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
【摘要】在眾多離婚訴訟案件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財產分配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獲取財產的手段和途徑日趨多樣,尤其是網絡高度發(fā)達的現在,眾多財產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保存并隨時進行轉移。在此種基礎上,夫妻雙方在相處的過程中極有可能并不能完全掌握另一方的財產狀況和信息,倘若婚姻關系正常,這種情況并不會影響婚姻穩(wěn)定,但在產生離婚爭議時便會凸顯,成為人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在此種基礎上,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就成為了社會輿論中越來越關心的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而就我國目前法治建設的發(fā)展現狀來講,僅僅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存在針對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規(guī)定,相關實踐經驗和資料較少,因此需要針對此制度進行積極探索,以滿足社會生活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離婚訴訟;夫妻共同財產;財產申報;法律制度
在眾多離婚訴訟案件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財產分配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獲取財產的手段和途徑日趨多樣,尤其是網絡高度發(fā)達的現在,眾多財產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保存并隨時進行轉移。目前來說,在婚姻財產關系方面,我國所實行的是婚后財產共同所有制,其中一方的財產均為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在婚姻關系解除時要進行財產分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一制度的對于婚后收入較低的一方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在離婚訴訟過程中,收入較少啊的一方能夠獲得的利益更多,尤以雙方收入差距較大時更為明顯。因此在進行離婚訴訟的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往往對于解除雙方婚姻關系達成共識,不存在異議,但就雙方財產分割問題往往會產生較大爭議,認為對方進行了轉移財產使得自身利益遭受損害等?;诖朔N背景,完善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對于提高我國司法效率,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相關理論
(一)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含義
離婚,即通過協(xié)議或者訴訟的方式在法律意義上結束雙方當事人的婚姻關系。一般情況下,在協(xié)議離婚中,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夫妻共同財產由雙方進行協(xié)商,自行商定財產分配問題,在此種過程中法院尊重當事人意愿,不進行過多干涉;相應的,在訴訟離婚過程中,離婚手段相對協(xié)議離婚更為激烈,雙方對于財產分割問題一般存在較大爭議,因此需要法院對此進行干預,以確保雙方婚姻關系能夠正常終止。
對于訴訟離婚中的財產分割問題,學界有著一系列適用原則,例如公平原則、女性優(yōu)先原則等等,但由于眾多離婚訴訟案件具體情況不盡相同,相關制度難以對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較為系統(tǒng)而明確的規(guī)定,由此在進行離婚財產的范圍劃分以及數量確定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大困難,但是明確婚姻財產數量以及范圍是進行合理的離婚財產分割的重要前提,也是解決雙方爭議的重要途徑,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基于此,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就呼之欲出了。離婚財產申報制度,要求當事人在進行離婚訴訟的過程中填報相關表格,向法院提出申請,通過此種方式如實申報自己的財產狀況,若當事人申報情況不實或者拖延申報等,一旦情況被證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在進行雙方財產分割的過程中,人民法院可以以此為依據,根據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對該當事人進行少分甚至不分財產。
離婚財產申報制度是以我國的夫妻財產共同所有制為基礎的一項制度,在此種制度下,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xù)期間所獲得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夫妻另有協(xié)議的除外。基于此,夫妻雙方財產一般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婚前財產,婚后個人財產以及婚后共同財產。離婚財產申報制度要求當事人將全部財產進行登記,并且依據不同情況對各部分財產進行處理:婚前財產在婚姻關系終結之后仍舊歸原當事人所有;婚后個人財產不能進行分割;婚后共同財產則根據雙方當事人請求以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和法律原則進行分割,以此來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因為事先經過財產申報,夫妻雙方各部分則產得到公開化,能夠節(jié)約法院對此進行調查的成本,從而提高司法效率,并且由于申報工作雙方同時進行,申報內容的真實性能夠及時得到證實,對其中涉及的存在分歧的內容能夠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因此能夠節(jié)約司法成本,避免司法資源的浪費。
(二)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特點
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特點主要包括強制性、真實性、保密性這三點,下面講詳細分析每個特點的含義。
1.強制性
進行離婚訴訟的雙方當事人在進行離婚財產申報的同時,要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若沒有正當理由不對財產進行申報,超出規(guī)定時間進行財產申報,都要承擔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其中,法律后果包括少分或者不分財產,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采取強制措施。
2.真實性
進行財產申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申報內容的真實性,而財產申報的真實性也是制度實現的基礎和前提,因此,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需要基于自身情況對財產進行真實申報,并且對所申報內容負責,如果所申報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當事人需要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少分或者不分財產。
3.保密性
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對當事人的個人信息進行嚴格保密,與公務員的財產申報制度不相同,公務員的財產申報制度的初衷是為了促進廉潔,防止腐敗并且利于群眾監(jiān)督。而離婚訴訟過程中涉及的雙方個人信息具有一定的隱私性,在非必要的情況下不能夠對當事人的信息進行公開。公民個人則產屬于個人隱私,國家機關有義務對此進行嚴格的保密,以保障公民的人身利益。
二、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在我國尚且處于試點階段,并未完全推廣,在建立之初仍舊存在諸多問題,盡管這一制度對于完善我國民事訴訟法相關體系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仍舊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總結。目前,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沒有明確的法律淵源和規(guī)定;我國的制度設計亟待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
(一)沒有明確的法律淵源和規(guī)定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多由法律解釋衍生而來,這其中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或者地方性立法,同時我國的司法以及立法解釋也未對此項制度進行明確的說明,因此我國目前的離婚財產申報制度仍舊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說服力較小。
對于我國國家機關來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可為”是一般原則,但我國離婚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在沒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情況下,我國法院等機關是否有權要求當事人進行財產申報這一問題在社會上以及法學界仍舊存在較大爭議,歸根結底,缺乏明確立法是主要原因,沒有強有力的法律和制度支撐,這一制度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也就隨之被打上了問號。
同時,由于離婚財產申報制度要求公民如是申報自身財產情況,這與尊重公民隱私權的相關原則和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沖突的,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對立。
最后,法院在司法過程中要遵守被動原則,一般情況下,若非當事人請求,法院不能主動對案件所涉及的各方面證據材料進行搜集和審查,盡管在某些情況下,法院能夠依職權進行證據搜集,但對此項規(guī)定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并不完全適用。這一原則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同離婚財產啊申報制度相悖的。
(二)我國的制度設計亟待完善
在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屬于民事訴訟領域一項較為重要的制度創(chuàng)新,盡管香港地區(qū)早有實踐,但香港地區(qū)的具體情況與大陸地區(qū)不盡相同,所適用法系以及相關原則也有所不同,這一制度仍舊處于起步階段,相關制度設計亟待完善。
其一,對于財產申報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時間并沒有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部分法院關于此項制度的財產申報方面的規(guī)定不夠詳盡周到,對于離婚訴訟中涉及的當事人財產并不能完全審查詳盡,并且會存在著一定數量的無效申報,浪費了司法資源,不利于司法效率的提高。
其二,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不夠明確,盡管目前的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對于大框架有了有了較為清晰的規(guī)劃,但具體的實施細節(jié)仍舊不夠明確,關鍵性的環(huán)節(jié)缺乏具體的指導,嚴重影響了這一制度的可行性。例如,對于財產申報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申報內容不完全一致的情況,如何驗證和判斷當事人內容的真實性并沒有相應的規(guī)定;對于申報不實或者違反申報規(guī)定的當事人,少分財產的程度以及數量依據是什么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等等。
其三,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對于當事人的隱私保護仍舊值得商榷。例如,當事人進行財產申報的具體內容,法院應當進行保密以保證當事人的隱私權,但對于律師是否應當公開?對律師不公開則影響了律師工作效率,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對律師公開也傳達出一種對律師的不信任感,不利于律師工作的開展和案件的進展。
(三)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
除去完善的制度建設之外,還需要較為完善的配套設施作為基礎,在香港地區(qū),離婚則產申報制度能夠較為順利運行,不僅僅因為相關規(guī)定完備,還因為社會信用體系相對健全,若當事人進行不實申報的行為進行證實,會被記人誠信檔案,對當事人其他方面的生活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這一設施建設對于當事人的震懾性是較強的。
三、完善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建議
基于以上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完善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建議:加強立法,明確法律依據;完善申報的具體內容;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一)加強立法,明確法律依據
盡管在某種程度上,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習慣風俗等能夠作為一定的依據適用,但由于缺乏明確的規(guī)定,這種依據在我國的法律約束行較小,說服力有限,因此需要建立明確的法律制度,以保證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順利推行。
基于此,就需要我國國家權力機關從我國的司法實踐出發(fā),建立合理的法律規(guī)定并不斷完善,在必要的情況下由相關機關作出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對這一規(guī)定的適用進行說明,提高其說服力和可行性。
(二)完善申報的具體內容
完善財產申報制度,就需要促進則產申報內容的合理化以及科學化,具體化,對離婚財產申報制度中涉及的各方面財產內容進行細致劃分,使之覆蓋范圍更廣;同時,在當事人進行財產申報之后,對其中的不實內容及時進行審查,并且對當事人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例如,若需要當事人少分則產,則應對不同情況下少分則產的程度進行規(guī)定;對不分財產的情況也要進行限制;最后,對當事人的隱私問題,要積極予以保護,并巨建立相關制度,防止當事人的個人信息泄露。
(三)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完善離不開公民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一方面,完善公民個人信用體系建設能夠為離婚則產申報制度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離婚則產申報制度的建設也是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部分,能夠維護社會秩序的協(xié)調良好運轉。
例如,在進行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過程中,若當事人進行了不實申報并且得到證實,則法院可以將此種情況通知銀行,并且記人誠信檔案,該當事人在銀行的貸款業(yè)務以及出行購票等行為會因此受到影響,以此來約束當事人,促使其如實申報,避免不實申報。
四、結語
離婚財產申報制度是在我國司法實踐領域的一項重要創(chuàng)新,對于解決離婚訴訟案件中的關于財產分割的爭議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法院的司法水平,是一種值得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的制度。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就成為了社會輿論中越來越關心的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而就我國目前法治建設的發(fā)展現狀來講,僅僅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存在針對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規(guī)定,相關實踐經驗和資料較少,因此需要針對此制度進行積極探索,以滿足社會生活發(fā)展的需要。本文闡釋了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相關理論,分析了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完善我國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建議:加強立法,明確法律依據;完善申報的具體內容;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綜上所述,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具有相當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但就目前而言,其仍舊需要不斷完善和探索,需要我們提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朱舒倩,增設離婚財產申報制度的立法建議[J].廣西政法管理千部學院學報,2017,32(5):115-120.
[2]韋中銘,紀維忠,楊如龍.民事訴訟當事人財產申報制度調查研究[J].中國審判,2015(14)56-59.
[3]史然,論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制度[D].河北大學,2010.
[4]楊治.試論我國離婚財產分割制度中存在的問題[J].經營管理者,2009(18):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