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匯源 蔡 烽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大連 116018)
錨泊方式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主要有退拋法和進拋法兩種。多數(shù)大型船舶都采用退拋法,因為進拋法船舶余速稍高即可能出現(xiàn)錨鏈在錨機鏈輪上的跳動現(xiàn)象,或存在損壞錨機剎車拉斷錨鏈的危險。但是,無論是退拋法還是進拋法,均需要嚴格控制拋錨時船舶余速。文獻[1~5]均指出大型船舶錨泊時拋錨余速(對地速度)控制在0.5kn是安全可控的,但是都沒有給出具體的理論分析。任宇曉等[6]采用耦合的歐拉-拉格朗日方法(CEL)建立了拖錨過程的計算分析模型,得到了錨姿態(tài)隨拖錨距離的變化關系;閆澎旺等[7]在砂土中進行了拖錨實驗,研究了錨的姿態(tài)、運動軌跡和錨抓力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了霍爾錨在砂土中的抓力系數(shù)。但都僅僅是研究了錨的抓底姿態(tài),并沒有將船舶拋錨的余速結(jié)合起來。本論文嘗試將大型船舶的拋錨余速與錨鏈力之間建立過程,得到關于水深、船舶余速、錨與錨鏈對船舶的牽制力以及船舶對錨鏈的拉力之間的關系。
懸鏈線是指一種具有均質(zhì)、完全柔性而無延伸的鏈或索自由懸掛于兩點時所形成的曲線。盡管由于錨鏈本身的拉伸和受到海流力的作用,與理論上的懸鏈線并不完全吻合,但是實際工程中仍常用懸鏈線來描述錨鏈的特性,忽略其動力效應(海流和波浪)以及彈性形變等影響,只考慮錨鏈的靜態(tài)效應。
錨鏈孔至海底高度H,大型船舶所受水平外力為F,每節(jié)錨鏈在水中重量為W,錨鏈懸垂線長度為L,錨鏈在錨鏈孔處的張力為Ts,坐標原點O取在錨鏈與海底相切處,各參數(shù)之間存在如下的關系[8]:
從式(3)可以得出錨鏈孔處錨鏈張力等于船舶所受水平外力F加上錨鏈孔高度這一段錨鏈重量WH。
拋錨作業(yè)時受力分析研究的是錨即將被拽出底土錨鏈處于短鏈時的臨界狀態(tài),而此時整個系統(tǒng)所受的力可以劃分為錨與錨鏈對大型船舶產(chǎn)生的牽制力和大型船舶對錨與錨鏈的拉力。
錨與錨鏈的牽制力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錨抓力,二是錨鏈產(chǎn)生的牽制力。
錨抓力FM可由錨抓力公式得到:
錨鏈對大型船舶的牽制力由懸鏈線式(2)求出:
式(6)可以得出錨與錨鏈對大型船舶的牽制力是錨和錨鏈各自作用力之和。
由式(3)可知上式表示錨鏈孔處錨鏈張力等于船舶水平外力T下加上錨鏈孔高度這一段錨鏈的重量WH。
文獻[9]通過船模實驗確定了倒車橫向力,大型船舶的水平外力T即為倒車橫向力和受到的阻力R應該是相互平衡的:
式中:V為船舶余速;C為船舶總阻力系數(shù);ρ為水密度;S為船體濕表面積。其中船舶總阻力系數(shù)C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包括船體線型、排水量、污底程度及海況等。C可以用下式求出:
式中:Cf為摩擦阻力系數(shù),可根據(jù)Guldhammer和Harvald圖譜估算[11];Cr為剩余阻力系數(shù),可根據(jù)ITTC-1957年船?!獙嵈嚓P曲線計算;ΔCAR為粗糙度補貼系數(shù),可通過文獻[12]查表獲得。
由上述分析可得大型船舶對錨鏈的拉力為
當大型船舶后退速度過大時,大型船舶對錨的拉力大于錨與錨鏈整體的拖拽力,錨就會被拽出海底,造成整個拋錨作業(yè)失敗。本文以某大型船舶為研究對象,錨重6t,錨型為霍爾錨,其錨抓力系數(shù)如表1。
表1 霍爾錨錨抓力系數(shù)
錨抓力系數(shù)本文取2倍水深和2.5倍水深的中間值1.38。單位長度(節(jié))錨鏈重量120kg,根據(jù)拋出錨鏈長度的不同,對50m~70m水深內(nèi)不同長度的拋出錨鏈可承受的最大余速進行計算仿真。大型船舶拋錨作業(yè)的過程中,余速應控制在2kn以下,因此在研究余速與大型船舶對錨鏈之間的關系時,橫坐標余速最大為2kn。以下是分別拋出3、4、5、6節(jié)錨鏈,對上述問題的仿真結(jié)果。
圖1中由下至上的曲線分別表示拋3節(jié)、4節(jié)、5節(jié)以及6節(jié)錨鏈時,隨著水深的變化,錨與錨鏈的牽制力大小。
圖2為某大型船舶余速在0~2節(jié)時變化時,船舶對錨鏈的拉力與余速之間的關系。
通過圖1與圖2,可以得到在一定水深下,拋出的錨鏈長度不同,允許此大型船舶最大的余速如表2所示。
表2 一定水深和拋出錨鏈長度下的最大余速
通過以上結(jié)果分析可知:
1)在相同的水深下,拋出的錨鏈越長,錨與錨鏈產(chǎn)生的牽制力越大,能夠承受大型船舶的拉力也越大,允許大型船舶拋錨時的余速也就越大。
2)在拋出相同錨鏈長度時,拋錨水深越深,所允許大型船舶拋錨時的余速也就越小。
3)隨著水深的增加,錨與錨鏈對于大型船舶的牽制力逐漸減小。因此,在拋錨作業(yè)時,必須要考慮錨泊水域的水深問題,避免因為錨與錨鏈對于大型船舶的牽制力不足,導致大型船舶發(fā)生走錨等危險事故。
4)大型船舶的余速越大,使得大型船舶對錨鏈產(chǎn)生的拉力也就越大。所以,在整個拋錨作業(yè)時,必須要嚴格控制大型船舶的余速。通常情況下,大型船舶拋錨作業(yè)的余速要小于2節(jié),減少錨鏈或者錨被拉斷事故發(fā)生的幾率。
5)運用本文的方法,只要提供出大型船舶型線圖、錨型、錨重以及錨抓力系數(shù),就能建立大型船舶的拋錨作業(yè)模型,實現(xiàn)了對大型船舶拋錨所允許的最大余速、錨與錨鏈對大型船舶的牽制力和大型船舶對錨鏈拉力的計算,減少了緊迫局面發(fā)生的概率。
本文基于懸鏈線理論、對船舶以及錨鏈的受力分析,得到了關于水深、余速、錨與錨鏈對船舶的牽制力以及船舶對錨鏈拉力之間關系,有效計算了船舶拋錨余速。本文的研究,對于保障大型船舶的拋錨安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以及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