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亞麗
早上,兒子作為禮儀小班長,要提早到幼兒園門口歡迎小朋友。我建議他不要看動畫片,早早去學校。兒子向我承諾,看完后一定會快速穿戴整齊。我看時間還早,就同意了。誰知他看完后并沒有按照說好的去做,我對他發(fā)火,并表示今后都不允許他再看。他氣呼呼地嘟囔著嘴,出門的時候提出要把門“狠狠關(guān)上”。
我把這事分享給好友,好友很驚詫:“孩子竟然當著你的面摔門,太不把你放在眼里了,這是挑戰(zhàn)你的權(quán)威?!蔽依斫馀笥训囊馑?,但我有我的想法。
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女士發(fā)現(xiàn),對于孩子的力量掌握、知識學習,比如孩子學走路、學吃飯,父母一般都很有耐心教導(dǎo),但對于孩子的情緒,卻缺乏耐心。這可能基于我們潛意識里的一個錯誤認識:負面情緒是不好的。事實上情緒并沒有對錯,關(guān)鍵在于如何對待。
在大腦中,與情緒最相關(guān)的區(qū)域是杏仁核,年紀小的孩子,杏仁核的反應(yīng)非常強烈。而控制情緒的大腦前額葉區(qū)域,要等到20歲左右才能發(fā)育成熟。所以,大部分孩子并不具備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能力,當他們情緒失控時,需要父母幫他們疏導(dǎo)。
在他還沒有能力自行調(diào)節(jié)情緒時,如果負面情緒持續(xù)被打壓,心理會受到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慢慢隱藏那個不被接受的自己。傷心了不哭,高興了不笑,生氣了不叫,也不會表達情感。他的心里,像裝著一座孤島,把所有好的壞的情緒統(tǒng)統(tǒng)封閉在里面。
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疏導(dǎo)情緒,父母該怎么做?
1.看見并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批評情緒
拒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一哭就覺得他怯懦,孩子生氣就覺得他任性。這只會在孩子的壞情緒上煽風點火,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實,情緒只要被看見,就已經(jīng)好了一半。哪怕最簡單的一句“你看起來很生氣”,也會讓他因為受到你的理解和關(guān)注,感覺好很多。
2.孩子陷入不良情緒時,鼓勵他表達情緒
孩子表達情緒很重要,一方面我們可以及時了解到孩子的感受,另一方面,表達的過程也是負面情緒疏解的過程。對于3歲左右的孩子,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弱,他哭鬧的時候,只能感覺到糟透了,卻很難完整地表達出感覺“糟透了”的原因。
家長可以通過求證性提問來打開孩子的心。比如說:“你哭是因為怕媽媽批評你嗎?是因為心疼玩具嗎?是因為哪里疼嗎?是因為怕媽媽不愛你嗎?”當你平和地提出假設(shè)問題時,孩子會通過搖頭或點頭回應(yīng)你。找到真正的“病因”,你才能對癥下藥。隨著孩子長大,就要不斷鼓勵他把想法說出來。
3.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學習處理不良情緒
“寶貝,生氣是什么感覺?怎樣會讓你感覺好點?你想不想要個抱抱?或者和小熊呆一會兒?我們一起玩深呼吸游戲吧?”多試幾次,就能幫他找到疏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摔門小怪獸”走在上學的路上,一邊跺腳,一邊大聲說:“我太生氣了!”“是的,我看到你很生氣?!蔽荫R上對他的情緒表示理解和關(guān)注。
“我真的很生氣。”他說這話時還是很大聲,但態(tài)度明顯有所緩和。
“其實剛剛我也生氣了?!蔽艺嬲\而溫和地對他說,“如果你去超市買糖,阿姨說,‘你把錢給我,我就給你糖??赡惆彦X給她了,她卻沒有把糖給你,你會怎樣?”“我會生氣,阿姨說話不算數(shù)?!眱鹤用摽诙觥?/p>
“那你想想,今天早上我們本來已約定好,我做到了答應(yīng)你的事,可是你卻沒有做答應(yīng)我的事,你說我會感覺怎樣?”那一瞬間,孩子的眼睛亮了:“噢,媽媽,原來今天早上是我說話不算數(shù)呀!對不起,媽媽?!蔽矣锰鎿Q舉例的方式,讓他理解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沒關(guān)系,我原諒你,但是一定要記得說話算數(shù)哦,而且我們家的門可能還很疼?!?/p>
“那我以后輕輕關(guān)門,不然門會裂開這么大的縫?!彼贿呎f,一邊夸張地比劃著。
兒子進校門前,轉(zhuǎn)身擁抱了我:“媽媽,我愛你?!蔽抑浪窃诒磉_,感謝我接受了他的情緒,讓他的心能夠自由舒展。
不要覺得接納孩子的情緒就是縱容孩子,事實上,與哄孩子笑相比,陪孩子哭更加重要。比起讓他做個微笑玩偶,我更想讓他做個有血有肉、心理健康的人。認真地去接納你的孩子吧,告訴他,不管他笑、或哭、或鬧,你都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