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巖
初秋,草木青黃不接。走一趟天山深處的環(huán)線吧!獨山子大峽谷—獨庫公路—巴音布魯克—昭蘇—伊昭公路—賽里木湖,雖非最佳攝影季節(jié),但是初秋有別樣的風景,沿途美景豐盛,路雖險峻,慢行即可。
新疆太大了,無論去哪里都路途遙遠,每個目的地好像都在天邊,所以欲速則不達,最好的辦法,就是,靜心,慢行,觀景,感悟,不知不覺中,就到了遠方。很多優(yōu)美的風光其實都在路途中,你要善于捕捉,千萬不要急于趕路,那些經(jīng)過的云朵、彩虹、落日、雨霧,那些路過的峰巒、草原、雅丹、戈壁,只要和天氣碰撞在一起,就會展現(xiàn)不同尋常的燦爛美景。
尤其是天山的地貌,慢慢觀賞,能看到時光的流逝,能看到歲月的改變,能看到時代的印記,滄海桑田,令人唏噓不已。此行幾次在路上遭遇絕美彩虹,苦于高速公路無法停車,我?guī)缀醮沸仡D足,但是再想一想也就釋然了,自然就是如此神奇,才不會管是不是出現(xiàn)在你認為應該出現(xiàn)的地方呢!
獨山子大峽谷,就在獨庫公路的始發(fā)地,河水沖出天山后,切割獨山子西南方向傾斜平原形成的神奇風光峽谷,峽谷兩岸的階地歷歷在目,階地上面是荒漠草原,生長著蒿類、針茅等。
在獨山子境內(nèi),奎屯河流經(jīng)獨山子大峽谷之中,峽谷懸崖陡峭,谷底流水時分時合,谷肩地面是荒漠草原,站在谷肩處遙望峽谷,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幅典型的大峽谷景象。
天山雪水及雨水流下來經(jīng)過這里的土壤形成的沖積溝壑,在谷壁雕鑿出這些奇特景觀。峽谷是從山腳下開始,在草原上形成層次分明土壤層,但顏色主要還是以灰色、黑色為主,沒想到自成一幅天然的黑白大片。此行遇上大雨,獨庫封路,我就坐在大峽谷邊靜靜地等待,山路奇險,封路自然是為了游人安全著想。
許多人追捧電影里美國西部壯麗的峽谷,其實我們新疆的峽谷更壯美,更遼闊,只是缺乏宣傳。陰郁的天氣里,游人極少,大峽谷顯得格外安靜,我干脆伸直雙腿,坐在峽谷邊,一邊“治療”著恐高癥,一邊愜意地呼吸著新鮮空氣。直到早晨九點,廣播里傳來解除封路的消息,我拍拍身上的灰塵,駕車入山。
獨庫公路的魅力,在于奇險,在于季節(jié)性,在于不確定因素,橫穿天山腹地的黃金路,串聯(lián)諸多風光的觀景道。山中多雨,氣溫寒涼,公路經(jīng)常云霧繚繞,打開車窗,負離子含量極高的空氣灌入口鼻。我是一定不會超速的,因為舍不得——我恨不得這一年都行駛在這條公路上,沒有盡頭。
初夏的獨庫天山路,一會兒風雨一會兒晴,站在開滿鮮花的高崗,看著腳下云霧繚繞的峽谷。空氣含氧量很高,氣溫也下降到需要增加外衣,放下塵事,只需專心致志,遙望遠處的云霧雪頂。
蜿蜒曲折的盤山道,遠處若有若無的光與影。新源與和靜的分界,也是風光的迥異不同,新源界內(nèi)山路崎嶇,樹木濃密,過了縣界,和靜境內(nèi)卻道路平緩,極目開闊,連草原上的羊群面相都截然不同,巴音布魯克草原上是獨有的黑頭羊。
雨霧中穿行在獨庫公路,云遮霧罩,猶如仙境。深山峽谷會被云霧填滿,山風灌入車窗,汽車音響里放著搖滾,令人突然忘記了俗世的很多事情。
獨庫公路,每年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會掀開神秘的面紗,我們只能從盛夏看到初秋,其他時間,只能臆想和揣摩這條路的模樣。獨庫公路前半段是灰黑色的土石山,后半段卻是綠蔭蔭的松林草甸,猶如道家的太極生兩儀,土石為陽,草木為陰,陣眼就是哈希勒根隧道,我在時光里穿越隧道,穿越陰陽。
記得去年來拍落日,我穿上帶的所有厚衣服,在九曲十八彎凜冽的寒風高崗上,站立了五個小時,等待從沒有見過的落日。
那是我第四次拍攝了,我需要好運,結果,最后在大雨里站立了一下午,依舊什么也沒有拍到,凍得哆嗦著離開。失望久了就成了自然的事情,無功而返,卻越發(fā)盼望起落日降臨。
此次,當我第五次站在九曲十八彎面前,看著日頭西墜,遠處沒有大片的烏云,想著終于可以拍到心心念念的落日了,等傍晚太陽轟然落下,曲折的開都河倒映出美麗的余暉,我?guī)捉煅?,感動得無以言表。自然的魅力如此,總能打動你最豐富的內(nèi)心深處,風光攝影的魅力如此——拍攝條件不如意十之八九,剩下的十之一二,便是人間最好的時節(jié)。
次日,游蕩在巴音布魯克亞高山草甸上,提著相機,追牧人,追羊群,追牦牛,也被狗追。棉花糖般的云朵被風追著,開都河水也追著遠方,呼嘯而去。
牧人辛苦,逐水草而居,伴日月而眠,物質極簡,隨遇而安,這種生活你可以向往,卻不一定會適應。游牧文明和農(nóng)耕文明的沖突和融合,構成了新疆邊境歷史的主題,也讓我們,更真切地渴望去理解游牧文化的精髓所在。
昭蘇大美,可惜此行過了最佳拍攝季節(jié),油菜花謝了,紫蘇凋零。過了兩千米的海拔,就算是高原了,高原的秋天來得總是早一些,雨也更多一些。昭蘇盛產(chǎn)彩虹,看見別人拍的彩虹的圖片,我總是羨慕不已,傳說彩虹和流星都能帶來好運。
在解放橋對面的山頭,看飲馬特克斯河,背后的木扎爾特冰川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我蹲在山頭,想著不遠的夏特古道,翻過去不遠就真的是阿克蘇了嗎?真是顛覆我對地理的認識。可惜冰川暗河,懸崖峭壁,阻擋了絕大部分人探險的心思,不多時,壓低的烏云籠罩,電閃雷鳴,我只能倉皇而逃。
次日,是我第一次走的伊昭公路,是伊寧到昭蘇的一條捷徑,風景如畫。它是古絲綢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沿途要翻越烏孫山上的安格列特達坂(海拔3000米),道路險峻,彎多路陡,兩側懸崖深澗,深不見底。
翻越烏孫山,自是期待,可惜天氣晴好,不適宜攝影,干脆開窗慢行。山路盤旋曲折,白石峰上白云繚繞,真是所謂的“云上之路”,風光旖旎,不知不覺,便到了察布查爾縣。
此行的最大收獲,當是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才是攝影人真正的心心念念,四季而來,從不會讓你失望。云是賽里木湖的魂魄,看著天邊起了云,湖就有了生氣。海西草原上黑云密布,偶有日頭在云間隙露出,“丁達爾現(xiàn)象”出現(xiàn),就是攝影人最愛 了。東邊卻白云朵朵,科爾古琴山倒影在湖水里,坐在湖岸,支好相機,擰上濾鏡,只管看云卷云舒,日起日落。待拍攝結束,看見滿月掛在半空,靜謐湖面倒影月華,說不出的美麗。
夜晚就在停車場合衣而眠,車廂方寸之地,車外萬籟俱寂,窗外還能看見星空,絕佳的五星級宿營地。海西草原,有建成的停車場,有衛(wèi)生間,還有些石塊可以當做案板。物質豐盈時,人們總會追求極致的口感和絕對的營養(yǎng),身處戶外物質匱乏時,卻發(fā)現(xiàn)不起眼的食物都有了不同的味道,燒一壺奶茶,煮一鍋方便面,可以加些香腸、番茄、青菜。這些最普通的食物,在高原卻顯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記得我去帕米爾時,說過“高原一碗面,勝似人間鮑翅宴”,那賽里木湖的一碗面,就勝過天下所有面了。
吃面的時候拿出燒酒,小酌三五杯,辛辣入喉,身體也開始發(fā)熱。找個背風的所在,就可以帶著微醺觀賞月夜星空了,在被凍得打哆嗦之前,盡可能地詩情畫意一下下。
天山深處,有著最豐富的絕美風景,初夏的繁花似錦,初秋的草木青黃,各有各的魅力。若非用心感悟,怎會理解造物的神奇。放下雜念俗事,去看山的模樣,風的印跡,云的形狀,樹的歲月。關于疲憊,可以在家休憩,也可以在自然里治愈。愛去大自然溜達的毛病,卻只有在路上才能治愈。
說是探秘,其實就是溜達。遇見好風光,拿起相機拍攝;遭遇壞天氣,就喝茶看書發(fā)呆。城市里,感官變得麻木,怎會有如此樂趣,去追逐一片云朵,追逐一條小溪,不知不覺就走出十幾里。鼻腔里灌滿清新濕潤的空氣,沐浴在日光之下,豐富的自然景觀,是上天賜予新疆最好的禮物,我輩自應當愛護高山河流,愛護花草樹木。
行走戶外十余年,深愛廣袤無際的大新疆,想著走遍家鄉(xiāng)的千山萬水,不知不覺已入中年。遠方的魅力,就在于在遠方,無論凄風冷雨還是艷陽高照,無論路途艱險還是山路崎嶇,我們都會背負著相機,滿懷對我們新疆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朝著遠方,一路風塵不停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