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鴿
由賈樟柯執(zhí)導,趙濤、廖凡主演,徐崢、馮小剛、刁亦男、張一白、張譯、董子健等聯(lián)合出演的電影《江湖兒女》正在全國熱映中。鏡頭中血氣方剛的江湖世界,令觀眾直呼過癮。近日,導演賈樟柯接受了記者采訪,描述了他心中的江湖。
出生于70年代
曾體會過街頭生活氛圍
對于江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賈樟柯表示,“我覺得江湖里面的人是非常有血有肉,有魅力的一群人,可能因為我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曾體會過街頭生活的氛圍,所以一直想拍一個江湖故事。其實我們縱觀一些講述江湖的電影,無論是胡金銓的,還是吳宇森的,他們都是把江湖故事放在一個動蕩的時代。因為只有在一個激烈變革的時代,危機四伏的那種生存環(huán)境,才會產(chǎn)生復雜的人際關系,才會有江湖。所以我把故事放在了2001年,因為這是一個跨世紀的節(jié)點,還有一個很大的變革,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走入了我們的生活。舊的江湖道義和新的價值觀混在一起,所謂的江湖也在變遷。我不想單單地去講街頭的那種熱血,或者去表現(xiàn)荷爾蒙飛揚的青春,而是想去談一談時間變化過程中對人的影響。從2001年到2018年,17年的時間跨度非常大,江湖兒女是一個長篇小說式的寫作。還有一點就是空間跨度也很大,我們從山西拍到了三峽,從三峽又拍到了武漢,從武漢又到了新疆,新疆又拍回了山西。在這條江湖路上,出場的角色也特別多,操著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身份。大家不要覺得江湖離我們很遙遠,它其實是跟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現(xiàn)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離開家鄉(xiāng),去外地闖蕩,遇到不同的人,最終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這種四海為家的狀態(tài),不就是在江湖漂泊嗎?!?/p>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愛情已經(jīng)桑田滄海,是否還有勇氣去愛。”《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的經(jīng)典旋律伴隨著電影畫面流淌。走心卻又充滿力量的歌詞,將電影主人公巧巧與斌哥一生的江湖恩怨和感情糾葛一一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賈樟柯表示:“這首歌我覺得特別適合巧巧和斌哥分手之后的那種心境,所以就用了這首歌。原本情深義重的兩個人在17年的漫漫歲月里浮浮沉沉,在情義、責任、夢想和現(xiàn)實的洪流中苦苦掙扎。再相遇,遠去了江湖恩怨,滄桑了白發(fā)紅顏。包括《淺醉一生》這首歌,我也用在了《江湖兒女》里。如今也有很多流行音樂,有很多好聽的旋律,但歌里面那種赤誠的感覺越來越少。我記得最早聽到《淺醉一生》這首歌.是在錄像廳里看吳宇森的電影《喋血雙雄》,里面的那種濃情厚義至今讓我印象深刻。聽到這個音樂響起,就能聞到江湖的味道,赤誠相戀的味道?!?/p>
票房超出預期
相信中國電影觀眾
在賈樟柯的電影中,永遠離不開山西這個符號,因為這里是賈樟柯的故鄉(xiāng)。作為山西人,賈樟柯在自己每一部作品里都沉浸著濃濃的鄉(xiāng)情,《江湖兒女》更是這樣。賈樟柯告訴記者:“《江湖兒女》的故事開始于山西,結束于山西,我們也用了很多山西籍的演員,操著山西口音,我覺得這種感覺特別幸福。我覺得這是忠于我自己的表現(xiàn),總有一些地方,一些人和事,是我一直無法忘記或者離開的。只有忠于自己,所描寫的人物,才是影片最有價值的部分。前些天,還有山西的朋友給我發(fā)來一篇文章,這位作者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沒動筆寫東西了,但是看完《江湖兒女》以后,他又重新拿起筆,寫了這樣一篇文章。我看完了真的挺感動的,我記得有一句話,他說江湖再大,不過是趙濤手里那瓶水。我覺得一部電影能讓觀眾對于生活有所體晤,能在理解電影的同時聯(lián)想到自己的生命體驗,這就是這個電影的勝利?!?/p>
中秋佳節(jié)期間,賈樟柯趙濤還馬不停蹄地趕往廈門當?shù)赜俺牵c影迷交流互動。讓賈樟柯沒有想到,《江湖兒女》的票房遠遠超出他的預期。他坦言:“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長線的電影,沒想到在這個中秋節(jié),也就是上映的第四天,已經(jīng)有那么多觀眾走進了電影院。上映兩天半的時候,已經(jīng)有3500萬票房,打破了我上一部電影《山河故人》的紀錄,這對于我們整個宣發(fā)團隊來說,絕對是超出預期的驚喜。我覺得非常欣喜和驕傲,這說明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接受我這種電影類型,中國電影觀眾變得越來越成熟。包括我們一站站的路演,發(fā)現(xiàn)我們的觀眾非常年輕,他們對于電影的理解也讓我非常驚喜?!?/p>
這次寫劇本
第一次對男性有—種反思
《江湖兒女》講述了巧巧與斌哥跨越17年,歷經(jīng)相愛與背叛、分離又重逢的故事。近日,片方曝光了電影中非常虐心的經(jīng)典小旅館正片片段,趙濤和廖凡的精彩表現(xiàn)詮釋了巧巧和斌哥之間難舍的深情以及分離的無奈。片段中,當巧巧向斌哥問出“那你覺得什么是重要的?”這時的巧巧已經(jīng)明白,曾經(jīng)那個因為一句話,就帶著自己去吃燒麥的斌哥已不在了。如今的斌哥腦子里想的是金錢和權力,就好像斌哥在片段結尾說的話,“我要讓他們知道,甚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蔽迥昵霸?jīng)相愛的兩人,五年后雖有深情,去依舊抵不過現(xiàn)實的巨變,分離是兩人早已注定的結果。
據(jù)悉,這段戲份賈樟柯使用膠片拍攝,運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將正片中長達9分多鐘長鏡頭的小旅館戲份成功拍攝完成。為了拍攝好這段戲,賈樟柯要求去100多公里外的駐地把膠片拉過來,做足準備。賈樟柯坦言:“過去,我們的愛情大多數(shù)都是單純的,不算計的。如果一個人在戀愛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超過的智商,可能那個愛情的純度就有問題了。就像電影里的巧巧和斌哥,兩個人從前相愛是真心的,有情的。但是三峽分手之后,巧巧其實已經(jīng)對斌哥無情了,但為什么又收留他呢?是因為義。我們小時候受的教育是有情有義,人與人之間的情不一定會一直存在,但是義是一種惻隱之心,是對他人的—種體察。斌哥這個角色,本來是一個江湖豪情四射的人,但是逐漸在生活中迷失了,他其實跟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無非是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有錢有權。這次寫劇本,也是我第一次開始對男性有一種反思。巧巧這個角色,反而是從一個弱女子一點點發(fā)展成一個強悍的女性。”
最后說到影片中出現(xiàn)的UFO(不明飛行物)時,賈樟柯表示:“了解我電影的觀眾也一定知道,UFO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我的電影《三峽好人》里面,趙濤抬頭看到了一個UFO,那個時候的UFO對我來說是超現(xiàn)實主義的。但是這次,在《江湖兒女》里的UFO,我覺得它是一個現(xiàn)實。因為在巧巧和斌哥分手之后,她在火車上遇到了徐崢飾演的那樣一個人物,讓她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另—種可能性。但是她沒有開始一段嶄新的感情,她下火車之后是一個人,是最孤獨絕望的時刻。這一場戲是女主角唯一獨處的時候,我覺得應該讓她看到一個奇跡,所以讓她看到了UF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