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呈
到達閩南崇武鎮(zhèn),天氣很熱。酒店房間一面落地窗,耀眼的陽光直照進來,一屋子白晃晃。落地窗外是一片灘涂,很多看起來破破舊舊的船只停在上面。
我們出門去看大海。路上經(jīng)過了“原造船廠超市”、“惠船飯店”,還在路邊看到一個“暫扣涉案船泊惠安??奎c”,各種富于地域特色的名字都在提醒我們,大海就在身邊。
我們也看到一個面包店,上面寫著“來自中國面包之鄉(xiāng)資溪”,說實話,我第一次聽到面包之鄉(xiāng)這種說法,而且當(dāng)?shù)氐呐笥颜f,他壓根沒有聽說過資溪這個地名。這就有點像周星馳電影里那個隱藏在城中村的名叫“國際大酒店”的招待所,又像父母給自己歪瓜裂棗的孩子取名“天仙”,確實好像也沒人管得了。
路經(jīng)菜市場。進去巡視一圈。崇武的菜市場很有特色。因為賣菜的多有頭戴披巾的惠安女??上挛鐣r光,市場里面人煙稀少,海鮮尚未上岸,倒似乎是為看人而來。
惠安女的服裝有令人費解之處。頭巾為了防曬這點很顯然,但是上衣“節(jié)約布”露出肚臍的原因是什么呢?當(dāng)?shù)厝苏f是因為干活方便。蹲下不會垂地,彎腰的時候不會擋到視線。但是頭巾很長,垂到下巴下面有點像小嬰兒的圍嘴,那其實也是擋到了視線。褲子特別寬,據(jù)說為了方便干農(nóng)活時扎起來,但是直接做短一點不就好了嗎?
傳統(tǒng)服飾經(jīng)過改良,上衣里面往往還有一件T恤,只是這樣一來,露出肚臍的上衣變得更像馬甲了。花頭巾之外,往往又戴一頂現(xiàn)代鴨舌帽,擋陽效果固然好,但整個人就更加五光十色。沒戴帽子的頭上,往往能看到傳統(tǒng)發(fā)型保存得很好。發(fā)型很難描述,大概就是有一把綠梳子,在頭發(fā)間還插著一種細小的果子和花,老太太也是如此,很有趣。
此地明顯女多于男,不知道是否因為過去歲月男人長期出海,即使不出海的今天,也習(xí)慣了宅家而非干活,陸地上的活計全由女人包攬。不但在市場,一路上經(jīng)過不少工地,都有很多惠安女在干著男人做的力氣活。比如搬磚砌磚。來崇武路上經(jīng)過的大片花生地,彎腰鋤地的似乎都是女性。
當(dāng)?shù)嘏笥迅嬖V我們,惠安女性自古以來生活很苦,男人長期出海,家里的活計全由女性負責(zé),女性自殺率很高,有個出名的案件是十幾名女人相約自殺。
她們常做的事里面,力氣活占了不少比例,比如我在海邊茶館宣傳畫里畫的,釘柴工(做船),弓耕,挖井,頂千斤,石錘臼,扒蛤仔,其中有一幅宣傳畫,正是我看過多次的正在做泥水工的惠安女,上面寫著,“做小工的惠安女把石頭扛上二三層樓高”。
海域線很廣,黃昏的時候,漁民把收獲的海鮮送上了岸。碼頭變成臨時市場,賣海鮮的依然是盤著頭發(fā)的中年惠安女,她們像所有地方的小攤販一樣,一邊用當(dāng)?shù)卦捵鲑I賣。一邊閑聊吃零食,只是這個菜市場在海邊,大海就在她們身后,所以這個場景,顯得比別的菜市場奇幻。
我見過很多大海,但以前見過的大海,都沒有崇武的大海這般充滿人類活動的痕跡。以前見過的大海是一個旅游場景,而崇武的大海是個生活場景。
朋友說,她曾經(jīng)在很多年前去過婺源,當(dāng)?shù)乇藭r還很落后,她看到一個頭發(fā)很長的當(dāng)?shù)嘏釉诤舆呌靡环N粉末狀的皂角在洗長發(fā)。那個場景很美,但她知道那個女孩肯定很希望能用一瓶來自城市的洗發(fā)水,只是作為游客的我們,覺得用洗發(fā)水遠不如用粉末皂角好看。她還看到了傳統(tǒng)的美人靠。那些美人靠不是作為旅游道具出現(xiàn)的,而是在當(dāng)?shù)厝似匠5纳顖鼍埃簿褪钦f,那里的美人靠上是真正有美人的。
崇武也是這樣一個地方。這里的海不是作為單純被游客觀賞的景區(qū),而是惠安女賴以生存(但也可能毀滅她們)的地方;惠安女的傳統(tǒng)形象,不是作為一個文化符號,被路過的游客們獵奇,而是在生活里揉搓成更復(fù)雜和混濁的形象,更符合她們的命運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