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音
如何在舞臺上表演一樁謀殺案?如何在舞臺上表現(xiàn)司法腐敗?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用了最性感的方式:身材火辣的演員或穿著小短裙或穿著透視裝或穿著漁網襪,唱著爵士樂,跳著大腿舞。舞臺極簡,一片黑色。
監(jiān)獄里,六個風情萬種、穿著清涼的女人用輕快的歌舞介紹自己如何成為一個謀殺犯。女主角洛克茜的扮演者卡門·比勒陀利烏斯說,《芝加哥》“用最性感,也最世故的想象一瞥深不可測的人性”。
《芝加哥》講述了女主角洛克茜和維爾瑪兩位歌廳女舞者,分別因情人和丈夫的背叛而殺人入獄,在巧舌如簧的律師比利的辯護下成功逃脫死刑,變身大眾明星的故事,諷刺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紙醉金迷,娛樂至死的社會狀況。
《芝加哥》改編自上世紀20年代芝加哥的兩起真實案件。身為嫌疑犯的歌女蓋特納和家庭主婦安南分別涉嫌謀殺她們的丈夫和情人,不過,在律師高超的辯護下,她們都被宣判無罪。彼時,身為《芝加哥論壇報》記者的瑪琳·達拉斯·沃特金斯探查案件始末,用尖銳而風趣的報道,刻畫了兩起案件滑稽、諷刺和轟動的一面,并對當時的媒體反應和司法程序冷嘲熱諷。她稱蓋特納為“監(jiān)獄美人”,并以“最時髦的女殺手”形容安南?!皼]人愿意送一個可愛甜心去死,尤其當這件事由一群人(陪審團)來決定的時候——世人都知道。”
沃特金斯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劇本創(chuàng)作專業(yè),這兩起“美人無罪”的案件激發(fā)了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她以此為藍本編創(chuàng)了話劇《芝加哥》的初稿。此后,《芝加哥》曾被搬上話劇舞臺,并兩度被改編為電影,一直到1975年被搬上音樂劇舞臺,以爵士歌舞的形式進行演繹。
不過,由于題材過于大膽,當時對于該劇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直到1996年再次復排,《芝加哥》才一舉斬獲托尼獎最佳復排音樂劇在內的6項大獎,并在1998年獲得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唱片獎。
在劇中,司法審判就是一場綜藝秀,謀殺、敲詐、偷情、背叛這些主題作為綜藝秀中的一個個節(jié)目輪番登場。與其他音樂劇不同的是,《芝加哥》的樂池處于舞臺中央,營造出20世紀初芝加哥夜總會的氣氛。樂隊成員在演奏之外還充當“陪審員”的角色。樂隊指揮作為劇情引入人不時充當旁白的角色,下半場開場時,他還躺在指揮臺上跳艷舞。
《芝加哥》有一個著名的片段就是《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我們都去拿了槍)》。律師為殺了情人的洛克茜編造了一套能喚起大眾同情的身世,像操縱木偶一樣操縱著洛克茜,也操縱著輿論。這段演唱也是雙簧,合唱與獨唱默契配合,不僅在音樂的表現(xiàn)力上充滿層次,也達到了巨大的諷刺效果。
今年,《芝加哥》在中國多個城市巡演,其中11月1日至18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此后還要去廣州、杭州等地演出。一篇名為《戲如人生的歌舞隱喻》的評論寫道:“在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中,比腐敗的司法系統(tǒng)和易于操縱的媒介輿論更可怕的是看客將暴力事件作為娛樂頭條追捧時表現(xiàn)出的理所當然。而最絕妙的是,演出進入尾聲,臺上的角色向觀眾調笑‘感謝你們相信我們的無辜,坐在劇場為她們鼓掌喝彩的我們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也成為了這場罪惡大戲當中看客的一員?!?/p>
至今,新版《芝加哥》已連演22年,是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復排版音樂劇。飾演律師比利的演員喬納森·洛斯莫夫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社交媒體為王的時代。而收音機和報紙在20世紀30年代也是盛寵優(yōu)渥。一切沒有發(fā)生實質性的改變,人們還是著迷于一夜爆紅和聲名狼藉的故事,國際上這樣的主題也是一直在上演?!吨ゼ痈纭分v述了這樣的故事,時而輕松愉快,時而憤世嫉俗,二者完美均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