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明清貴州“土人”問題考釋

        2018-11-19 06:39:37張洪濱
        廣西民族研究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仁懷貴州群體

        張洪濱

        “土人”一詞并非明清時期才有,亦非只有貴州獨有,只是因明清貴州史籍中記錄了大量的“土人”信息才引起諸多學者的注意。關(guān)于貴州“土人”的研究,以李漢林、楊然、李良品等人的研究為代表。李漢林認為,清代部分方志及各版本《百苗圖》中所記載的“土人”是今天土家族的祖先,他們在歷史上的活動空間一度到達今黔東南、黔南及黔中地區(qū),至清中后期又逐漸退卻到今黔東北一帶。[1]李德龍亦認為《黔南苗蠻圖說》中的“土人”應為土家族,并認可李漢林之說。[2]89李良品則大膽地指出:“明代及清前期貴州方志中的‘土人’,主要指黔東及黔東北的土家族先民;清代中后期及民國貴州方志中所說的‘土人’,主要是指散居在黔中地區(qū)的土家族先民,但所載內(nèi)容也包涵了黔東北土家族先民的基本狀況?!保?]可見,李漢林與李良品二人對于明清時期土家族先民的活動空間持有不同的觀點,前者認為是活動空間的退卻,而后者認為是擴散。此外,楊然對于貴州“土人”分布范圍的研究更為廣泛,他認為史料中記載的黔西北地區(qū)的“土人”和今天穿青人有著極深的淵源關(guān)系。[4]18關(guān)于“土人”的身份和概念,楊然認為“土人”并非屬于同一個族體,而是一種泛稱,所謂“土人”應該是“漢化的土司治下的比土司本身漢化程度低,卻又比其他少數(shù)民族漢化程度高的土著,也即是史志當中所謂的‘熟苗’”。總之,諸家所言各有其理論依據(jù),但又各持不同見解。筆者以為,上述方家對于土人身份、族源、分布區(qū)域等方面的論證存在諸多疏漏,對于“土人”概念的由來及明清時期土人群體的發(fā)展變遷過程認識不夠,有待進一步探討。

        筆者認為“土人”有泛稱和專稱兩種概念。就全省而言,土人散居各處,并非同一族類,因而是泛稱;而就某一地區(qū)而言,土人在當?shù)厥怯歇毺孛褡逄卣鞯娜后w,是專稱。按貴州明清方志所載,“土人”群體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明代早期方志中所載的思州、思南、銅仁各府之“土人”及“土人”群體中的“思播流裔”;二是明初以前遷徙或流竄到黔中及黔西北地區(qū)的部分外省漢民,他們與當?shù)赝林送ɑ?,居土日久,成為“舊民”,形成有別于“屯堡人”和“苗蠻”之外的特殊群體;三是指羅羅,即今彝族人的先民,嘉慶《仁懷縣草志》載“土人,在大定者曰猓玀,本曰盧鹿……仁懷有之”[5]17??梢姡F州的“土人”在不同的區(qū)域有著不同的族屬與含義。

        一、黔東“土人”的由來及民族屬性

        明清貴州史志多記載有“貴州土人,所在多有之”的現(xiàn)象,并重點突出黔中與黔東南黎平曹滴司“土人”的生活現(xiàn)狀。關(guān)于這類“土人”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探討和爭論。李漢林認為,“土人”一名出自土家族自稱“畢茲卡”的意譯,[1]130貴州明清史志中出現(xiàn)的“土人”一詞是指今土家族人的先民。筆者并不完全贊同此觀點。明代早期成書的貴州省方志的體例是以各區(qū)域為章節(jié)來排列的,這便于展現(xiàn)出各府、州、衛(wèi)所之間的社會差異。其中“土人”一詞多出現(xiàn)于黔東思州、思南、銅仁、鎮(zhèn)遠、黎平等府的章節(jié)中。相較而言,現(xiàn)土家族群體的分布區(qū)域主要集中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區(qū),而明代方志中所記載的“土人”生活區(qū)實際上已遠遠超出今日貴州省土家族的活動空間。李漢林認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明清以來土家族先民的不斷遷徙和被同化。這一解釋顯然過于牽強。李漢林還提到,明清史志中多次記載黔中地區(qū)存有大量“土人”,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兩次民族識別考察中卻未發(fā)現(xiàn)當?shù)赜姓嬲饬x上的土家族,李氏言論難以自圓其說。以筆者看來,李漢林嚴重低估了“土人”族屬來源的復雜性,將明清史志中出現(xiàn)的“土人”全都看作是土家族先民,這顯然是不客觀的。

        關(guān)于黔東土人的民族屬性,有必要做深入探討。貴州“土人”一詞較早出現(xiàn)于弘治《貴州圖經(jīng)新志》 (以下稱《新志》)一書。該志雖成書于明中期,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弘治以前舊志版本的內(nèi)容,力求“舊志所載尚循其常,今據(jù)實書之,不敢以厚誣也,其夷俗有未變者則仍其舊”[6]3。因而此志關(guān)于“土人”的記載,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志》中關(guān)于民族風俗的記載較為簡略、籠統(tǒng),尤其是沒有講清楚“土人”的民族屬性和分布特點,因而很難對“土人”的族屬來源作出判斷?!缎轮尽肪砦濉舵?zhèn)遠府》篇載:“境內(nèi)夷民種類不一,其居山野者曰洞人,曰楊黃,曰仡獠,曰犵頭,曰沐獠,曰生苗,曰熟苗。”[6]59可見,《新志》并沒有將“土人”歸為“夷民”一類。通過該志零散的史料信息,筆者總結(jié)出“土人”明顯是一類漢化程度較高的群體,他們通漢語,稍知禮儀,多居住在河邊村寨,有自己的風俗和禁忌,不但能入穴采砂,還懂得挖井取水。從某種意義上講,“土人”的生產(chǎn)、生活水平已遠超本地普通“夷民”。筆者認為,《新志》中之所以沒有記載“土人”的族屬情況,很可能是當時的地方官員并不十分了解他們的來源,因而只能根據(jù)舊志所載的相關(guān)信息進行抄錄。這也是符合《新志》編纂的謹慎原則和求實態(tài)度的。

        相比于《新志》,嘉靖《貴州通志》對于黔東“土人”民族成分和生活習俗的記載就更為具體了。該志卷三《風俗》篇記載了許多關(guān)于黔東地區(qū)諸長官司治下“土人”的信息。如:

        ①鎮(zhèn)遠府邛水司:土人性丑陋,好斗戰(zhàn),出入不離刀弩。衣服婚喪略同金容、金達之俗。每三年殺牛一祭先祖,鄰境寨峒男女會飲。

        ②銅仁府銅仁司:土人亦楊黃之屬,服飾近漢人,語言莫曉,務農(nóng)為本,出則以牛載行李,有疾病則殺牛羊犬豕以禳之?;橐稣撠毟唬耘樨敹Y。祭祀用魚為牲,葬置棺,俗重山鬼。每年有把忌,飲食、衣服、喜怒哀樂亦多避忌,號為青草鬼,稍有犯者多不利于人。

        ③銅仁府省溪司:土人離治,遠居幽谷深箐之間,常畏虎狼。晝耕則持刀弩往,暮則合聚同歸。有疾病徙宅避之,疾愈方回。送死殺牛祭鬼,束薪而葬。

        ④銅仁府烏羅司:土人亦楊黃之屬,言語服飾與省溪、平頭二司相似。

        ⑤黎平府曹滴洞司:土人,出則男負竹籠,婦攜壺漿同行。葬以雞卵土地,擲卵不破者,曰吉地葬之。

        根據(jù)引文所述,嘉靖時期的“土人”有許多屬“楊黃”族類,他們在飲食、服飾、生產(chǎn)、喪葬等方面沐染華風,社會發(fā)展水平顯然要高于普通的“生苗”。“楊黃”在鎮(zhèn)遠府施秉縣為“思播流裔”[7]269,而清代《黔書》亦記載:“土人,在黎平府曹滴司者,多思、播流裔?!保?]48這就提醒我們,嘉靖《貴州通志》中所記載的“土人”多屬“楊黃”,而鎮(zhèn)遠、黎平等地的“土人”實質(zhì)上也是“楊黃”之后裔。而在更早的成化年間,張瓚在經(jīng)過貴陽東北方向的白泥長官司地時,就發(fā)現(xiàn)當?shù)厣钣写罅康摹皸铧S土人”。他在自己的筆記中指出:“土人,號楊獚,多住山趾,近驛皆偏橋、興隆、黃平三衛(wèi)所屯田,頗為富庶?!保?]138這說明“土人”在明中期以前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在播州、鎮(zhèn)遠交界地區(qū)。那么白泥地區(qū)的“土人”是否也屬于“思播流裔”呢?筆者認為這是有可能的,而且他們很可能是由貴陽周邊的黔中一帶經(jīng)湘黔驛道遷徙而來。

        許多學者因為沒有搞清楚“思播流裔”與“楊黃”之間的關(guān)系造成了對史料的誤解。如李良品直接借用王景才的觀點,稱“思播流裔”表示“土人”為宋、元以來思、播二土司治下的土民。[3]160筆者認為,所謂“思播流裔”是指“楊黃”群體的某些部族分支,他們的先民是在元代以前由其他地區(qū)遷徙而來。元代思、播二宣撫司地范圍極廣,包括了今黔東北、黔東南、黔中等大部分地區(qū),大體上與明代史籍中所載“土人”的分布空間相吻合。有意思的是,筆者在《招捕總錄》 《元史》及《新元史》等史書中搜集到了關(guān)于“楊黃”的更早記載。元大德五年(1301年),雍真葛蠻土官宋隆濟叛,“丙戊,宋隆濟率貓、狫、紫江諸蠻四千人攻楊黃寨,殺掠甚眾”[10]435。土官宋隆濟因不堪忍受元政府的剝削而被迫起義,他之所以要攻掠“楊黃”村寨很可能是因為當?shù)亍皸铧S”族眾順從了元朝的統(tǒng)治。在這種情況下,“楊黃”勢力逐漸成為黔中諸土司排斥的對象。泰定元年(1324年)春正月,“戊申,八番生蠻韋光正等及楊黃五種人氏,以其戶二萬七千來附,請歲輸布二千五百匹,置長官司以撫之”[10]643。顯然,黔中地區(qū)的楊黃群體不但數(shù)量龐大,①尤中認為:“宋隆濟軍事活動的區(qū)域在今貴陽東部、北部的開陽、修文、息烽、貴定一帶。在這一帶地方,多處有楊黃寨,即有佯僙村寨雜于仲家、仡佬、苗族之中。”詳見尤中《中國西南的古代民族》(續(xù)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1頁。而且已具備較高的社會生產(chǎn)水平。元后期,隨著王朝邊疆統(tǒng)治力量的衰弱,“楊黃”勢力在黔中地區(qū)失去了靠山而背井離鄉(xiāng)或許正是部分“楊黃”的無奈之舉。再從明代史籍中黔東地區(qū)出現(xiàn)的大量“楊黃”來看,他們或許有部分支系是來源于本地土著,但應該也夾雜了許多從黔中地區(qū)遷徙過去的“楊黃”,即所謂的“思播流裔”。相比于土著“楊黃”,屬于“思播流裔”類的“楊黃”顯然漢化程度更高。在嘉靖時期的鎮(zhèn)遠府施秉縣,“楊黃,思、播流裔,其俗遇元宵、端午二節(jié)臨近,寨洞男女期會,架秋千為樂,流風尚在”。另一方面,從明清史籍中出現(xiàn)的“土人”或“楊黃”來看,他們大多集中分布在貴陽至銅仁一線,這種有規(guī)律的民族分布現(xiàn)象應該不只是一種簡單的地理空間上的巧合。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搞清了明清史料中黔東“土人”的民族屬性,亦基本考證出“楊黃”由黔中地區(qū)向東部地區(qū)遷徙的史實。這個結(jié)論基本否定了許多學者提出的“土人”作為土家族先民由黔東北地區(qū)向黔中一帶遷徙的觀點。實際上,由于這部分“楊黃土人”本身就是漢化程度較高且有著一定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的群體,明清時期他們不斷地與當?shù)氐能娛乱泼窦瘓F進行接觸、交融,最后大多歸于同化。清初貴州巡撫田雯言:“土人所在多有之。在廣順、新貴、新添者,與軍民通婚姻,歲時禮節(jié)皆同?!敝燎迥?,曾在貴州任職達30年之久的桂馥更明確地指出,黔中地區(qū)的“土人”當時已經(jīng)變成了漢人。[2]192不可否認的是,另有部分流寓異地的“土人”與其他土著民族交往更深,他們逐漸改變了自己的風俗習慣,最后被同化為其他民族。

        二、貴州中西部地區(qū)“土人”與“里民子”的關(guān)系辨析

        貴州中西部地區(qū)的“土人”在史志中出現(xiàn)的時間較晚,且常常與“里民子”“穿青人”等聯(lián)系在一起。關(guān)于這些民族群體的記載,不僅表現(xiàn)出更多的漢文化特征,而且其由來也多與漢移民有關(guān)。李良品通過對明清史志中記載的“土人”與“里民子”相關(guān)信息進行分類對比,認為“土人”與“里民子”的來源沒有關(guān)系。他還指出:“只要翻檢涉及貴州全省的方志或道光《貴陽府志》,沒有哪一部方志不是將土人與里民子分別敘述,因此土人與里民子是兩個不同的人群集團。”[3]164-165在此筆者承認,即便是在各種版本的《百苗圖》中,“土人”與“里民子”亦是作為兩種不同的民族群體分別敘述。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這些史書中所載的“土人”多是指前文論述的“楊黃土人”,與黔中及黔西北地區(qū)“里民子”群體中的“土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族別,因而李良品對兩者做出的比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從史源學角度來講,“里民子”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清乾隆時期的《黔南識略·水城通判》一文,其載:“苗有白兒子、倮羅、蔡家、仲家、花苗、披袍仡佬、里民子,族類繁多,男皆剃發(fā),通漢語,頗知耕織?!保?1]498水城廳始置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時期才有大批漢官、漢民遷入此地,因而時人對于水城“里民子”一族知之甚少,故只將其列于苗民一類,卻并無過多解釋。至嘉慶年間,李宗昉對“里民子”的解釋就更為具體了。他在《黔記》中寫道:“里民子,在貴陽、黔西、大定、清鎮(zhèn)等處。男子多貿(mào)易,婦女穿細耳草鞋,勤儉耕作,閑則紡毛布作衣,愛養(yǎng)牲畜,常帶入山做活,每歲節(jié)與漢人同?!保?2]575至道光、咸豐時期,一些關(guān)于“里民子”來源的傳說逐漸流傳開來。道光《安平縣志》的記載首先將“土人”與“里民子”聯(lián)系在一起,其載:

        土人,所在多有,縣屬西堡尤盛。相傳為明洪武時屯軍之眷屬、親戚,與屯軍先后至者。因其居土日久,故曰“土人”,一曰“舊人”。一說“土人”,楚人也,元末從陳友諒反。及明太祖滅友諒,分兵制其余黨,反者皆逃入夷蠻中,以避誅戮。一名“里民子”,衣尚青,婦人以銀索盤頭,與屯堡人無甚差異。(見《徐志稿》)婦女不纏足,男子嫻貿(mào)易,耕作多婦人為之。稱曰縣民,以別于屯軍也。歲時禮節(jié),俱有楚風。[13]112

        該段史料記載的是安順府屬安平縣“土人”的族屬來源及生活習俗狀況,其反映的信息只能代表“里民子”在某個區(qū)域的部分群體的某些特征。因而,關(guān)于“土人”族屬來源的記載,無論是“屯軍親眷說”還是“楚軍避難說”都只能代表“土人”群體中的部分現(xiàn)象,不能以一概全。這也間接說明,“里民子”并非單純的民族群體,而更應該是一種泛稱。咸豐《安順府志》載:“里民子,相傳皆外省籍,其流寓本末無考。”[14]198可見,“里民子”是一類主要由外省移民構(gòu)成的復雜群體。另外,明初移民因居土日久而俗稱“土人”,說明這種稱謂是后期得來,而并非始自明初,這與前文論述之“楊黃土人”在民族屬性上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再考慮到“里民子”一名的由來是在清雍正朝改土歸流之后,那么這種“土人”的稱謂亦很可能是伴隨著清代大批移民的遷入而出現(xiàn)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所謂“里民子”都可能被后期移民或外來者稱為“土人”,即“土人”只是“里民子”部分群體的另一種別稱而已。除此之外,如光緒《永寧州志》、民國《貴州苗民叢考》等史志亦有關(guān)于“里民子”及“土人”信息的記載,但其內(nèi)容與道光《安平縣志》無甚差別,很可能是照抄而來。

        三、黔北仁懷縣“土人”概念的由來及變化

        關(guān)于“土人”之來源,前兩類常被諸方家爭論探討,而第三類卻少有人關(guān)注或提起。仁懷之“土人”有著極高的學術(shù)研究價值,這關(guān)系到明代永寧奢氏土司在赤水河中下游地區(qū)的領土擴張。由于此話題與本文內(nèi)容無關(guān),故筆者在此不作詳細探討。實質(zhì)上,乾隆年間貴州巡撫愛必達所著《黔南識略》一書就已提到仁懷土人,其言“茅臺村地濱河,善釀酒,土人名其酒為‘茅臺春’”[11]542。但是愛必達所言之土人顯然不是專指“羅羅”,而應該是泛指當?shù)赝林用?。一是因為仁懷之“羅羅”(彝族)只分布于今仁懷縣西南部的茅壩鎮(zhèn)一帶,不但數(shù)量較少,且與茅臺村相去甚遠。此外愛必達在仁懷縣苗夷種類中提到有“倮 ”,但并未提及有“土人”??梢姟肚献R略》中所言仁懷之“土人”不是指“羅羅”。如果再往前推,“土人”一詞甚至可以追溯到明中后期。據(jù)仁懷合馬鎮(zhèn)馬胡溝《羅氏家譜》 (1984年石印本)記載,羅氏先祖金旺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 因參與平播戰(zhàn)爭而留駐當?shù)?。時仁懷縣漢土交錯,兵民各司其職,該譜云:“明征播地,恩威相施。土人自治,以安邊鄰。異地軍士,屯堡戍守。軍務既戰(zhàn),平時耕耘。土流兼治,政歸明君。”[15]57

        “土人自治”是漢移民遷入仁懷之后的第一印象。時仁懷之“土人”依附于各里之土目豪強,自成體系,不與外來軍士接觸交流,堪稱當時特殊的人文景觀。而就“土人”來講,他們主要有三部分構(gòu)成:一是早期漢移民的后裔,二是部分漢化程度較深的“苗蠻”,三是早期漢移民與當?shù)亍懊缧U”相互通婚以后繁衍之后裔。此三部分群體在長期的接觸交融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上層土目或族長為首的地方勢力,此即是“土人”群體。因而,“土人”一詞的得來與使用跟后期大規(guī)模的外地移民遷入邊疆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有關(guān),是后期外來漢民對于土著居民生活狀態(tài)的客觀認識。在此,“土人”含有“舊人”的意思,表示與新移民相區(qū)別。在乾隆前期成書的《黔南識略》當中有關(guān)于仁懷“土人”的記載,這說明在明清之際的150年間“土人”群體一直存在。在此期間,新移民不斷涌入仁懷,并與當?shù)亍巴寥恕边M一步接觸融合,致使“土人”群體發(fā)生變化。雖然漢、土居民不斷加強交往和了解,但這些后期移民對于當?shù)亍巴寥恕钡纳矸莞糸u依然存在。正如李德龍所說,人們對民族概念的認識、民族的自覺意識和民族的劃分標準,會隨著歷史的進展不斷地發(fā)生變化。[2]3到嘉慶時期,“土人”群體的民族屬性就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甚至變成了“羅羅”的代稱。

        “土人”的概念為何在清乾嘉時期由“舊民”轉(zhuǎn)變?yōu)椤傲_羅”,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首先,仁懷地方政權(quán)在雍正時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即仁懷縣署由縣境北部之留元壩(今赤水市老城區(qū))遷至南境生界亭子壩(今仁懷市中樞街道),①“雍正九年始,題請移縣治于生界亭子壩”,詳見嘉慶《仁懷縣草志》之《城池》,第7頁。此使得仁懷南部地區(qū)的廣大“土人”直接轉(zhuǎn)變?yōu)榱鞴僬?quán)統(tǒng)治下的縣民,造成了“土人”身份的蛻變。既然土人政治身份發(fā)生了改變,那隨著新舊縣民的不斷融合,人們對于土人舊有的認識觀念就逐漸得以矯正。其次,土人稱謂在仁懷由來已久,人們對于土人的客觀評價標準逐漸固定,而這個標準體現(xiàn)在樣貌特征和風俗習慣兩個方面。仁懷原先的舊民在乾嘉時期在樣貌特征、生活習俗等方面已與新民無異,實際上已超出了“土人”特征的標準。再者,“羅羅”是土人群體的后來者,是在明末奢安之亂平定以后安插到仁懷威遠衛(wèi)轄地的。[16]210,237仁懷之土人“在大定者曰猓玀,本曰盧鹿,深目,長身,白齒,鉤鼻,或曰羅鬼”[5]17。由此可見,在時人心目中,土人是有著特殊樣貌特征的土著群體。

        仁懷之“羅羅”在明末入籍仁懷以后,一直生活在今仁懷縣西南端茅壩、龍井、九倉一帶,與外人接觸較少?;谶@個原因,一直到民國時期,仁懷土人群體仍然存在。九倉鎮(zhèn)曾有明代土官鐵墳,墓主人為明代永寧奢氏土司的后裔奢宣諭,這在民國《續(xù)遵義府志》卷七《古跡三》中有記載。即“明奢宣諭墓,在仁懷縣南一百三十里之排樓……镕鐵鑄其外,土人以‘鐵墳’呼之,亦謂之奢宣諭墓?!保?7]337因此,筆者推測仁懷之“羅羅土人”很可能來自于四川永寧,與黔西北大定府之“羅羅”無關(guān)。仁懷“土人”群體在清乾嘉時期發(fā)生了變化,但之后一直到民國時期,“土人”在當?shù)貙V浮傲_羅”,并得以確定。

        從仁懷“土人”的概念由來及“土人”群體的變化來看,“土人”一詞的出現(xiàn)與使用跟后期漢移民大規(guī)模遷入邊疆地區(qū)有關(guān),源于人們對于新舊居民的區(qū)別稱呼。實質(zhì)上前述兩類“土人”稱謂的由來也與此有關(guān)。所謂“土人”是一群與新移民交錯而居的土著群體,并無民族屬性上的分類與區(qū)別。土人群體不同于“生苗”,他們處于半自治狀態(tài),其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已具備了較高的物質(zhì)水平和文化水平。同時“土人”群體亦不能等同于“熟苗”,因為他們的族屬關(guān)系非常復雜。由于“土人”是一群依附于地方土目或豪強的群體,因而在客觀上各地之土人群體表現(xiàn)出不同的地域特征。有些土目可能是“羅羅”,有些土目可能是宋元以前入黔的中原大族,因而其治下土人的開化程度也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土人”概念上的多樣化和風俗習慣上的差異。因而,楊然認為土人是“漢化的土司治下比土司本身漢化程度低,卻又比其他少數(shù)民族漢化程度高的土著”,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入清以后,隨著王朝邊疆統(tǒng)治力量的不斷加強,原部分“土人”不斷與后期移民接觸交融,其原始特征不斷退化,直至消失。而另有部分“土人”因長期生活于較封閉的社會環(huán)境中,鮮與外界接觸,“土人”的身份和稱謂一直保持到民國以后。

        四、余論

        明清貴州史籍中出現(xiàn)的“土人”一詞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概念,有著民族屬性上的多元化,來自于外來移民對于本地部分土著民族的一種較客觀的認識和區(qū)別稱謂??傮w說來,“土人”一詞包含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土人”群體居土日久,相比于后期遷入當?shù)氐囊泼駥俚胤酵林5诙?,“土人”群體大多構(gòu)建起較獨立的社會體系,個別勢力弱小者或依附于地方土目豪強,或最終融入其他族群。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們都曾屬于一個有著鮮明社會特征的民族群體。第三,“土人”群體既有別于普通“苗蠻”,又不同于后期遷入的漢移民,但同時又兼具了兩者的某些文化特征。換句話說,“土人”在生活習俗與文化水平方面有著較高的漢化傾向,但并未完全脫離“苗蠻”的特征和習俗。

        對于后期外來移民而言,他們對于“土人”的認識和評判標準可能相差無幾,但由于年代、地區(qū)等方面的差異,“土人”往往表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屬性和文化特征。明清史籍中出現(xiàn)的多種“土人”群體,源自于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的官民對于當?shù)赝林后w的認識評價,是貴州古代民族多樣性的真實體現(xiàn)。

        猜你喜歡
        仁懷貴州群體
        2023年仁懷醬酒產(chǎn)量達41.1萬千升
        釀酒科技(2024年3期)2024-05-21 14:29:39
        醬香白酒讓仁懷經(jīng)濟跑出加速度
        釀酒科技(2020年4期)2020-12-18 01:53:07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科學大眾(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貴州,有多美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仁懷酒業(yè)四十年 悠長醇厚惹人醉
        當代貴州(2018年40期)2018-11-18 01:37:41
        沉醉貴州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與貴州茶一起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打造產(chǎn)業(yè)“小巨人”做強“仁懷醬香”大品牌
        中國品牌(2016年1期)2016-03-19 06:49:09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第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另类丰满熟妇乱xxxx|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软件|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女优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视频在线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美腿制服诱惑一区二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 干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毛片色片av色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 白白色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小荡货奶真大水真多紧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国产传媒| 久久免费网站91色网站| 男女性行为免费视频网站| 超碰人人超碰人人| 国产专区国产av| 自慰高潮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天堂| 大尺度无遮挡激烈床震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 一区二区久久不射av| 白白色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91中文在线九色视频|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 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 日韩激情网|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亚洲不卡|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