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地鐵5號線開通試運營 2018 年 10 月 22 日,天津地鐵 5號線丹河北道站至中醫(yī)一附院站開通試運營。
天津地鐵 5 號線全長 35 km,共設車站 28 座,本次開通運營車站共 26座(丹河北道站至中醫(yī)一附院站)。
5 號線開通試運營后,雙向首班車采用多站不同時發(fā)車方式。丹河北道開往中醫(yī)一附院方向:丹河北道站始發(fā)時間為 6 ∶ 02,淮河道站、志成路站、幸福公園站始發(fā)時間為 6 ∶ 00;中醫(yī)一附院開往丹河北道方向:中醫(yī)一附院站始發(fā)時間為 6 ∶ 02,體育中心站、西南樓站、成林道站始發(fā)時間為 6 ∶ 00。
5 號線末班車 2 個終點站發(fā)車時間相差 5 min。丹河北道站末班車發(fā)車時間為 22 ∶ 41;中醫(yī)一附院站末班車發(fā)車時間為22 ∶ 46。工作日期間,高峰時段的行車間隔為 6 min 左右;節(jié)假日期間,全天行車間隔為 7~8 min。5 號線與 1 號、2 號、3 號、6 號、9 號線實行統(tǒng)一的票制票價。
(天津日報 2018-10-22)
● 烏魯木齊首條地鐵開通試運營 2018 年 10 月 25日,烏魯木齊地鐵 1 號線北段(八樓站至國際機場站)正式開通試運營。
烏魯木地鐵 1 號線于 2014 年 3月啟動建設,為烏魯木齊市開建的首條地鐵,建設周期5 年,總投資216.94 億元。全線長 27.6 km,呈南北走向,南起三屯碑站,北至國際機場站,依次穿越天山區(qū)、水磨溝區(qū)、沙依巴克區(qū)、高新區(qū)(新市區(qū))4 個中心城區(qū)。
1 號線北段南起八樓站,北至國際機場站,共 12 座車站,全長16.78 km,于今年 4 月 1 日實現(xiàn)全線空載試運行,7 月 14 日通過試運營專家組評審。至試運營開通時,北段累計安全試運行 48.8 萬 km,開行列車 29 521 列次,其間各項指標均達到試運營國家標準。北段試運營期間,上線 7 列客車,雙向始發(fā)時間為 8 ∶ 00,雙向末班車發(fā)車時間為22 ∶ 00,運行間隔 10 min。
(今日頭條 2018-10-25)
● 長春市軌道交通 8 號線(北湖線一期)開通試運營 2018 年10月30日,長春市軌道交通 8 號線(北湖線一期)正式開通試運營。
長春市軌道交通 8 號線是一條連接長春市中心城區(qū)與城市東北地區(qū)的輕軌制式線路,由北環(huán)城路站起始,沿北亞泰大街、龍湖大路、北遠達大街、地理路、中科大街敷設,終至廣通路站,全長 13.3 km。全線采用高架敷設方式,共設車站 12 座。
8 號線(北湖線一期)全線配備17 列 2 輛編組 C 型輕軌客車。運營初期,首車北環(huán)城路站與廣通站6 ∶ 00 雙向對發(fā),末車北環(huán)城路站與廣通站 21 ∶ 00 雙向對發(fā);單程運行 28 min;車隔 10 min。8 號線通車試運營將實行軌道交通線網票價,與軌道交通 1 號線實現(xiàn)站內無障礙換乘。
(中國吉林網 2018-10-30)
● 2018 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成功舉辦 2018 年 11月7日至 11月9 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了 2018 第十三屆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
本屆軌道展的展品涵蓋機車車輛及配套裝備、通信信號系統(tǒng)與IT 技術、車輛內飾系統(tǒng)、檢修及維保設備、牽引供電與驅動裝置、規(guī)劃設計與咨詢服務、基建配套設施等,共有來自中國、德國、法國、捷克、英國、瑞士、丹麥、奧地利、西班牙、意大利、美國等 16 個國家和地區(qū)的 200 多家企業(yè)參展。
展會上,由中科院自動化所孵化的中國首臺小型化軌道交通綜合智能檢測車——銀河水滴軌道交通智能檢測車“水滴智檢”亮相展區(qū),受到廣泛關注。該檢測車以 AI 為核心,基于中科院自動化所 20 年的技術積累,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集成鋼軌及鎖扣缺陷檢測、鋼軌內部缺陷檢測、車輛限界檢測、隧道環(huán)境異常檢測、接觸網缺陷檢測、軌距檢測 6 大功能模塊。
申通地鐵集團在本屆展會上以“智慧地鐵”為主題亮相,圍繞大數(shù)據(jù)、物聯(lián)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重點展示其在智慧地鐵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
展會上,中國中車多家一級核心子公司攜多種最新軌道交通產品集中亮相。包括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復興號高速動車組、市域車、氫能源有軌電車,中車長客股份的波士頓地鐵以及中車唐山公司的出口土耳其鉸接輕軌車等。
(中國軌道交通網 2018-11-08)
● 北京S1線磁浮列車解除限速 恢復設計速度運行 2018 年11月7日,北京 S1 線磁浮列車解除限速 80 km/h,開始以 100 km/h 的設計速度載客運行,石廠到金安橋之間的運營時間只需 16 min,較之前的 24 min 減少了 8 min。
S1 線是北京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10.236 km,呈“反 Z”狀,西起門頭溝區(qū),東至石景山區(qū),自西向東分設石廠、小園、栗園莊、上岸、橋戶營、四道橋、金安橋和蘋果園(暫緩開通)8 座車站,是京西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線。
2017 年12月30日,北京 S1 線正式開通試運營,中車唐山公司研制的 10 列中低速磁浮列車開始在石廠到金安橋之間的 7 站 6 區(qū)間載客試運營。S1 磁浮交通線自開通至今,共發(fā)送旅客 91.25 萬人次,安全運行39 萬 km,成為京西居民出行的便利公共交通工具。
(中國日報網 2018-11-07)
● 廣州地鐵首次試行智慧安檢 2018 年10月26日起,廣州地鐵分別就物品安檢和人體安檢試點使用智慧安檢。
該智慧安檢方案基于互聯(lián)網、脫機二維碼、生物識別、大數(shù)據(jù)分析等多種創(chuàng)新技術,通過乘客實名認證大數(shù)據(jù)、公交生態(tài)大數(shù)據(jù)、地鐵乘客大數(shù)據(jù)分析等手段對乘客進行精準分類。采用刷臉安檢為主、刷碼通行為輔的形式,對具有良好出行信用的上班族、??吞峁┲腔郯矙z服務,對乘客進行分類安檢、人物同檢,也是在確保地鐵運營安全的情況下提供的一種精細化服務。
目前,智慧安檢方案在廣州地鐵珠江新城站(B1口)、嘉禾望崗站(B口)、萬勝圍站(A口)3 個站點落地試用,通過人臉識別功能實現(xiàn)乘客通行實名認證。
使用智慧安檢,乘客需打開最新版廣州地鐵官方 APP,點擊“功能—智慧安檢”后選擇開通“珠江新城站(B1口)、嘉禾望崗站(B口)、萬勝圍站(A口)”并進行實名認證、人臉采集等操作,開通“智慧安檢”功能走“快速通道”。
該智慧安檢方案是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實名與分類安檢首例應用案例,填補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實名制與分類安檢的空白。
(廣州日報網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