn)換韻,屬于隔句押韻,但也相對獨立?!短斓馈菲疤斓毓逃谐!蔽寰?結構并列,雖然韻腳有變化,但通過語氣詞一韻貫通,也可歸入獨立型韻段。

        所謂依托型五言韻段,指單純的五言韻語本身無法構成協(xié)韻單元,需要與其他類型的句子組合方能協(xié)韻。例如,《逍遙游》講“藐姑射神人”:“肌膚若冰雪,風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鼻皟删涫俏逖?尾字“雪”“子”分屬于月部、之部,不押韻,但末句尾字“外”屬月部,與“雪”遙相協(xié)韻。再如,《秋水》篇“火弗能熱”一段:“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于禍福,謹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寒暑”“禽獸”兩句是五言,其尾字“害”“賊”,分屬于月部、職部,無法押韻。但句中兩次出現(xiàn)“害”字,與前面四言句中的“熱”字同韻,后面的“之”“?!?與“賊”都屬之部,可同韻。因此,這段話中,雖然五言句本身不合韻,但整個段落由于其他句式的加入,依然構成韻段。這類依托型五言韻語,在《莊子》中占相當大的比例,是本文依據(jù)的重要語料。

        判斷五言韻語是獨立型,抑或依托型,有時會因為斷句不同而產(chǎn)生明顯的差異。如《養(yǎng)生主》開篇一段:“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边@是由三個單元構成的五言韻語,句末押韻,“名”“刑”“經(jīng)”同屬耕部。當下讀本有將“緣督以為經(jīng)”斷在后面一段,固無不可。但是,從用韻角度衡量,把這三個五言韻語作為一個整體,似乎更為合理,而且意義的表達更有連貫性。至于后邊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發(fā)盡年”,從音韻系統(tǒng)和意義系統(tǒng)進行劃分,則是屬于由四言韻語組成的另一韻段?!坝H”“身”“年”同屬真部,一、三、四句末尾押韻,是從養(yǎng)生功用方面立論。林云銘稱:“‘為善無近名’三句,是一篇之綱。”[5]卷1顯然,他是把三個五言韻句視為獨立的結構。而對后邊的四言句,林氏注曰:“四句皆所以免于殆者?!盵5]卷1這是把四個四言結構劃分到另一個韻段。劉鳳苞稱:“陸注:‘上三句是養(yǎng)生主之方,此四句是養(yǎng)生主之效?!盵6]69劉氏所說的陸注,指清人陸樹芝的《莊子雪》。通過韻部劃分得出的結論,進一步證實林云銘判斷的合理性。

        《莊子》中五言韻語的標準型與附加型、獨立型與依托型,在進行具體區(qū)分時會遇到一系列有爭議的問題,關鍵在于從文本實際出發(fā),真正進入《莊子》一書的語境。另外,有必要對上古韻部的應用做些說明,根據(jù)現(xiàn)代人總結的上古音韻規(guī)律分析《莊子》的五言韻語,會發(fā)現(xiàn)除結構單元尾部韻腳字以外,單元內或單元間的其他字,也經(jīng)常相互合韻,而韻腳字與非韻腳字卻有時失韻。這或許是由于上古語音不強調聲調,語言的韻律本是自然生成,而韻腳的變韻,反而是用韻自覺的反映。本文則按照后世詩文用韻的習慣,考察《莊子》的韻語,以韻腳為主,并側重同韻相押,把對轉、旁轉的合韻規(guī)則,只作為用韻的補充。

        二、五言韻語的含蓄抒情

        《莊子》寓言以說理見長,但偶有通過歌唱表達情感的韻段,比較典型的有“接輿歌”、“桑戶歌”和“被衣歌”。這些段落以歌詩的形式出現(xiàn),是進行吟唱的歌詞,其中五言韻語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接輿歌”見于《人間世》:

        孔子適楚,狂接輿游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p>

        根據(jù)成玄英疏,接輿姓陸名通,是楚國賢人,因不滿時政,佯狂不仕[7]183。接輿撞見孔子的故事,概脫胎于《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游歷列國,以求任用。到楚國時,接輿與孔子的馬車迎面而遇,便以唱歌的方式諷勸孔子?!肚f子》與《論語》所錄的歌詞相近,但情感韻味卻完全不同?!度碎g世》的“接輿歌”有三句五言韻語前后相次,其中第一、三兩句的韻腳字“衰”“追”均在微部,第二句末“待”字在支部,支微合韻,末尾綴以語氣詞“也”,屬于附加型五言韻段。相比《論語·微子》的歌詞,《人間世》將原來的四言句“何德之衰”變成五言句“何如德之衰”,不僅增加了五言句的數(shù)量,還使三個結構單元前后相次,首尾入韻,形成規(guī)模。對此,劉鳳苞有如下論述:

        “何如德之衰”,只增一“如”字,便與《論語》意境迥別。彼是嘆其德之衰,此則嘆其“德之盛”轉為“如德之衰”也[6]112。

        劉氏是從思想表達層面贊賞《人間世》的變更。從五言韻語的歷史演進角度加以考察,同樣可以發(fā)現(xiàn)增一“如”字所帶來的情感變化。鳳是來儀應瑞之鳥,以喻孔子。但孔子在“邦無道”之時來到楚國,當然是“德之衰”的表現(xiàn)。接輿經(jīng)過他的馬車時,通過唱歌的方式諷勸孔子?!度碎g世》的一字之增,把“孔子適楚”貌似“德盛”、實為“德衰”的本質揭示出來,語言犀利,綿里藏針?!段⒆印肥莿裰G,《人間世》是譏諷;《微子》是勸誡孔子個人,《人間世》是刺嘆世道。由此《莊子》的憤激之情可見一斑。

        “桑戶歌”出現(xiàn)在《大宗師》篇。子桑戶死而未葬,他生前的“方外之友”孟子反、子琴張在吊喪之所編曲鼓琴,相和而歌:“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成玄英認為,“嗟來”和“猗”都是對歌唱聲音的描繪,“桑戶”以下是相和的歌詞[7]266。詩歌反復運用擬聲辭“嗟來”“乎”“猗”,均是表達嗟嘆之情。從句式來看,前兩句加上嗟嘆詞湊成五言,末句如不計延聲詞“猗”字,也成為五言,整首歌就是一首完整的五言詩。前兩句的“戶”“乎”同為魚部,后兩句的“真”“人”都屬真部,前后兩兩協(xié)韻。清人胡文英稱:“真字與人字葉韻,絕!”[8]卷6這首詩歌所反映的內容,實際上是楚地人在人死后進行的招魂儀式。招魂即招回魂靈,以祈生命復活或靈魂安寧。但這首詩歌表達的不是對逝者的眷戀與痛惜,而是對生命死亡的艷羨與期盼,對自身在世的哀傷。后兩句“真”“人”協(xié)韻,正與《大宗師》開篇反復頌贊的“真人”章節(jié)暗中相互召喚,體現(xiàn)出文章的“草蛇灰線”筆法。

        《莊子》所載“被衣歌”見于《知北游》。嚙缺向被衣請教道術,被衣告誡他要形思純正專一。結果話沒講完,嚙缺就睡著了?!氨灰麓笳f,行歌而去之。”被衣所唱的歌是: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

        這首歌詩共七句,押尾韻,只有第四句是五言。清人宣穎稱:“骸、灰一葉,知、持、謀、哉一葉,歌詞妙?!盵9]150宣穎認為這七句歌詩六句用韻,第五句例外。他把所用之韻劃分為兩個部分,前兩句相葉,后幾句相葉。根據(jù)今天的上古韻部總結,歌詩中的“骸”“灰”“持”“晦”“謀”“哉”均屬之部,一韻到底。其中,“不以故自持”屬于五言韻語,在用韻上與前后相協(xié),但在音節(jié)上打破四言的整拍節(jié)奏,使歌詩諧中有變,富于波動性,喜悅之情溢于筆端。

        綜觀《莊子》所載的三首包含五言韻語的歌詩,都以演唱為背景,折射出音樂對五言詩的催化作用。五言韻語的結構、用韻,或依托于音樂的節(jié)奏,或服務于思想的表達,顯得不拘一格。起連接或補足語氣作用的虛詞,在五言句式中還占相當大的比例,并且位置不固定。直到屈原的《九歌》中,這種狀況才被位于句子中間并取得獨霸地位的語氣詞“兮”字改變。后世五言詩所遵循的二二一、二一二的節(jié)律,在《莊子》所載的五言韻語歌詩中還不甚明顯,但是,通過加長或縮短四言句式來滿足音樂和情感表達需要的過程中,五言韻語已開始成長。

        三、五言韻語的摹形擬態(tài)

        “道”,是《莊子》的核心概念和最高范疇;刻畫得道之士,是《莊子》一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得道之士摹形擬態(tài),夸張渲染,《莊子》使用了大量的排比韻語。為與得道之士形成鮮明對照,《莊子》還用韻語描畫出眾多沉溺于是非名利的世俗中人。這些描摹人物的韻段中,五言韻語占了一定比例。

        描摹得道之士的典型韻段,是《大宗師》對“古之真人”的渲染。其第四次提“古之真人”時寫道:

        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

        這個韻段共十二句,除前兩句外,其余各句都以語氣詞“也”“乎”結尾。如果不計句末語氣詞,那么這個韻段的句式組合是“六六七七六六五五五六六五”,兩兩一組,又不失變化。其中第七、八、九、十二句為五言,因被第十、十一兩句斷開,成為附加型五言韻語,否則,就是完整的五言絕句式組合。第一、二句的“朋”“承”同在蒸部,第五、六句的“喜”“已”同在之部,第七、八句的“色”“德”同屬職部,第九、十句的“世”“制”同屬月部,第三、四句的“堅”“華”雖不押韻,但句中的“觚”“虛”與句末的“華”同在魚部,非韻腳字與韻腳字相押,第十句中“閉”屬質部,與第九、十句的月部韻合韻。由此看來,整個韻段基本是兩句一換韻,最后兩組,三句合韻,末句的“言”在元部,屬于陽聲韻,與前面三句的入聲韻形成促舒變化,也標示韻段的結束。

        關于這一段落,清人林仲懿評論道:“其狀無方體如此?!独献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且??!盵10]578林氏認為,《大宗師》描述的“古之真人”,其實是不確定的形象,并將這種筆法追溯到《老子》。林氏所引話語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在所引文字后面,是《老子》對“古之善為士者”所做的描繪: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從上述話語的句式結構看,《大宗師》確實與《老子》第十五章的表述相近,只是《老子》善用的語氣詞“兮”,在《莊子》中換成了“乎”,并綴以句末語氣詞。除此之外,林仲懿還有自己的理解。他把上述《大宗師》的韻段分為兩個單元,前四句為一個單元,后八句為另一個單元,并在單元下注明:“以上四句,皆一句中有反對之義?!薄耙陨习司?每二句合看,有反對之義?!盵10]598林氏說得沒錯,《大宗師》描述古之真人“義而不朋”“不足而不承”“觚而不堅”“張而不虛”,確實是一句之內意義矛盾。后八句是兩句構成一對矛盾。如“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滀”和“與”、“進我色”與“止我德”,意義指向相反。劉鳳苞又做了進一步剖析:“此二名,亦相生相背,容色日見其充盈,而心德日見其收斂也?!盵6]147色、德同屬職部,但其含義有內外之分,色指外在表現(xiàn),德則指內向收斂。用韻相同,但押韻之字又構成異向相對的關系。“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與此相仿。鐘泰先生解釋道:“‘厲’同勵,勤勉也?!剖馈?同乎世俗之所為,所謂與人為徒也?!挕础兜鲁浞贰捄醮笤铡??!纯芍啤?非世俗所可制,所謂獨成其天也?!盵11]137-138意思是勤奮上進時與俗人相似,狂放起來又仿佛不受世俗轄制。前句屬于五言韻語,與后句構成相反的意義指向。這種表述也見于《老子》第十五章,“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儼而若客,莊嚴謙恭之象,渙然冰釋,輕松自由之態(tài),二者是兩種相反的生存狀態(tài)?!独稀贰肚f》的親緣關系十分明顯。實際上,《大宗師》不僅在句式和句義上與《老子》相似,在韻律上也與《老子》有承繼關系。關于《老子》“古之善為士者”一段的用韻,黃瑞云曾做過分析,他認為“豫”和“猶”是雙聲葉韻,“川”和“鄰”是文真旁轉,“容”與“釋”同為鐸部,“谷”與“濁”同為屋部[12]155,實際上“樸”也是屋部。因此,上面《老子》韻段的用韻,也基本是兩句一換韻,與《大宗師》相似?!洞笞趲煛愤@個韻段不僅韻律和協(xié),句式整齊,韻律變化與句式變化也同步。只是句內的節(jié)奏點,由于虛詞參入,有“二四”“一五”“二三”“二一四”“三一二”“二一三”“二一二”的細微差異,相比《老子》,變動性更加豐富和難以琢磨。

        用五言韻語中間換韻的方法摹寫得道之人,還見于《莊子在宥》篇。請看下面段落:

        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臟,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

        這段文字是一個假設復句,假設條件句的賓語部分是一連串的排比句式,除“從容無為”外,其余五個是五言韻語?!芭K”“明”屬陽韻,“聲”屬耕韻,系陽、耕合韻;“隨”“為”屬歌部,“累”為微部,系歌、微合韻。從所用排比句式來看,“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三個句式結構相同,意義相通,可劃為相對獨立的單元??墒?所用的韻卻打破了這種組合?!奥暋迸c前面的“臟”“明”協(xié)韻,而第三句的“隨”,卻變換韻腳,與后面的“為”“累”協(xié)韻。對此劉鳳苞評論道:“上二句奇辟,此句獨渾成。”[6]246劉氏已經(jīng)敏銳地感覺到中間換韻產(chǎn)生的審美效應。此段用韻,斷中有續(xù),續(xù)中有斷。同時,“從容無為”一句由五言變四言,并通過“而”與末句貫通,節(jié)奏改變,預示著韻段即將結束。這正是劉熙載所說的,《莊子》文章有“斷續(xù)之妙”[13]7。

        《天地》篇有一段話,是華封人以得道圣人為楷模,對帝堯加以勸導。文章如下:

        文中出現(xiàn)四個五言句。從語義看,前兩個連續(xù)排列在“夫圣人”后,為一個單元;后兩個五言句分別列在“天下有道”“天下無道”后面,組成第二個單元;結尾四個四言句構成第三個單元。從五言句用韻看,第二句的“彰”與第三句的“昌”屬于陽部同韻,將前兩個意義單元勾連起來。第四個五言句尾的“閑”與第三意義單元的“仙”為元部協(xié)韻,將二、三兩個意義單元勾連起來。因此,《天地》篇這個韻段,通過句式結構和用韻變化,表現(xiàn)出義斷韻連的特征,使語義系統(tǒng)、語法系統(tǒng)、語音系統(tǒng)在轉換中彼此分離又相互糾纏,從而實現(xiàn)語言的自然流轉。

        《莊子》用五言韻語為得道之人摹形擬態(tài),往往中間換韻,這與表現(xiàn)對象的屬性密切相關?!肚f子》強調“道”周流六虛,變動不居,由此而來,體悟道性者同樣變化莫測,深不可識。面對這樣的表現(xiàn)對象,用五言韻語為他摹形擬態(tài),就必須不斷變換手法,其中包括韻律變化,以及與語義、句法的配合?!肚f子·寓言》篇曾寫道:“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用五言韻語刻畫得道之人,正是“和以天倪”之卮言的一種表現(xiàn)形態(tài)。

        在《莊子》書中,與得道之士形成鮮明對照者,是那些沉溺于是非利害而不能自拔的“師其成心”之人?!洱R物論》對這類人描寫得惟妙惟肖:

        其發(fā)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這段文字對人情世態(tài)的描寫極其精彩,得到后代眾多《莊》學家的贊賞。明人陸西星稱:“此中有如許新奇字法句法,如奇峰怪石,當作別觀。”[14]598陸氏關注的是這段文字的字法和句法。林云銘也注意到該段這一奇異之處,他說:“此言心斗之害如此。文中字句新奇,若怪石異峰,非樊籬中物也。”[5]卷2林氏的結論是陸西星觀點的延續(xù),都是從字法句法方面立論。那么,這段文字的字法、句法到底奇在哪里呢?請先看表1。

        表1 《齊物論》“其發(fā)若機括”章用韻情況

        語句各字韻部 其發(fā)/若機括, 其司/是非之謂也之月魚脂月,之之支微之微歌 其留/如詛盟, 其/守勝之謂也 之幽魚魚陽,之幽蒸之微歌 其殺/如秋冬, 以言其/日消也 之月魚幽冬,之元之質宵歌 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之藥之魚歌之,之歌之覺之歌 其厭也/如緘, 以言其/老洫也 之談歌魚侵,之元之幽職歌 近死/之心, 莫使/復陽也 文脂之侵,鐸之之陽歌

        這的確是一段奇特的文字。從句式看,總共十二句話65個字,兩兩一組。最后兩句是四言,其余十句,如果略去句尾語氣詞“也”,有八個五言句,占全段的三分之二。第二、七兩句是六言,穿插于五言句之間。說明整段文字句式整齊,又富于變化。在節(jié)奏上,除末尾兩句是四言整拍外,其余都是奇數(shù)拍組合。第一、二、三組上句是“二三”組合,第三、四組下句、第五組上下句,都是“三二”組合,第一、二組下句和第四組上句,屬于變奏,為“二四”“一四”“一二二一”組合。若以句法論之,這個段落采用眾多附加型五言句,句式節(jié)奏和諧而不板滯。從用韻來看,顯得更加奇特。根據(jù)表1統(tǒng)計,全段以支部韻為主,一至十句,句首一律為之部韻。句中之部韻,如果算上結尾兩句四言句,有11個。按照上古韻的合韻規(guī)律,職、魚、微、幽四部均與之部合韻。這樣,支部及其合韻字共有36個,占全段的55%。此外,歌脂微三部、蒸魚陽三部、宵藥魚三部分別合韻,宵幽、宵魚、魚鐸、魚談、陽談、支歌、冬侵、職覺、冬月分別合韻,另外還有重復字和同韻字。由此可見,這段文字基本上通韻,以支部為主,略有變化,結尾兩句不入韻,表示整段韻律結束。不過,應該注意的是,整個韻段首句入韻,句中用韻接近,但句尾卻頻繁換韻,這是與后代詩歌最大的差異,后代詩歌通常是押尾韻。

        這個以附加型五言句為主的協(xié)韻段落,句首同韻,句尾頻繁換韻,但是由于6個語氣詞“也”的加入,將偶句尾韻引到了歌部,從而使全段韻律又趨于和諧,字字如歌,這是其字法的重要特點。由于尾韻的頻繁變換,加上句式節(jié)拍的變化,使得描寫參差錯落,給人以奇異之感,由此引起了明清學者的關注?!肚f子列御寇》篇有一段假托孔子之口說的話:“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闭驗椤叭诵闹U”,《齊物論》才用奇峰怪石般的字法句法對它加以勾繪,也屬于因物賦形,順勢摛藻,并且取得圓滿的藝術效果。由此可見,靈活運用五言韻語的韻律變化,對人情世態(tài)進行摹形擬繪,顯出很強的優(yōu)勢。

        四、五言韻語的論辯蓄勢

        《莊子》書中的寓言故事,多以對話形式展開。有些對話帶有論辯性質,其中不少段落采用五言韻語,使論辯的氣勢凸顯出來。

        《人間世》的第一則寓言,敘述顏回將前往衛(wèi)國勸諫殘暴的衛(wèi)君,受到孔子阻撓的事。其中孔子有這樣一段話:

        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且成之。

        這段話連續(xù)運用五個排比句,其中“而目”“而色”兩句屬于五言。五個排比句以“熒”“平”“營”“形”“成”為韻腳,用的是耕部韻,屬于一韻貫通,中間沒有換韻。對此,林云銘評點:“五句極寫一時流遁之狀,真屬無可奈何。用葉韻,語奇甚?!盵5]林氏看出這五個排比韻語的特殊效應。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是當時語境的需要,不僅把事情的危害性說得極其透徹,孔子為顏回擔心的急切之態(tài)也充分展現(xiàn)出來。

        《德充符》描述莊子與惠施的辯論,中心話題是人情的有無,針對惠子的執(zhí)拗不化,莊子反駁道:

        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jù)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

        莊子一連串講出九句話,其中包括五個五言句,兩個位于句中,三個排列在句尾。第一個五言句“外乎子之神”前面的“今子”,屬于領起的前冠,可以去掉。除第一句外,其余各句的尾字“形”“精”“瞑”“鳴”,屬耕部;“神”“身”屬真部;“吟”屬侵部。在先秦時期的楚文獻中,與“耕部押韻的真部字往往是‘天’、‘人’、‘身’、‘真’等字,這些字都是常用字,出現(xiàn)頻率高,合韻的機會就比較多?!盵3]97《德充符》所載莊子的上述話語就是這種情況,屬于真、耕合韻。關于侵部“吟”,據(jù)趙彤《“屈宋莊”用韻韻部統(tǒng)計表》(轍離合指數(shù))提供的數(shù)字,侵部與真部的轍離合指數(shù)為2[3]84,已經(jīng)達到合轍的水平。由此看來,上面所引莊子的話語,除首句外,其余八句可以說是句句合韻,一氣呵成。為此林云銘贊道:“全段謂有形而無德,無以為充之符,大有免于此形也。用葉韻,益奇妙?!盵5]卷2林氏根據(jù)葉韻,感覺到莊子對惠施“有形而無德內充”的批判,是從語言韻律中體會到了二人辯論的激切情態(tài)。林仲懿也稱:“以上六句以韻語嗟嘆之,意味雋永?!盵10]596這個韻段位于《德充符》篇末,以合韻的五言韻句,將莊子對惠子“天門弗開”“往而不返”的憤激之情傾瀉而出。

        《秋水》篇記載了莊子和惠子的又一場交鋒:惠子相梁,得知莊子要來見他。又聽到讒言,擔心莊子要取自己的相位,便下令捉拿莊子。于是,莊子講出如下這番話:

        南方有鳥,其名曰鹓雛,子知之乎?夫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這是莊子對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腑”的嘲諷。對鹓雛的描述,用了三個五言句。前兩個五言句的尾字分別是之部的“止”字和職部的“食”字,屬于之、職合韻。再從其他幾句的尾字來看,所用韻部多與之部相近,可以合韻相葉,見表2。

        表2 《秋水》“鹓雛”寓言用韻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子”“之”“而”“海”“止”“不”“以”諸字,都是之部韻?!半r”“食”“鼠”與“之”是侯之、職之、魚之合韻。根據(jù)趙彤統(tǒng)計的楚方言韻譜表,戰(zhàn)國楚地文獻中確實存在之部與侯部、職部、魚部合韻,鐸部與魚部合韻的案例[3]84。莊子對惠子的嘲諷,整個段落的用韻以之部為主,其他用于協(xié)韻的尾字,其韻部均與之部相距較近,可以合韻。由此看來,以鹓雛和腐鼠做比喻的寓言故事,可以視為全段韻律貫通。其中的三個五言句連續(xù)排列,“不止”“不食”同韻,尾句“不飲”換成“之侵”韻,侵為入聲,以收住語氣,并與上下句的之部韻字“海”“之”形成變奏,以加強語勢。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以論辯為背景的韻段,基本都是協(xié)韻的,采用這種韻律方式,客觀上是要適應論辯的要求。好辯是戰(zhàn)國士人的風氣,論辯要以理服人,同時又要在氣勢上壓倒對方。通過五言句式,打破整拍節(jié)奏,可加快語速,造成鏗鏘感;采用用韻連貫的方法,還有助于形成言辭氣勢,給人一氣呵成、咄咄逼人的感覺。當然,這類韻律貫通的論辯段落,除了五言韻語之外,還有其他類型韻語的加盟,但五言韻語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精彩的片斷。劉鳳苞對《秋水》篇這個韻段評論道:“‘非梧桐不止’三句,正言其所得而不必有所殉。”[6]390劉氏的評論切中要害,揭示出五言韻語在段落中的核心地位。

        五、結語

        《莊子》書中所用的五言韻語數(shù)量眾多,廣泛地分布在內、外、雜篇。這些五言韻語有的作為歌詩出現(xiàn),用以說理和抒情。五言韻語還用于對人物的摹形擬態(tài),或者進行思想論辯,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五言韻語本身有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采用多種協(xié)韻方式,以克服連續(xù)排比帶來的單調呆板,實現(xiàn)文章整齊性與變通性的統(tǒng)一。依托型五言韻語排比單元尾句不與前邊葉韻,則使文章的斷續(xù)疏密呈現(xiàn)巧妙的安排。

        戰(zhàn)國是五言韻語大量運用于散文表達的時期,《莊子》一書在這方面具有代表性。這部著作中的部分五言韻語,已是五言詩的雛形。如《德充符》篇的“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大宗師》篇的“食豕如食人,于事無與親”。這些五言韻語兩字整拍領起,押尾韻,每句的結構或是二一二,或是二二一,與后來的五言詩句型已經(jīng)非常接近。就此而論,《莊子》中的五言韻語,可以說是五言詩的濫觴。不過,這類五言韻語在《莊子》書中數(shù)量有限,不能對它的作用估計過高。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动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叶草|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av在线免费观看麻豆|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v| 国产av精国产传媒|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另类| 国产精品老女人亚洲av无|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成熟女1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内射囯产旡码丰满少妇|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大片|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少妇饥渴xxhd麻豆xxhd骆驼|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推荐免费| 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麻豆|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真人男女做爰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三级三级三级| 久久女人精品天堂av影院麻| 免费无遮挡禁18污污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国产偷拍自拍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97影院在线午夜|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美女被男人插得高潮的网站| 成人a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黄| 日本a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精品高清尤物| 亚洲成a人片在线| 少妇人妻出水中文字幕乱码|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女人做爰高潮呻吟1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