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程
摘要:以紀錄片為研究對象,闡述了聲音層級下紀錄片配音解說的特點,在整個分析過程中,分別以情節(jié)描述層、意境提示層、情緒渲染層三個聲音層級,闡述了紀錄片配音解說的相關問題,并結合實際案例,進一步探究了紀錄片配音解說的特點,希望能對相關人員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聲音層級 紀錄片 配音解說
前言:首屆中國國際科學紀錄片學術交流大會在廣西興安順利召開,很多紀錄片導演都指出“聲音是紀錄片制作過程中最難控制的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紀錄片的配音解說質量,相關人員就需要進一步剖析紀錄片制作過程中所體現的配音解說特征,讓聲音能夠成為豐富紀錄片內涵的突破口。本文將以此為背景,從聲音層級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紀錄片配音解說問題。
一、情節(jié)描述層
情節(jié)描述是紀錄片配音解說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配音解說人員能夠針對紀錄片中所展現的故事情節(jié)、邏輯關系等進行詳細的表述,一一敘說紀錄片的基本資料與信息,最終讓觀眾快速掌握紀錄片的詳細內容。
從聲音層級的角度來看,情節(jié)描述層是基礎,因此配音解說人員需要通過情節(jié)描述來對紀錄片的內容進行解釋與說明。此時需要注意的是,情節(jié)描述不僅僅要局限在紀錄片本身的內涵上,還需要配音人員能夠利用聲音技巧來合理的推進紀錄片情節(jié)的變動,讓觀眾快速進入到紀錄片的世界中,實現與紀錄片的共鳴。例如在《世界歷史》紀錄片中,當紀錄片的畫面鏡頭是一個街道時,配音解說人員的解說詞是:“普通的民房沿街而建,多為長方形的木質結構;每個民房的高度約為三層,每層都縱向一分為二,將房間的寬度嚴格控制在二十至三十英尺之間;建筑的窗戶是木質的,由于整個建筑物使用的木材較多,所以這條街上經常會發(fā)生火災問題,危機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蓖ㄟ^這種簡單的情節(jié)描述,觀眾就能通過配音人員的解說,快速掌握紀錄片所要表述的內容——對一個街道建筑物的描述。
同時,情節(jié)描述層不僅要表達世界真實存在的東西,解說人員還應該通過情節(jié)描述,來讓觀眾對肉眼看不見的事物產生期待,達到“聲音成為了一個實際空間”的目的。正如李立宏在《舌尖上的中國》配音解說階段,只通過平凡的語言,就完整的描述出一個個美食的特點,觀眾通過他的描述再結合紀錄片的影像,都希望自己能夠立刻出現在畫面中,品嘗美食,這就是情節(jié)描述層的作用。
二、意境提示層
“意境”是紀錄片配音解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意境提示層決定了解說人員在工作中,不能將配音局限在紀錄片的畫面時空中,還應該通過自己的語言元素來進一步剖析紀錄片中所具有的情感色彩,進一步挖掘紀錄片畫面中所蘊含的思想精神與內涵。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在意境提示層中,解說人員,必須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紀錄片的每個畫面中都能體現出創(chuàng)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與意圖,實現創(chuàng)作者與觀眾之間的情感交互,最終實現共鳴。因此在意境提示層中,解說人員,必須要通過相應的技巧與手段,對紀錄片中的重點進行強調,使整個紀錄片具有更加鮮明的主題,讓“解說”成為紀錄片的畫龍點睛之筆。例如在紀錄片《京劇》中,解說詞指出:“時代的霜刀雪劍,給生活在有情和無情歲月中的代代中國人,帶來的是一段如此漫長的傷害與創(chuàng)痛……舞臺之上傳來這天籟之音,給每一個貧賤或高貴、偉大或卑微的生命,傳遞著希望與力量”。通過這一段解說詞可以發(fā)現,解說人員在解讀京劇時,重點闡述了京劇給人的精神力量,并通過“霜刀雪劍”、“天籟之音”、“偉大或卑微的生命”等詞語,讓整個解說已經變得更加厚重,在解說的意境下,聽眾仿佛在腦海中生成了這樣的畫面:在寒冷的夜晚,無依無靠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憑借著火堆的光芒,欣賞著舞臺上的京劇,在京劇的曲調中獲得短暫的享受。在這種畫面下,觀眾的情感很容易與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者完成共鳴,實現了短時間內的情感放大,讓觀眾感受到京劇所具有的深層次內涵與特征,激發(fā)了觀眾對京劇的深思。
由此可見,在意境提示層中,解說通過自己的解說技巧,能夠進一步體現聲音本身所具有的表現性,實現了聲音元素與紀錄片內涵的結合,讓語言可以與紀錄片交相輝映,獲得更理想的宣傳效果。
三、情緒渲染層
情緒渲染層主要是指配音人員通過各種情緒特征,來激發(fā)觀眾的心理、情感的共鳴等,這一點在語言自身所具有的渲染特點中表現的更加明顯,能夠讓紀錄片語言具有更加明顯的特征與表現力。
在當前紀錄片的解說過程中,解說人員必須要通過情緒渲染層的作用,讓觀眾能夠更好的欣賞紀錄片的畫面特征,將畫面中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放大、增強,最終達到拍攝紀錄片的預期目的。以《青春與太陽一起燃燒》為例,在這個紀錄片中,解說人員跟隨著紀錄片畫面的變化而變化,先從簡單的景物描寫開始,逐漸在紀錄片中營造氛圍,當《東方紅》歌曲響起的時候,此時的解說人員加入旁白,用深沉的語氣解說道:“還記得《東方紅》么?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我們偉大的黨就會像一輪太陽,永遠的照耀著人們前進的腳步。”通過這樣的描述,進一步激發(fā)了觀眾愛黨愛國情緒,讓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的情緒能夠與觀眾糅合在一起,實現了情緒的“傳染”。
在解說過程中,為了獲得更理想的情緒渲染效果,解說人員不需要很大的音量,采用輕巧而響亮的聲音即可;從語速來看,保證平緩的語速,不需要產生明顯的語速變化,這樣能夠給觀眾一種淵遠悠長的情感。同時,解說人員還應該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概念入手,將紀錄片的聲音層次進行細分,整合相應的情感,實現情緒渲染層的順利構建。
結論:從聲音層級的角度能夠進一步細分紀錄片的配音解說,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配音解說的聲音層級具有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相關人員能夠了解聲音層級所具有的內涵,能夠從多個角度表達聲音層級的特征,這樣才能提高紀錄片的配音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