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阿古拉
(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100)
沙棘為一種多棘、固氮的胡頹子科植物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成熟果實[1]。沙棘膏為沙棘成熟果實經(jīng)水提取濃縮的深棕褐色固體或流浸膏狀,微具光澤,固體物堅硬而脆,斷面不整齊。用水浸潤后以手試之,可將手染成黃色,氣微香,味極酸。具果實同樣功能止咳祛痰,抑巴達干包如,助消化。用于咳嗽,痰多,氣喘,肺癆,瘀血經(jīng)閉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第一部有沙棘的記載。沙棘膏的制法有簡單的描述,無質(zhì)量標準相關內(nèi)容。現(xiàn)對沙棘膏化學成分、含量測定以及指紋圖譜等內(nèi)容進行歸納,可以為沙棘膏的質(zhì)量標準建立科學合理的參考依據(jù)。
沙棘果含有黃酮苷類化合物:異鼠李素(Iso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蕓香苷(Rutin)和槲皮素(Quercetin)、熊果酸、維生素類、有機酸、胡蘿卜素等。沙棘果油含β-谷甾醇、環(huán)羊毛甾二醇、豆甾二烯酮、麥角甾烯醇、麥角甾烯二醇、麥角甾烯四醇、菜油甾醇[2]。
黃酮類是沙棘主要成分,可作為治療量控制標準成分,見表1。
表1 沙棘膏中黃酮類測定的色譜條件
建立不同產(chǎn)地的沙棘HPLC指紋圖譜,對7個峰作為分析指紋圖譜的共有峰,結(jié)合槲皮素、山奈酚、異鼠李素對照品峰進行分析,相似度均在0.9以上,不同產(chǎn)地沙棘成分具有一致性[5]。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沙棘膏采用超聲處理濾過,置具塞錐形瓶中,加鹽酸,通過水浴加熱進行水解,立即冷卻,濾過,取續(xù)濾液需蒸干,所得殘渣加水溶解,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后殘渣需加甲醇使溶解。對照品的選?。阂蚤纹に?、異鼠李素為對照品并取沙棘對照藥材。選取含3%醋酸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進行點樣,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為展開劑,三氯化鋁試液為顯色劑,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8]。
沙棘及沙棘膏不僅用于成方制劑中也可單獨使用,但在大批量的使用范圍中,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含量差異較大,可能與沙棘品種沙棘膏制備工藝不同有關。沙棘膏為蒙醫(yī)常用藥材,用于二十五味肺病散、二十六味通經(jīng)散、十一味寒水石散、十七味寒水石丸 、石榴普安散 、紅花如意丸、藏降脂膠囊、蟲草清肺膠囊等處方中。建立沙棘膏質(zhì)量控制標準對蒙醫(yī)藥臨床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