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闖闖,伍楚詩,公維光,盛 艷,羅 吉,辛 忠,孟 鑫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產品工程系,上海 200237)
PP作為半結晶型聚合物,具有性能優(yōu)良、易加工、價格低等優(yōu)點,已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1-3]。伴隨著現(xiàn)代化程度加深,其需求量迅速增加[4-5]。據(jù)產業(yè)信息網報道,2016年PP的消費總量達到了20 468 kt,其中彎曲模量大于2 000 MPa的高剛、耐熱PP的需求量達到250 kt,并且每年以10 %~15 %的幅度增長。但是通用PP樹脂的彎曲模量和耐熱性較低,限定了在更寬闊領域內的應用[6]。研究表明,無機粒子填充PP可以促進其力學性能和耐熱性能的提高。樸金華等[7]發(fā)現(xiàn)25 %的超細Talc填充PP可以使沖擊強度提高20 %,覃碧勛等[8]發(fā)現(xiàn)添加50 %的Talc使彎曲模量達到最大值,王少會等[9]發(fā)現(xiàn)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隨著Talc的增加而增加,丁筠等[10]發(fā)現(xiàn)熱變形溫度與Talc添加量成正比。Talc雖然可以提高PP的剛性和耐熱性,但其添加量都在20 %以上,這嚴重影響了PP的加工性能,如何在低添加情況下,保證PP的剛性和耐熱性成了高剛耐熱PP制備的重點。
成核劑可以通過對PP微觀結構的調控,實現(xiàn)對其宏觀性能的影響,其中以NA-40為代表的α成核劑對PP剛性提升明顯,但對PP耐熱性的提升有限[11]。因此,能否通過Talc與成核劑協(xié)同使用來實現(xiàn)Talc在低添加量的情況下,制備高剛耐熱PP,成為一條新的思路。
基于以上思想,本文研究了Talc以及NA-40的添加對PP力學性能、耐熱性能、熱變形溫度、結晶溫度的影響,從動力學角度揭示了力學性能提升原因,以期通過調控兩者的比例,在保證制得優(yōu)良性能PP的基礎上達到經濟最優(yōu)化。
NA-40,工業(yè)級,上海晟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P粉料,S1003,獨山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Talc,BH-934071,泉州旭豐粉體原料有限公司;
抗氧劑,B225,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硬脂酸鈣,工業(yè)級,上海晟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混合機, RH10, 北京市英特塑料機械廠;
差示掃描量熱儀(DSC),Q2000,美國TA有限公司;
擺錘式沖擊實驗機,ZBC1400-B,美特斯工業(yè)系統(tǒng)有限公司;
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CMT4204,美特斯工業(yè)系統(tǒng)(中國)有限公司;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Nova Nano,英國FEI有限公司;
注塑機,CJ80E,廣東震德塑料機械廠;
熔體流動速率儀,MI-4,德國Goettfert公司;
雙螺桿擠出機,HT-30,江蘇橡塑機械廠;
熱變形測試儀,40-197-100,德國Coesfeld公司;
X射線衍射儀(XRD),D8 Advance,德國Brüke公司。
稱取50、100、150、200 gTalc,加入到已添加有1.2 g抗氧劑B225和0.5 g硬脂酸鈣的1 kgPP粉料中,得到PP/Talc體系,重復上述步驟制得另外一份PP/Talc體系,在其中一份PP/Talc體系中加入2 g成核劑NA-40,得到PP/NA-40/Talc體系,在高速混合機中以10 Hz的頻率混合5 min后在擠出機中造粒,一段和七段溫度為190 ℃,二~六段為200 ℃,喂料和主機轉速分別為20、200 r/min,將粒料晾曬48 h后注成標準樣條,注塑機一~三段的溫度分別為205、200、185 ℃,注射壓力為120 MPa,注射時間為15 s,保壓時間為20 s,冷卻時間為25 s。
結晶性能測試:用氮氣作保護氣,取3~5 mg樣品放在鋁坩堝中,從40 ℃以恒定20 ℃/min的速率升到200 ℃,保溫5 min,再分別以2.5、5、10、20、30 ℃/min的速率降至40 ℃,記錄降溫過程中放熱曲線;
熱變形溫度按照ISO 75-2—2003測試,升溫速率為2 ℃/min,壓力為0.45 MPa;
熔體流動速率(MFR)按照ASTM D-1238-86T標準測試,預熱至230 ℃,取約7 g樣品于速率儀的料筒中,載荷為2.16 kg,收集擠出物并稱量;
拉伸強度按照ASTM D638-00標準測試,拉伸速率為50 mm/min;
彎曲性能按照ASTM D790-032標準測試,彎曲速率為1.3 mm/min;
沖擊強度按照ASTM D256-00標準測試,缺口懸臂梁模式,缺口形狀為V形,擺錘能為2.75 J。
(a)拉伸強度 (b)彎曲模量 (c)彎曲強度 (d)沖擊強度圖1 Talc添加量對PP體系力學性能的影響Fig.1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talc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
如圖1(a)所示,Talc的添加引起了PP/Talc和PP/NA-40/Talc兩種體系的拉伸強度變化,并且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規(guī)律,特別是當Talc的添加量為10 %時,兩種體系都達到了最大值,分別為38.2、39.4 MPa,相較于空白PP分別提高了7.9 %、11.3 %,繼續(xù)添加Talc,拉伸強度又下降。這可能是因為Talc在較低添加量時可以當作成核劑[12],促進了結晶,使球晶分布更加均勻,提高了規(guī)整度,從而使PP的拉伸性能得到提升。當Talc添加量較大時,不利于在基體中分散,容易團聚,出現(xiàn)了明顯的相界面,破壞了球晶,導致拉伸強度又下降。
如圖1(b)所示,在Talc不斷增大的過程中,兩種體系的彎曲模量都得到線性提高,對于PP/Talc體系,當Talc添加量從0增加到20 %時,彎曲模量從1 419.0 MPa增加到2 658.0MPa,提高了87.3 %。對于PP/NA-40/Talc體系,當Talc的添加量10 %時,彎曲模量達到2 315.0 MPa,滿足高剛(>2 000 MPa)PP的使用需求,同時NA-40的添加可以降低Talc的用量。從圖1(c)所體現(xiàn)的不同Talc添加量對PP體系彎曲強度的影響可以看出,彎曲強度的變化趨勢和彎曲模量基本相似,這說明在PP體系中添加Talc可以有效提高其彎曲性能。這可能是由于Talc的加入,作為PP體系或者PP/NA-40/Talc體系補強填充劑[13],同時低添加量的Talc可以當作成核劑,可以促進結晶,提高結晶規(guī)整度[14],然后提高其彎曲性能。
如圖1(d)所示,Talc的添加對兩種體系的沖擊強度產生了影響,當添加量為10 %時,對于PP/Talc體系,達到沖擊強度最大值53.6 J/m,而對于PP/NA-40/Talc體系,沖擊強度為49.6 J/m,基本達到最大值,分別相較于空白PP提高了40 %和24 %,繼續(xù)添加Talc,兩種體系的沖擊強度慢慢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Talc本身作為無機粒子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性,使PP具有較高的沖擊強度。但當添加量較大時,Talc容易團聚,破壞了本身的片狀結構,產生應力集中點,從而沖擊強度又開始下降[15]。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對于PP/NA-40/Talc體系,在不加入Talc時,其沖擊強度比PP/Talc體系要低,這是因為NA-40作為α成核劑,具有良好的增高剛性作用,而對提高沖擊強度不利[16]。
如圖2所示,純PP的沖擊橫斷面呈現(xiàn)出不太規(guī)則的魚鱗狀斷面,較為平整,符合脆性斷裂的特征。PP/NA-40體系由于成核劑的加入提高了結晶度,沖擊斷面呈現(xiàn)更加規(guī)則的斷層,沖擊過程中斷面容易滑落[17],而PP/10 % Talc的斷面呈現(xiàn)出不規(guī)則的凹凸面且斷面粗糙,當受到外界應力時,Talc起到應力集中作用,引發(fā)微裂紋,吸收了部分沖擊能量,在裂紋生長過程中,無機粒子起到物理交聯(lián)點的作用,顆粒周圍應力場有強烈的相互作用[18],使整個基體趨向塑性形變,從而提高了沖擊強度,這與圖1(d)所展示的數(shù)據(jù)相吻合。綜上性能可以看出,NA-40協(xié)同Talc不僅能提升PP剛性還可以提升韌性,達到剛韌平衡。
(a)PP,×400 (b)PP/10 % Talc,×400 (c)PP/NA-40,×400 (d)PP/NA-40/10 %Talc,×400圖2 不同PP體系橫斷面SEM照片F(xiàn)ig.2 SEM pictures of impact fracture surface of PP systems
如圖3所示,兩種體系的熱變形溫度與Talc添加量成正相關,對于PP/Talc體系,當Talc添加量從0增加到10 %時,熱變形溫度從89.0 ℃變到112.0 ℃,提高了25.9 %,這可能是因為Talc本身的片層結構在PP中發(fā)生定向排列,可以改善PP的熱變形溫度[19]。而對于PP/NA-40/Talc體系,在不添加Talc時,其熱變形溫度達到了112.0 ℃,這是由于成核劑存在的緣故,提高了結晶的規(guī)整度,繼續(xù)添加10 %的Talc時,熱變形溫度提高到120.0 ℃,較空白PP的89.0 ℃提高了34.8 %,這是由于Talc的定向排列和成核劑提高結晶完整度一起作用的緣故[20-21]。
圖3 Talc添加量對PP熱變形溫度的影響Fig.3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talc on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of PP systems
如圖4所示,Talc對熔體流動性能不利,但整體變化趨勢不明顯,特別是在Talc的添加量為10 %時,2種體系的熔體流動速率變化均不足10 %,并且成核劑NA-40和Talc一起添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alc單獨添加對PP流動的阻礙作用。
圖4 Talc添加量對PP流動性能的影響Fig.4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talc on melt flow index of PP systems
PP是一種半結晶型聚合物,由于非等溫結晶過程比較接近聚合物的實際生產過程,故研究非等溫結晶動力學變得更加有意義。非等溫結晶動力學最常用的便是Mo法,但是本文采用最新的由Friedman開發(fā)的等轉換法來評估非等溫結晶過程的活化能[22],活化能可以表示PP結晶的難易程度,評估成核劑的成核效果。
如圖5所示,隨著降溫速率的增加,樣品的結晶峰溫度向低溫移動,例如PP在降溫速率為2.5 ℃/min時,結晶峰溫度為121.96 ℃,當降溫速率增加到30 ℃/min時,結晶峰溫度降為109.61 ℃,隨著降溫速率的增加,結晶峰變寬,這是由于降溫速率的增加提高了熔體黏度,削弱了PP 分子鏈的運動,分子鏈來不及排列以及堆砌。同時我們可以看到PP/10 % Talc和PP/NA-40/10 %Talc體系的結晶溫度比空白PP結晶溫度高,使得結晶峰溫度得到提升,分別為126.96、130.56 ℃(10 ℃/min為例),因為Talc可以為PP提供異相晶核,加快了結晶,提高了結晶溫度,但是在添加10 %Talc的基礎上再加入0.2 %的NA-40可以繼續(xù)提高結晶溫度,這是由于NA-40也是一種成核劑,兩者共同作用可以繼續(xù)提高結晶溫度。
降溫速率/℃·min-1:■—2.5 ●—5 ▲—10 ▼—20 ◆—30
降溫速率/℃·min-1:■—2.5 ●—5 ▲—10 ▼—20 ◆—30
圖6為PP、PP/10 % Talc、PP/NA-40/10 % Talc不同降溫速率的相對結晶度曲線,相對結晶度如式(1)所示:
(1)
式中X(T)——相對結晶度, %
Hc——結晶焓,J/g
T0——初始結晶溫度, ℃
T——任意時刻溫度, ℃
Tf——結束結晶溫度, ℃
如圖6所示,隨著降溫速率的增加,結晶時間變短,有利于提高PP的結晶速率。根據(jù)Friedman方法,活化能如式(2)、(3)所示:
t=|T-T0|/i
(2)
(3)
式中t——時間,min
i——降溫速率, ℃/min
ΔE——活化能,kJ/mol
樣品,ΔE/kJ·mol-1:■—PP,-220.5 ●—PP/10 % Talc,-259.7▲—PP/NA-40/10 % Talc,-264.5圖7 PP,PP/10 % Talc,PP/NA-40/10 % Talc的Friedman曲線Fig.7 Friedman curve of PP,PP/10 % Talc and PP/NA-40/10 % Talc
采用直接混合法制得了2種不同的PP體系,Talc的添加可以使PP的力學性能、耐熱熱度、結晶溫度得到提升,而流動性能變化很小。特別是當0.2 %成核劑NA-40和10 % Talc一起添加到PP中時,能在保證PP較好剛性的同時具有良好的韌性,使PP材料的彎曲模量達到2 316.0 MPa,熱變形溫度達到120.0 ℃,結晶溫度達到132.9 ℃,從而滿足PP在高剛、耐熱PP領域當中的應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