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黃土高坡》《走西口》《天上下雨地上流》等經典歌曲曾名噪一時,歌手胡月因此成為華語流行樂壇“西北風”的領軍人物。日前,接受記者采訪的胡月,在談及改革開四十年時說:“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我一直在唱歌,一直在演出?,F在我是煤礦文工團的演員,唱歌是我最喜愛的事,我會一直唱下去的?!?/p>
“走穴”可謂是上世紀80年代內地文藝市場的一道獨特的時代風景,胡月可謂是那一時期的突出代表。
胡月的歌唱生涯是從五歲開始的,首次演出是被父親拎上臺的。胡月的父母年輕時都是抗美援朝的文藝兵,后來從部隊文工團轉業(yè)到航天部工作。航天部每年都要組織全國職工文藝調演。受父母熏陶,胡月自小便喜歡文藝,5歲那年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登臺表演是跟父母一起演唱樣板戲?!把莩瞿翘?,媽媽提前給我化好了妝,報幕員報了幕,我卻不敢上臺,于是我爸就一把把我拎上了臺。那天贏得滿堂喝彩,掌聲不斷,不得不返場。相聲演員常寶華、常貴田作為嘉賓也參加了這臺節(jié)目,看了我的演出說:這小姑娘真行,將來一定能成氣候!后來我當了歌手,常寶華老師每次見到我都說:我就知道你能成才,你五歲演出的時候我就覺得你是個苗子,果不其然嘛!”
從5歲登臺開始,胡月就一直參加航天部的各類文藝演出,甚至高中三年級時,同學們都積極備戰(zhàn)高考,她還是被“借調”參加航天部的文藝演出,為此高考失利。胡月說:“從小我就喜歡唱歌,十三歲那年考上了空政歌舞團,因為年齡太小沒能如愿當上歌唱演員。當歌手一直是我的夢想,后來鄧麗君的歌非常流行的,我就跟著錄音機模仿著唱。由于演出多,耽誤了學業(yè),高考落榜了,但我并沒怎么難過。高中畢業(yè),就進了航天部工作,并開始走穴演出。后來為了專心唱歌,索性把航天部的鐵飯碗工作給辭了,當時很多人都替我可惜。”
當年,憑借出眾的演唱實力,胡月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紅歌星。談及“走穴”生涯,胡月回憶說:“那時演出特別多,一天到晚各地跑,有時候一天要演好幾場。那時的麥克風都是有線的,一次在臺上唱得很投入,線都拽掉了,情急之下就一把把線插回去接著唱。有一次我還在舞臺上笑場了。那場我已經唱到第6首了,一個樂手彈錯了音,我回頭看他,偏趕上那天他牙上火發(fā)炎,臉都腫了,樣子特可樂,結果我就忍不住笑場了?,F在想想真不應該?!?/p>
提及胡月,就不能不說《黃土高坡》,也不能不提上世紀80年代內地流行歌壇興起的原創(chuàng)風格的“西北風”?!饵S土高坡》不但是胡月的代表作,也是一個時代的標志性歌曲,但大家也許有所不知,《黃土高坡》是胡月在錄音棚偶然撞見的。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伴隨著改革開放快速進程,內地流行音樂也進入了迅猛發(fā)展時期。當年,已經是紅歌星的胡月經常出入各處的錄音棚錄唱歌曲專輯。1985年出版第一張個人獨唱專輯《尋覓》后,胡月相繼出版發(fā)行《為誰多情》《紫色水晶》等獨唱專輯,“我讀譜快,進棚錄音時間就快,那時一盤磁帶的制作周期也很短,那些年錄制了特別多的磁帶,自己都不記得錄過多少盤。最高紀錄是三天錄了三盤磁帶,就是30首歌。記得那是在廣州,三天沒出錄音棚,錄完唱的部分,就利用樂手錄伴奏的間隙在棚里找個角落歇一會。要是正趕上這會天氣好,就跟攝影師趕緊跑到錄音棚外邊,隨便找個景,把磁帶的封套拍了,那時磁帶制作就這樣,很不講究。歌曲也多是翻唱歐美或港臺的,原創(chuàng)歌曲很少。有一天,我去錄音棚給一個晚會錄歌,正好蘇越給他愛人安雯在棚里錄音。錄的是一首新歌叫作《黃土高坡》,當時是安雯來唱的。我一聽就特別喜歡,聊天中得知他們夫婦錄完這個節(jié)目后馬上就要東渡日本留學,我當即跟蘇越表示希望我來把這首歌曲傳唱開來。于是蘇越安雯就把歌譜和伴奏都給了我,由我來演唱,并錄了帶子,后來還多次用這首歌參賽獲獎,一切都順其自然。1988年初有一臺在首體舉辦的大型晚會,我演唱了《黃土高坡》和《走西口》,當時晚會上還有崔健演唱的《一無所有》,還有孫國慶,田震等歌手,是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臺充滿本土文化色彩的流行歌曲演唱會,就是這臺演唱會的大獲成功,媒體有了‘西北風’的說法?!?/p>
在胡月的歌壇生涯中,她曾先后榮獲“中國金唱片獎”、“全國影視十佳歌手特別獎”、“全國人才之春大賽金獎”、“中國流行歌壇十年成就獎”等諸多榮譽。
1988年,日本一家很大的唱片公司突然找到胡月,洽談簽約事宜,而且一簽就是15年。當時,對于國內的流行歌手來說,被國外明星制包裝宣傳、打入國際歌壇還是一個神話,許多的朋友都為胡月有這樣的機遇高興。但胡月卻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機會。
胡月說:“當時,正值‘西北風’時期,我的《走西口》《黃土高坡》等歌曲很紅,被一個日本音樂專家小組選中,用他們的話說是發(fā)現了一位最具實力且最有潛力的歌手,經過他們的再包裝設計后,一定能成為‘中國出生,日本成長的世界級的亞洲歌后’。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飛赴日本東京,一到那就嘗到了被包裝的甜頭,前呼后擁的。但他們說要跟我簽15年合約,要系統培養(yǎng)包裝我,我一看厚厚的一疊合同就決定推掉了,因為離家也太遠了,我這人從小沒有離開父母一步,非常戀家?,F在回頭看這件事,我一點都不覺得后悔。”
舞臺上英姿颯爽激情四溢,高唱《黃土高坡》。生活里的胡月,隨緣不張揚。眾所周知,胡月是實力唱將型歌手。鮮為人知的是,她還是一位寫詞譜曲的創(chuàng)作者,曾陸續(xù)推出自己作詞、作曲、演唱的《竹笛吉他》《月圓的時候》等歌曲,還先后為52集大型電視專題片《中國人》、電視連續(xù)劇《小城故事》《昨夜長風》《明天的希望》等創(chuàng)作并演唱過主題歌《善良的心為你守候》《小城風雨情》《昨夜長風》《共同的心愿》。
胡月的創(chuàng)作生涯始于1992年,《月圓的時候》是她寫的第一首歌。創(chuàng)作需要靈感和動力,胡月說:“這首歌是那年中秋前夕寫的。那時新婚不久,他出外拍戲,于是睹月思人,詩興大發(fā),就寫了這首歌?!对聢A的時候》錄制完成后,正好接到央視中秋特別節(jié)目的邀請,我就把這首歌和其他幾首歌曲一起給著名導演劉真挑選,沒想到他一下子就選中了我寫的這首歌,這給我極大的鼓勵。”
在胡月的記憶里,為30集連續(xù)劇《小城故事》創(chuàng)作主題歌的經歷最為有趣。當初,電視劇后期制作的時候,胡月只是應邀演唱主題歌,“歌曲進棚錄制,導演聽了之后,覺得那首歌曲寫的實在是不滿意,于是就問我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寫一首。我很快寫出《小城風雨情》的詞,并譜寫了兩個旋律讓劇組挑選。導演一聽就激動地說兩個都要了,一首作為主題歌,另一首用作插曲。著名音樂人陳小奇、蘭齋也是促成我創(chuàng)作歌曲的重要人物,1994年在他們的‘逼迫’下,《竹笛吉他》《小城風雨情》《月圓的時候》等全部由我創(chuàng)作的《胡月個人作品演唱合集》出版,并在1995年為我捧回音樂界唱片業(yè)的最高獎‘中國金唱片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