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娥
在進行新高考改革之后,語文教學的位置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提升。教師需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面向全體的學生來進行相應的教學,注重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做到考試與學習能力的雙向提升。
一、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加強生活積淀
對于高中語文的教學,閱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可以說,生活才是最好的營養(yǎng),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對學生進行較為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來進行細細體悟。例如以下閱讀材料:《無題》,風吹黃葉落,騎行微閉眼。霾散暖陽射,身上依無感。這是一首五言絕句,其中描述了初秋的天氣,秋高氣爽,黃葉滿地,騎在馬上,眼睛微閉,微風吹佛,十分愜意。陽光照射在身上,驅(qū)散了身上的陰霾,但是心里毫無感覺,陰霾依舊。將這首詩展示給學生,學生可以進行快速閱讀,并理解其中的含義。關于初秋的場景,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現(xiàn)實生活中初秋的場景,自己漫步在林蔭小道或者是騎自行車在幽靜的路上,陽光透過樹上的黃葉落下來,微微閉上雙眼,這是一種自在的情境。其中所描繪的初秋情景較為常見,也就是說比較貼近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實際,來進行細細體悟。這樣才能夠在答題的過程中切中要點,得到高分。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邏輯訓練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邏輯訓練,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具備一個清晰的邏輯思維,才能夠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切中要點,找到答題的關鍵。例如:在以上《無題》一詩中,“騎行微閉眼”其中的“微閉眼”是一個較為自然的一個因素,那么對其進行提問,導致“微閉眼”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那么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回答“暖和”。從生活中可以知道,在陽光特別強的時候,我們一般都覺得刺眼,很自然地半閉上眼睛。一些學生雖然具備最基本的生活經(jīng)驗,但是不注重自身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和提升,很容易出現(xiàn)答題錯誤。所以,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學生看到這一問題,再加上詩詞中所描繪的情境,很多學生可能不會多想,直接就會說因為陽光,才微微閉上雙眼。但是從本詩來看,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成為單獨的整體。在詩的結(jié)構(gòu)中,“騎行微閉眼”是詩的第二句,那么“微閉眼”的原因應當在于該句之前的“風吹黃葉落”這一句中,也就是說,因為“風大”,所以黃葉紛紛落下,這樣就導致了作者只能在騎行的過程中,微微閉上自己的眼睛,這就是閱讀之中的邏輯推理。邏輯推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需要根據(jù)題目的目的,來對上下文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最為正確的答案。
三、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注重方法指引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之一,在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需要使用較為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對其進行較為有效的引導。那么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語文閱讀的方法進行一個較為科學的掌握,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而言,有以下兩種閱讀方法:1.粗讀法。主要就是同歸迅速的閱讀,掌握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知道文章基本的意思,做到一目十行。在這其中,需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nèi)進行有效的閱讀,并理解其中的中心含義。這種閱讀方法在當前信息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尤為重要,對于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而言同樣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考試中,對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有些極高的要求,而且閱讀量非常大,需要學生能夠迅速讀懂文章,了解提干,解答出最為正確的答案。由此可見,粗度法在考試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精讀法。也就是要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認真的閱讀,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更加準確的掌握,結(jié)合題目抓住其中的細節(jié),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只有將文章之中的字字句句進行反復閱讀,才能夠準確領悟文章的中心含義,做到答題準確。例如在前面的《無題》中,關于“騎行微閉眼”的原因,就需要通過精讀法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最為準確的答案。
新高考改革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字詞使用、語法結(jié)構(gòu)等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還要注意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注重自身的智力發(fā)展,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并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結(jié)合學生實際的生活,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遼寧撫順市新賓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