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榕江:留住失落的基因庫

        2018-11-17 08:24:54雷虎
        中國國家旅游 2018年11期

        雷虎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沉淀了數千年的鄉(xiāng)村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于漫長歲月中建立起來的人與土地的關系,以及各地迥異的風俗、節(jié)日、文化、禮儀、傳統(tǒng)……大多正在凋零、變異或者消失。位于黔東南的榕江縣,是隱藏在山野間的苗侗文化祖源地,被稱為“中國最后的原生山地部落”,因為山河阻隔,這里基本保持了原始狀態(tài),尚未被大眾旅游所覆蓋。近年來,有不少榕江人選擇返回故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榕江也特別聘請了一群以設計師、畫家、學者等為主體的年輕人作為鄉(xiāng)土開發(fā)顧問,挖掘原生態(tài)文化的全新價值,對抗商業(yè)力量的侵蝕,留住失落中的文化基因。

        當古老文化頑強的生命力,遇到年輕一代蓬勃的創(chuàng)造力,會碰撞出怎樣的可能性?

        采集者說

        當數千年來縈繞在中國人心頭的鄉(xiāng)土、鄉(xiāng)愁被飛速行進的時代巨輪擾動,飄零難覓時,我相信,榕江,這片無跡不古、山水獨秀的土地,會給人們帶來溫暖和慰藉。

        大利是一個寧靜的侗寨,黃昏游客散去后,只剩下我和一個素昧平生的小伙子,并肩坐在風雨橋上,聊著彼此正在“采集”的這座村莊。

        是的,我們都是職業(yè)“采集員”,我關注的是將要消失的民俗,他的工作則是記錄各種地圖數據。

        我們倆返回住處時,路過侗寨的薩瑪祭壇,有個老奶奶抱著孫子走過,夕陽照亮了她的發(fā)絲。地圖采集員想把這個場景記錄下來,但還沒來得及取出相機,老人已不知所蹤。他遺憾地搖搖頭,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去年我在廣西一個壯族村寨采集地圖,拍完照片就離開了,第二天看到新聞,那個寨子失火了,幾乎被燒光了。還好我已經采集了寨子的全部數據,如果需要,隨時可以讓它在實景地圖里‘復活,等那里的孩子長大了,就能通=過地圖這個時光機,看到家鄉(xiāng)以前的樣子?!?/p>

        我想起3個月前探訪過的榕江縣的晚寨,聽朋友說,這個侗寨曾是一個桃花源般的存在:老屋成片,古樹參天;女人皆會刺繡,老奶奶們圍坐在古樹下繡背帶,姑娘們抱著琵琶唱歌……但我看到的晚寨已經面目全非,10年前寨中失火,古樹,老屋,連同家傳的琵琶和老繡片都燒光了。走在重建后的寨子里,我隱約聽到歌聲,循聲找到—座木屋,幾個老人家在圍著火盆看電視,電視里播放的正是寨子當年的圖景;老奶奶在古樹下繡背帶,姑娘們抱著琵琶唱歌。我問老奶奶會不會唱琵琶歌,她說琵琶歌只有年輕姑娘才唱,如今寨子里會唱歌的姑娘越來越少,會刺繡的人也越來越老。

        還有去年冬天,我在榕江的另外一個侗寨吃農家飯,與主人聊起寨子里的故事,主人說,想聽故事,那得先喝一壺酒。黑漆漆的銅壺,加了橙子、甘蔗、冰糖、花椒……放在火盆里小火慢燉,侗族稱煨酒,只用來招待貴客。酒熱了,大碗滿上,圍爐夜話。酒很鄉(xiāng)土,故事很家常,不知何時沉沉睡去,醒來太陽已升得老高。

        榕江縣位于湘黔桂三省交界處,自古有“黔省東南鎖鑰,苗疆第一要區(qū)”之稱,再加上都柳江穿城而過,往來交通頻繁,使它成為商賈云集、商貿發(fā)達的重鎮(zhèn),貴州的第一輛汽車,是從都柳江逆流而上,在榕江上岸拆卸后,用馬車運抵貴陽的;都柳江邊一條長約一公里的老街上,就有“兩湖會館”“福建會館”等八大會館。苗、侗、漢、水、布依、瑤等多民族聚居,讓榕江擁有多元文化;水運之利又孕育出獨特的碼頭文化,兼容并包。

        陸路興起、水路衰敗后,被雷公山和月亮山兩座大山阻隔的榕江,不通高速,也不通高鐵,成為一個交通死角,卻也因此留住了許多珍貴的傳統(tǒng)。前兩年,高速公路和高鐵相繼開通,榕江和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聯(lián)系,這世外桃源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蛻變。

        我在榕江走訪了大約半年,用最傳統(tǒng)的方式“采集”當地的民俗與人物故事。除了那位地圖采集員,我在大利侗寨還遇見一位地質測繪員,他說這個侗寨即將開始發(fā)展旅游,他采集地質數據是為了服務于基建。

        “新農村”的腳步來得比想象中快得多,我在榕江各個侗寨的每一條小巷幾乎都會和建設者狹路相逢。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每天都在打擂臺,我在侗歌傳承狀態(tài)最好的村寨做口述歷史,村里的老人們拉牛腿琴、唱敘事歌、說侗家故事,教育孩子侗族要以歌養(yǎng)心,而村里的年輕人已經聽不懂侗歌了。地圖采集員說:

        “老家變了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對老家失去了信心,紛紛遠走它鄉(xiāng)。我采集過很多村莊,居民都離開了,村莊卻完整保存下來,像這樣的地方,每采集一次地圖數據,就相當于開了一份死亡證明。我希望有更多采集員能加入這個行列,不僅采集地圖數據,還能采集活態(tài)的村莊,以及還有生命的手藝,用科技來保護傳統(tǒng)。如果真有一天,手藝失傳,村莊消失,我們采集的這些資料就變成了琥珀中封存的叮過恐龍的蚊子,如果需要,可以利用它們重回侏羅紀世界?!?/p>

        當很多的“故鄉(xiāng)”連帶其傳統(tǒng)慢慢消失時,像我們這樣的采集員,正記錄下一個個“失落的世界”??上驳氖?,在榕江,尚能尋找到那些堅守在原生山地部落的匠人,默默守護著一段文脈,期待未來的復興;還有一些新加入的文化創(chuàng)意力量,直面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困局,在更新迭變的生活里探尋新的生機。

        Tips

        榕江

        榕江,舊稱畝州,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南部、都柳江中上游,屬珠江、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州廳志》稱古州城“崗巒四繞,三江縈環(huán),襟帶楚粵,為黔省東南鎖鑰,苗疆第一要區(qū)。當地保留著原始的自然生態(tài),雷公山、月亮山被稱為“天然氧吧”“物種基因庫”,五榕山、筆架山、龍?zhí)?、南丹湖、茅人河、高赧瀑布群、沙坪淘等地各具奇景?h3>一歌一布的堅守

        侗族沒有文字,人們用歌唱的方式來記錄歷史、裝點生活。姑娘們唱琵琶歌時懷揣著侗家琵琶起舞,老人們唱敘事歌時用牛腿琴配樂,這曾經是侗族人的生活日常,那些堅守在鄉(xiāng)間的歌者、樂師和樂器工匠,憑借代代相傳的技藝,默默地把侗歌滋養(yǎng)成了世界級民樂。

        有歌師守護的村落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是詞人葉夢得眼中的宋代市井生活。很多現(xiàn)代人準崇宋代生活,其實未必真知道宋代生活是什么樣子。而在貴族侗寨,“凡有鼓樓處,皆能唱侗歌”卻是真實的生活圖景。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屆無竹?!倍奔胰藙t說:“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睂⒊枭仙搅撕统燥堃粋€高度。肉與飯只是為了果腹,竹與歌則關乎美與精神。

        說起侗族大歌,便不能不提榕江的宰蕩。

        4年前,聽說有個叫青曼的“北漂”,聚集了一群五湖四海的朋友,每年來到位于貴州深山中的侗家山寨,以販賣當地橙子的方式籌款,資助當地的侗族大歌保護工作。有人不理解:侗族大歌侗族年輕人都不唱了,你保護它做什么?

        機緣巧合,我和一些朋友隨青曼到宰蕩聽了一次大歌。

        宰蕩的鼓樓還保存完好,黃昏,鄉(xiāng)村歌師坐在鼓樓前唱起歌,歌聲就像是集結號,剛才在一旁玩耍的孩子們都安靜下來,默默聚攏到歌師身邊。孩子們一張嘴就把我聽呆了,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天籟之音”。

        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她們世代用歌聲傳唱民族的歷史,用歌聲修身養(yǎng)性。但侗族村寨成百上千,為何唱侗族大歌的傳統(tǒng)在其他很多村寨消失殆盡,在宰蕩卻能保存完好?因為有歌師。

        宰蕩的歌師叫胡官美,她在鼓樓斜對角開了一家小賣部,每天晚飯過后,寨里的孩子就會自發(fā)聚集到這里,胡官美會義務教他們唱歌。這個傳統(tǒng)始于40年前,胡官美剛嫁到宰蕩的那一年。

        胡官美的老家是距離宰蕩12公里的從江縣五架村,她和愛人楊勝錦在五架與宰蕩兩個村寨舉行的一次“行歌坐月”活動中相識。所謂“行歌坐月”,是侗寨的一種風俗,即一個村寨的男女青年會經常按約定到另一個村寨做客,屆時會舉辦賽蘆笙、對歌,讓青年男女有更多機會互相認識。胡官美和楊勝錦都是各自寨子里最有名的歌手,他們整整對了3天的歌,隨后定下了終身。

        宰蕩的侗歌和五架村有很大不同,宰蕩以男女對歌居多,屬于個人娛樂;而五架村以全村人聚集在鼓樓合唱居多,更多是—種集體活動。胡官美嫁到宰蕩后,也帶來了自己家鄉(xiāng)的歌唱方式。3個孩子相繼出生,胡官美就在自家堂屋里教他們唱歌。鄰居家孩子也被歌聲吸引,加入了學唱的行列。久而久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在吃完晚飯后到胡光美家學歌,成了村里的—個傳統(tǒng)。早年間很多孩子沒有機會上學,侗族大歌就是他們的人生啟蒙課,如今他們之中不少人也已經為人父母。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宰蕩也開始有了電視,再后來有了手機,但對于村民來說,唱歌始終是比電視節(jié)目和網絡更有吸引力的娛樂,侗族大歌已經成為這個侗寨的生活日常與精神寄托。

        胡官美的大女兒和小女兒,在2008年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參與演唱侗族大歌經典曲目《蟬之歌》,奪得原生態(tài)唱法銀獎;2009年,她們又在青歌賽上獲得“觀眾最喜愛的節(jié)目”獎。胡官美教過的600多名學生,也在接力似地為宰蕩和侗族大歌代言。

        如今宰蕩的鼓樓里每天都要接待幾波慕名而來的游客,喝一碗別具一格的攔門酒,品一曲驚為天籟的侗族大歌,到歌師家聽一堂課,再吃一席侗家長桌宴,已經成為到宰蕩旅行的保留節(jié)目。宰蕩鼓樓里的侗族大歌演唱,也漸漸由村民的自娛自樂,變成有組織的演出,每天演出一兩場,節(jié)假日可能要演四五場,歌者少則二十來人,多則全村出動,每位村民通常能分到大約10元的出場費。胡官美的大女兒楊秀珠說:“以前,孩子們覺得唱侗族大歌太老土,不愿意學,現(xiàn)在看到世界各地的人都跑來花錢聽他們唱歌,甚至請他們到北京去表演,他們的積極性變得比誰都高。學校里也開辦了侗族大歌班,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p>

        楊秀珠是宰蕩村加索小學的老師,放學后也義務教學生們唱侗族大歌。和母親的家庭學堂比起來,學校里的教學條件更好,學習也更加系統(tǒng)。侗歌班的學生水平越來越高,不斷能收到各地發(fā)出的演出邀請。2018年8月,互聯(lián)網公司百度請了十幾個孩子參加公司的年度派對,派對上,百度人秀自己的人工智能,孩子們則展示自己的天籟之聲,最傳統(tǒng)的歌聲遇見最前沿的科技,孩子們的表現(xiàn)依然和在鼓樓中一樣淡定,倒是敲擊鍵盤的工程師們異常興奮,紛紛把侗歌錄成視頻在朋友圈展示。

        用來“養(yǎng)心”的琴聲

        很多人慕名來到宰蕩,是為了聆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而我翻山越嶺而來,是為了尋找一對80歲高齡的姐弟,他們一個唱侗族大歌,一個用牛腿琴拉敘事歌,用音樂記錄自己村莊的生活和民族的歷史。

        當“侗族小提琴”遇見《小蘋果》

        侗族大歌傳承人羅俾云今年81歲,她從十多歲開始唱侗族大歌,一唱就是70多年,即便在侗家也極為罕見。她的弟弟羅幸禮79歲,唱敘事歌也有67年了。

        拉牛腿琴,唱侗歌,是侗族記事的方式,也是青年男女戀愛的方式,人人都會。以前,牛腿琴拉得越好,敘事歌唱得越動聽,就越容易得到姑娘的垂青,年輕人學起來都很積極,那時每天都有十幾個人跟著羅幸禮學拉牛腿琴。如今,談戀愛再也無需圍著鼓樓唱歌彈琴,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搞定,學生也越來越少。

        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指派了一個名叫羅賓利的年輕人專門跟羅幸禮學拉牛腿琴。羅賓利今年33歲,已經過了學敘事歌最好的年齡,以前,他像村里其他年輕人一樣,對敘事歌一竅不通,后來返鄉(xiāng)做侗族文化保護工作,和羅俾云、羅幸禮姐弟接觸多了,逐漸變成年輕一輩中少有的敘事歌愛好者,每天都要和師傅羅幸禮一起去鼓樓練歌。

        羅賓利說,自己最初對牛腿琴產生興趣正是因為小提琴:“在外面打工時,看到有人拉小提琴,總感覺格外熟悉,思來想去后發(fā)現(xiàn),這不就是小時候父親每天在家里打的‘果吉(侗語對牛腿琴的稱呼)嗎?”朝夕相處時不以為意,離開后才發(fā)現(xiàn)對它的記憶已經融入骨血。后來羅賓利返鄉(xiāng),成為侗族大歌的保護者和牛腿琴的傳承者。以前,父親拉牛腿琴時他總是跑得遠遠的,現(xiàn)在則會搬個板凳坐在旁邊聽,甚至會清清嗓子唱上一段。唱至高潮,有鄰家老人從二樓探出頭,叼著煙斗,打著節(jié)拍。有個“殺馬特”打扮的年輕人路過,對這對拉琴唱歌的父子視若無睹,我悄悄跑過去問他為什么不喜歡侗歌,他說,沒有不喜歡,只不過和《小蘋果》之類流行歌比起來,這個不太帶勁。說完騎上摩托車,把車上音響的音量開到最大,《小蘋果》的節(jié)奏淹沒了牛腿琴的曲調。

        侗歌自古就是一種情感的紐帶,以前,老一輩人拉起牛腿琴,唱起敘事歌,村里人就會慢慢聚攏到一起。羅賓利曾想組建一只侗歌隊,但如今年輕一代不僅不會拉牛腿琴,連敘事歌的意思都無法理解,這讓他很為侗歌的未來擔心。

        正午時分,羅俾云在鼓樓練完大歌,步履蹣跚地回家做飯。我問她是否擔心侗歌會失傳,她說:當飯足夠養(yǎng)身了,大家就會想到用歌來養(yǎng)心了,沒什么好擔心的。

        做把“果吉”討媳婦

        楊秀森20多歲開始學做琴,我問他為什么選了這行,他猛吸了一口煙斗,吐出一團濃濃的煙霧,咧開嘴呵呵一笑:“做牛腿琴還能為啥,為了討個媳婦唄!”當年,侗族姑娘評判小伙子的最高標準,是敘事歌唱得好,牛腿琴拉得棒,但大家都是從小就唱歌拉琴,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的,水平都差不多,于是楊秀森想到了一條捷徑:自己學做牛腿琴,做出最好的琴討姑娘歡心。最終,他真的憑借這手絕活討到了理想的媳婦,后來,每到春暖花開的“戀愛季”,他家就擠滿了來訂做牛腿琴的小伙子。

        “牛腿琴好不好,關鍵要看共鳴箱。”楊秀森騎在木工凳上,拿起一把鑿子把一塊瓢狀杉木鑿空,用砂紙打磨內壁,上面蓋一層薄板,共鳴箱就做好了,從頭到尾拉上兩根棕絲做的琴弦,就是琴身。接下來做琴弓:取一根一米來長的竹片,把大約九分之一處放在炭火上烘烤,再用手折彎,兩端綁上棕繩。

        楊秀森把剛做好的琴架在左肩上試音,棕繩與棕絲碰觸,發(fā)出纖柔而嘶啞的聲響,小得幾乎聽不見,我不禁有些失望。此時楊秀森開口唱了起來,歌聲比琴聲略大,音調的嘶啞卻如出一轍,原來,一拉一唱,才能顯出牛腿琴的神韻。楊秀森點點頭:“沒錯,牛腿琴一直就是用來做配樂,琴師一般都是為侗戲、侗歌伴奏,小伙子拉牛腿琴追姑娘的時候,姑娘的歌聲也是絕對的主角。但如果沒有配樂,舞臺上只有主角孤獨地表演,那該多無聊啊!”

        其實,做琴是楊秀森的副業(yè),只有農閑時他才會在門前支起工具制琴,提醒村里的年輕人:戀愛的季節(jié)到了,姑娘們得練歌,小子們得練琴了。最近幾年,村里會制琴的人越來越少,而顧客減少得更快,村里的年輕人基本都去了外鄉(xiāng),就算過年時能回家待上幾天,也幾乎不會再買琴、拉琴了。現(xiàn)在楊秀森的顧客主要是周邊村寨的老人家,根據音質好壞,一把琴能賣到300—800元,現(xiàn)在每年大概能賣出十來把。通過每年賣出去的牛腿琴,楊秀森就能知道周邊還有哪些寨子有人在唱敘事歌。

        Tips

        大歌與敘事歌

        侗族大歌是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合唱,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編創(chuàng)的一大特色。大歌主要歌唱自然、勞動、愛情、友誼等,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之聲。侗族敘事歌是一種記錄民族歷史的說唱藝術,一般要手持牛腿琴邊拉邊唱,內容主要是侗族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村塞典故等。

        大歌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敘事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土布也要“做自己”

        賴蕾是榕江的一個侗族織娘,江湖傳說:某世界頂級奢侈品牌覺得她做的侗布很好,想拿來做包,幾個世界頂級設計師來到她的侗布作坊,開始指手劃腳,讓織娘改變工藝,織娘直接懟了回去:侗布有它自己的脾氣,你們應該根據侗布的特點來設計包,而不是讓侗布改頭換面變成你們的面料。織娘失去了與這個品牌合作的機會,但她的侗布保持了純正的侗族風情.在很多獨立設計師眼中,成為卓爾不群的代名詞。

        釀得好酒,織得好布

        三寶新寨和三寶侗寨相隔大約百米,呈現(xiàn)出中國人熟悉的“新農村”的景象,有一條寬闊而無人的街道,兩邊是整齊劃一的新屋,唯一特別的是,這些新屋是全木質結構的。賴蕾的手工布作坊,就在新寨門口一棟嶄新的木樓里,在門口就能聽到織機“唧唧復唧唧”的聲響。正對門口的木織機前坐著一個身穿藍色侗衣、盤著發(fā)髻的老婦人,織機對面的木床上睡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椖锇l(fā)現(xiàn)我們,并沒有停止穿梭引線,只是抬起頭說:“找賴蕾?她在信用社上班,晚上6點才回來?!?/p>

        我發(fā)現(xiàn)織機和梭子上都刻著“牧梭人家”的字樣,這是賴蕾聯(lián)合另一位織娘創(chuàng)立的侗布作坊。這個作坊是一個松散協(xié)作的合作社,農忙時織娘們各自忙家里的農活,農閑時領回訂單織侗布貼補家用。如今作坊里的織娘已有上百名,年產侗布3萬多匹。

        6點鐘,賴蕾離開縣里信用社的柜臺回到侗寨,又變身為迷倒萬千設計師的織娘。我們喝著小酒聊天。作坊里有一間簡陋的廚房,放著大小酒壇十余口,里邊封著賴蕾自釀的果酒,用葡萄、楊梅、枇杷等120種水果和中草藥調配而成?!胺砰_膽,酒皆自釀不放酒曲,不上頭;放開肚,酒不多一萬斤出頭,全陳釀?!辟嚴俸臀蚁胂笾袦赝竦目椖镄蜗笸耆煌?,很有點笑傲江湖的俠女派頭,聊得興起,放下酒杯,張嘴便唱。她說,一個標準的侗家女子,不僅要織得一手好布,還要有一副好歌喉,更要釀得一壇子好酒。

        賴蕾出品的土布之所以受到獨立設計師們的青睞,除了是純手工制造,也得益于她釀酒的這些原料——布匹的染色用的都是果皮、中藥、樹根皮等純草木染料,正好應合了當下都市人追求自然的心理。

        遲到的嫁衣

        除了高聳的鼓樓,三寶侗寨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看點,侗家傳統(tǒng)木樓已經被磚瓦房取代。

        “這里靠縣城太近,經濟發(fā)展快,木樓很早就被拆,換成了新建筑。等大家回過神來,知道木樓是好東西時,已經晚了。還好,三寶侗寨的底蘊不在建筑,而在這些不起眼的地方?!辟嚴僦钢粋€破敗小院里的小土堆。這個小院是三寶侗寨的薩堂,那個土堆就是整個貴州南部侗族區(qū)影響力最大的薩瑪壇。每逢侗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薩瑪節(jié),都要在薩瑪壇舉行祭薩活動,三寶侗寨的這個薩瑪壇是南部侗族區(qū)的“祖壇”,其他侗寨建薩瑪壇時都要在這里取土,以示尋根問祖。如今不少邊遠侗寨依然保持著古風,作為南侗祖源的三寶侗寨卻已面目全非。

        “還好,江邊這些榕樹還保持著我小時候的模樣?!辟嚴賻页舆呉慌琶艿拈艠渥呷?。河邊有一位穿著侗族盛裝的姑娘正在榕樹下拍寫真,看到賴蕾,揮手打招呼:“賴老師,我這侗族新娘造型正不正宗?”這姑娘是賴蕾專門從成都請來的模特,要拍攝一套名為《待嫁的新娘》的寫真?!艾F(xiàn)在寨子里的大多數人已經沒有穿侗裝的習慣了,織侗布做侗衣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我想拍一組侗族新娘的影像,算是為了忘卻的紀念吧?!蹦翘煜挛?,賴蕾讓模特試穿了無數套嫁衣,有的是她母親傳下來的,有的是她自己織布做成的,更多是她從各個侗寨里收集來的,她想通過專業(yè)的攝影師和模特,呈現(xiàn)侗布最美的一面。

        賴蕾是家里5個孩子中最小的,等她長大成人,母親也老了,她離家去美院讀書時,母親送了她—百匹自己親手織的上好的侗布,讓她好好保存,但那時賴蕾對侗布完全不感興趣,她學的是油畫專業(yè),有時甚至會在這些侗布上作畫。直到有一年,賴蕾回到三寶侗寨,聽說如今織娘們不再用植物染料染布,改用—種名為“洋紅”的化學試劑,短短幾年,侗寨里用傳統(tǒng)方法織布的織娘幾乎絕跡。這時,賴蕾才意識到母親留給自己的那些土布的珍貴,但那一百匹布已所剩無幾,甚至不夠做—套嫁衣。于是,賴蕾開始瘋狂地收購用傳統(tǒng)方法織的土布,并付出高價鼓勵村民用土法織布,織多少回收多少,她家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土布,她在信用社拿的工資在當地算是高薪了,卻因此而負債累累。

        走進巴黎時裝周的“二十四節(jié)氣”

        賴蕾說,過幾天就要立秋了,她要做好準備,染—批名為“二十四節(jié)氣”的布。過去幾千年間,中國人一直用二十四節(jié)氣來指導農業(yè)生產,賴蕾認為,二十四節(jié)氣不僅是氣候的標識,更是—種生活哲學,她希望自己做出的土布就像遵循時令的瓜果蔬菜—樣,可以與不同的時節(jié)相應合。

        以前侗家女子做土布主要是自己穿用,而賴蕾做的土布,面對的是對品質有更多要求的時尚青年。同樣是藍靛染色做衣,傳統(tǒng)的標準是耐磨不顯臟,而當下的客戶更看中手工的質感和草木染料的純天然。為了實現(xiàn)“二十四節(jié)氣”的創(chuàng)意,賴蕾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先按二十四節(jié)氣做出24種藍色,之后再用各種草木、礦物做染料,在土布上還原自然界本來的顏色。榕江縣是苗族、侗族混居,這兩個民族各自都有做土布的絕活,侗族擅長織,而苗族擅長染。賴蕾珍惜傳統(tǒng),但并不古板,她希望傳統(tǒng)的侗族土布能在染色上有所突破,于是便虛心向苗家的蠟染高手取經。

        “二十四節(jié)氣”的計劃得到大批設計師的響應,前兩年有設計師和賴蕾合作,用她提供的土布制作時裝,在巴黎時裝周亮相,引起轟動。這也更加堅定了賴蕾的信心:將自己的工藝和創(chuàng)意進行到底,絕不被“時尚大牌”收編。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標簽,這些標簽可能成為游客觀光的噱頭、學者眼中研究的對象或是藝術家眼中靈感的來源,而對于這個民族的人來說,它們就是與生俱來的生活的一部分。當這種生活元素被觀光、研究、異化,很容易慢慢失去原來的模樣,甚至迷失方向,此時游客、學者、藝術家們可以輕松地轉頭離開,當地人卻不能。抵御這種迷失,正是賴蕾倔強堅守的意義所在。

        Tips

        侗寨建筑、音樂體驗路線推薦

        榕江縣城—三寶侗寨—大利侗寨—宰蕩侗寨—榕江縣城

        三寶侗寨

        位于榕江縣車江鄉(xiāng)壩區(qū),是中國侗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區(qū)。三寶侗寨的鼓樓氣勢宏偉,2001年憑惜“最高、最大、樓層最多”的特點入選《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都柳江沿岸有一片罕見的古榕樹群,大約植于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特色美食:腌生、腌魚、湯粉、侗家酸湯魚

        大利侗寨

        位于榕江縣栽麻鎮(zhèn),距榕江縣城25公里。寨中道路皆為青石鋪砌而成,民居為桿欄三合、四合木樓,5座有百年歷史的風雨橋風格各異。大利充分體現(xiàn)了侗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傳統(tǒng)理念,寨子周圍吉樹參天,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完好。

        特色美食:腌肉、農家臘肉

        宰蕩侗寨

        位于榕江縣城東北26公里處,寨中的鼓樓建于清乾隆年間,高12米,為單檐歇山頂民居式木瓦結構建筑

        這里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鄉(xiāng),同時還可以體驗蠟染的制作。

        鄉(xiāng)土與潮流之間的紐帶

        “融不進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xiāng)。”城市文明和工業(yè)化進程,讓我們在享受豐厚物質的同時,也成為困在鋼筋水泥叢林里的囚徒。但是,故鄉(xiāng),真的那么難回去嗎?

        重拾老街上的共同記憶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地方,承載著當地的公共記憶,就像一戶人家的客廳一樣不可或央。柳江畔的老街,就是榕江的“公共客廳”。這條老街因都柳江的水運而興,也隨著水運衰落,但并未因此消亡,反而變成承載榕江人情感和記憶的容器。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走出去”的榕江人又同到故鄉(xiāng),老街上塵封多年的“八大會館”重新開啟。

        “小南京”年華老去

        都柳江流經榕江,直達兩廣,自清乾隆年間開辟航道后,榕江就成為黔桂物資的集散地,商賈云集,商貿發(fā)達,民國時每天往來船舶多達300余艘。各省商人匯聚于此,也帶來各地的文化,于是老街上出現(xiàn)了廣東、廣西、兩湖、福建、江西、四川、貴州等八大會館。

        如今劉洋再次站在都柳江邊,江上沒了商船,老街上的會館人去樓空,唯一能讓人憶起往日繁華的只有兼容并包的美食,“每天早上在老街吃早點時,才感覺到它還寶刀未老。”劉洋曾在石家莊開過一家榕江風味的餐館,別具一格的味道很快贏得了大批回頭客,沒多久就開了分店,他還把榕江手工制作的銀器和土布帶到城市,也和美食一樣熱銷。等他回到榕江,驚奇地發(fā)現(xiàn),老街上老銀匠開的店門可羅雀,來來往往的當地人早就不穿土布做的衣服了。

        原汁原味的榕江味道,收獲了不少外地粉絲,卻在自己的根據地淪陷了。

        找回“被時間偷走的榕江”

        榕江縣政府希望復興都柳江邊的老街,劉洋也積極參與到老街的改造中,希望它能重現(xiàn)兒時的繁榮景象,但如今沒有了水運之利,繁榮的根基在哪兒呢?

        老街上,往日鱗次櫛比的店鋪多數已經關門,只有幾家銀飾店和布料店還在頑強支撐。劉洋經營餐館時,為了突出榕江特色,特地請街上的銀匠參照苗族婦女戴的帽子,用苗銀打了幾款燈罩,很受食客們歡迎。劉洋沒想到,這種在榕江人眼里很土氣的造型,卻成了受到都市人喜愛的時尚。其實銀匠也想不通:“這銀帽子做燈罩,好看是好看,但不太透光,也太費錢!”

        在老街上那些慢慢破敗的店鋪中,劉洋看到了一種無法替代的價值——記憶。他向全縣征集關于老街的老照片、老物件,隨后舉辦了一個名為“山河故里·時光照相館”的展覽,冷清多年的老街忽然熱鬧起來,人們排著隊來看展覽,在老街上留影,辨認著照片里的古碼頭、舊會館、百年老郵局……那是榕江人的共同記憶。有人看到照片中的竹椅,想起了去世多年的爺爺;有人看到—輛永久牌自行車,說起自己結婚時的“三件套”;一個阿姨說:“我離開榕江好多年了,最近才回來,看著這些照片,真是環(huán)念?!背氛箷r,一個老奶奶讓兒子推著輪椅趕來,她說現(xiàn)在老了,記不清老街以前的樣子,想在老照片里再看看自己小時候的老街……

        想讓老街重新聚攏人氣,僅靠“玩情懷”遠遠不夠。老照片展覽之后,劉洋決定把美食作為復興老街的一個殺手锏,2018年2月,他策劃了名為“山河故里·味覺古州”的活動,聲稱:“這—次,那些被時間偷走的榕江,老街全都還給你!”

        小時候,聽到叮叮糖的聲音,可以追出去幾條街,現(xiàn)在卻聽不到了。沒關系,活動上設置了“穿越小吃味”的環(huán)節(jié),除了叮叮糖,以前學校門口賣的攪攪糖、轉糖人也都回來了,童年的滋味,再嘗一次。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那就來一場“鄰里庖湯長街宴”吧。年關時殺年豬、請客吃飯,榕江人稱“吃庖湯”,是一件大事。親友鄰里圍桌而坐,一鍋沸騰的庖湯里有美味,更有濃情。

        榕江小吃,以隨處可見的榕江卷粉為首?;顒蝇F(xiàn)場擺起了擂臺,看誰堪稱“榕江卷粉王”。為比賽伴奏的是一首歡樂的榕江原創(chuàng)歌曲《最愛卷粉》。

        經過劉洋和一群年輕創(chuàng)意者一年多的“折騰”,老街終于呈現(xiàn)出復蘇的跡象,不僅有了食客,也有了商販,也開始看到遠道而來的游客。

        Tips

        卷粉

        卷粉已經成為榕江的一種象征,其制作方法并不復雜,但配料十分講究。首先將瘦肉、萵筍、干豆腐等切成小四方塊,炒熟備用:將圓盤狀的粉皮從粉盤上剝下來,平鋪在桌上,劃成若干個小三角形,用湯勺把配料舀到粉皮內,裹成圓筒狀。夏天吃涼卷粉,可解熱消暑。

        腌生

        道涼拌美食,取黃瓜、萵筍、蘿卜等時令蔬菜洗凈切片,用精釀米醋和清水稀釋浸泡片刻,佐以本地燒辣椒。

        芋頭糕

        人氣可與卷粉并列的榕江小吃,當地人大多當作早餐。將米打成米漿,混入香芋碎末一起蒸制,出鍋后切成小塊,配上辣椒、鹽等調味料即可食用。

        三月粑

        每年三月三侗族人都會去山上采“狗屁藤”,制作三月粑來招待客人。將3—5公斤這種甜藤舂爛,用過濾后的甜水泡糯米,5個多小時后將米取出濾干,舂或磨成粉;然后把黃草舂爛,過濾出的水摻紅糖或白糖,與糯米粉拌成軟硬適中的圓坨坨,放進油鍋中翻烙。三月粑有柔韌、香甜、耐收等特點。

        牛癟

        又稱:“百草湯”,是黔東南地區(qū)一種獨特的食品,被當地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牛癟的制作工序復雜,牛宰殺后,取出牛胃及小腸里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擠出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放入鍋內文火慢熬,煮沸后將液體表面的泡沫過濾后食用。

        更多人的精神家園

        劉洋說,在外面闖蕩了20多年后選擇返鄉(xiāng),等于是要重新進入一個全然不同的社會體系,讓自己的人生清零,從頭來過。他建造“故鄉(xiāng)書院”的初衷,是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萬一歸鄉(xiāng)之后“水土不服”,就躲到這里。但當書院一點一點建設起來,他的想法有了變化。

        裝修接近尾聲時,工地上每天都有十幾個工人在忙碌,他們大都是來自附近村寨的婦女,纖弱瘦小,卻干著粗重的體力活,砌磚、搬石頭、抬水泥、登高鋪瓦……這天,其中一個大姐怯生生地問他:這里裝修完需不需要畫蠟染的?我會畫蠟染,還會織布、繡花……“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這里不應該是我一個人的精神家園?!庇谑牵瑒⒀筇貏e在書店里留出了一部分空間,讓侗寨里那些擅長蠟染、刺繡的媽媽們可以一展才藝。

        “故鄉(xiāng)書院”還沒完工就成了榕江的網紅景點,有情侶把這里當成婚紗照的取景地,不時有背著蛇皮袋的村民跑進來看熱鬧。書院原本應該是最靜謐的地方,但劉洋覺得這樣熱鬧的場面也挺好。

        拆書箱是劉洋最幸福的時刻,一本本精心挑選的好書散發(fā)著油墨的芬芳,隔壁阿婆透過那扇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木窗好奇地向里張望,劉洋趕緊招呼阿婆過來坐,她羞澀地笑著搖搖頭,說我就是看看,午后的陽光灑在她雪白的頭發(fā)上,像是穿越了一百多年的光陰……

        苗家蠟刀下的時尚密碼

        城鎮(zhèn)化和機械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讓生活更加便利、富足;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人背井離鄉(xiāng),傳統(tǒng)手工藝百業(yè)凋零???、染、繡,原本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藝,如今卻與“日?!睗u行漸遠。同時,也有人開始做一些新的嘗試,他們不再遠離家鄉(xiāng),而是撿起祖?zhèn)鞯氖炙?,讓它們重新融入新的時代與人群,藉此創(chuàng)造新的財富,同時讓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續(xù)。

        深山中的“蠟染媽媽”

        也是因為大山的阻隔,這個苗寨依然保持著家家做蠟染、戶戶工刺繡的傳統(tǒng),日常穿用都是自給自足,技藝十分精湛。袁仁芝是一個普通的苗家女子,和其他在宰勇長大的姐妹們一樣,自幼受到母親的熏陶,最大的愛好便是用蠟刀在自家織的土布上勾畫各式種樣的圖案。畫蠟成為平淡生活中的一種寄托,它讓袁仁芝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

        幾年下來,袁仁芝積累了大量蠟染畫,有時實在畫得太多,就把畫好的蠟染布拿到集市上賣,換回新的布匹繼續(xù)畫。20世紀90年代,一張蠟畫能賣幾元錢,后來賣到了幾十元,來自大城市的游客對這些蠟畫尤其喜愛。袁仁芝剛從大學畢業(yè)的兒子從中看到商機,開始拿著母親畫的蠟染畫到全國各地跑推銷,憑借純手工的土布、別具一格的圖案、低廉的價格,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從蠟畫中嘗到甜頭的袁仁芝也沒忘記同村的姐妹們,她將接到的訂單分發(fā)給大家,現(xiàn)在全村有四五十名婦女專事蠟染制作,平均每人每天收入百元左右,全村僅靠蠟染和刺繡年收入就有上百萬元。宰勇苗寨和它所屬的烏吉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手工藝之鄉(xiāng),袁仁芝則因為以畫蠟帶村民脫貧,被稱為“蠟染媽媽”。

        畫娘們的新事業(yè)

        然而,近些年不遠處通了一條高速路,村邊這條公路不再是交通往來的必經之地,加上“蠟染媽媽”們畫的多是祖上流傳下來的最原始的苗族圖案,以蝴蝶、魚、龍、鳳及抽象幾何圖案為主,離現(xiàn)代生活比較遠。同時,周邊村莊看到烏吉村憑借蠟染脫貧,也紛紛效仿,當游客來到貴州,在每個苗寨都看到整齊劃一的畫著蝴蝶的蠟染,很容易審美疲勞。

        凡有苗寨處,皆有蠟染坊,畫面很美好;凡有蠟染坊,皆無人問津,現(xiàn)實很骨感。

        我沿著盤山公路奔赴榕江一個名為黨細的苗寨。這里出產的蠟染也是傳統(tǒng)的苗族圖案,但和烏吉村的不太一樣。烏吉村是在傳統(tǒng)的土布上作畫,講究把土布畫透畫滿,因為蠟染本是村民們用來做衣服的,一向以耐穿耐臟為標準,雖然也知道現(xiàn)在蠟染是要賣給外來游客,畫娘們的習慣還是沒轉過來。而黨細村則是在真絲上作畫,為城市里喜歡蠟染的文藝青年訂制圍巾,圖案只取最純正的苗族元素來點睛。

        黨細村的真絲圍巾,最早出自一個位名叫楊再蓉的苗女之手,她也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從來沒有外出打過工的年輕婦女。我問她為何堅持留在村里,她說,未婚時看過太多父母與子女分別的場景,自己結婚時就暗暗發(fā)誓,一定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但村里山多地少,要養(yǎng)活一家人并不容易,得找找別的出路,于是她想到了自己平時做百褶裙和頭巾時畫的蠟染,開始嘗試把蠟染做成桌布,拿到榕江和凱里去賣,雖然銷量不是很好,多少能貼補家用。

        2018年春天,榕江縣政府在黨細村做手工藝扶貧試點,一次洼給了楊再蓉500條蠟染絲巾作為啟動訂單,這對一個畫娘來說是個龐大的工程,楊再蓉聯(lián)合了村里的4個姐妹,成立了蠟染合作社,團隊協(xié)作,最終高質量地完成了訂單。這些絲巾的圖案既傳統(tǒng)又時尚,很快引起市場的注意,新訂單紛至沓來。在外務工的媽媽們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十幾位陸續(xù)回到村里,做起了自己熟悉的畫蠟、染布手藝。蠟染合作社很快從最初的5位創(chuàng)立者擴大到19個人,蠟染這門手藝,也從苗家女子貼補家用的方式,變成可以讓更多人脫貧致富的產業(yè)。

        裙擺上的秘密

        “客戶不是把這些蠟染做為旅游紀念品,而是要日常穿戴,這時候畫鳳、魚等民族風圖案就有些不合時宜。”楊再蓉拿起一條畫好的蠟染絲巾和自己穿的民族服裝對比,絲巾上的圖案是一種“回”字紋的排列組合,簡潔的畫面看起來很高級。和我同行的訪客中有人稱贊:現(xiàn)代設計就是不一樣!楊再蓉卻不停搖頭,她取出一匹像折疊好的油紙傘一般的布料,在地上攤開,面料上藍白相間的紋理和各式各樣的蠟染圖案,和楊再蓉身上穿的百褶裙一模一樣。楊再蓉把百褶裙的裙擺繃緊,示意我仔細看其中的一小塊紋理——正是剛才在絲巾上看到的“回”字紋。“絲巾上的圖案正源于此,只不過擴大了幾十倍。”其他畫娘也把手里畫好的絲巾一字排開,上面的圖案有花鳥、幾何圖形,還有一款和愛馬仕最新款的圍巾神似,這些圖案并非來自現(xiàn)代設計師,而是從苗族裙擺中提取的元素。

        “設計師確實提供了許多種現(xiàn)代圖案,很酷很時尚,但當這些現(xiàn)代圖案用蠟刀畫出再用藍靛染色后就變味兒了。于是大家商量后,決定從苗族本身既有的圖案中提取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的元素。開始我們沒有想到百褶裙,而是搬出了我陪嫁時的畫譜?!睏钤偃啬贸鲆槐居孟炄静及陌l(fā)黃的紙書,只有四頁,每一頁上畫了一朵不同時令的花。至于這些花叫什么名字,楊再蓉也記不得了,因為這本畫譜的歷史實在太過悠久。據說是楊再蓉外婆出嫁時的嫁妝,外婆傳給母親,母親又傳給了她。

        本來設計師準備用畫譜上的四朵花作為絲巾的圖案,但當花朵畫在絲巾上時,感覺卻比較平常。后來楊再蓉無意中在自己的百褶裙上找到了靈感。

        黨細的苗族屬于花裙苗支系,最大特點就是會制作、穿著百褶裙。鮮為人知的是,百褶裙的褶皺里隱藏著上百種不同的圖案,都是千百年來苗族婦女們設計出來的最經典的造型。原來,每個黨細畫娘的百褶裙里,都藏著一本“武功秘籍”。來自蘇州的設計師看到百褶裙中隱藏的圖案后,決定要做一個新的絲巾系列,就叫“藏在百褶裙里的時尚密碼”。

        亚洲男同免费视频网站| 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 麻豆 日韩 欧美 久久| 粉嫩人妻91精品视色在线看| 男人天堂免费视频|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97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av少妇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的特点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全部孕妇毛片|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24小时免费在线观看av| 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免费看 |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 亚州性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黑丝美女办公室激情啪啪 | 国产内射一级一片内射视频| 免费女女同黄毛片av网站|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艳妇|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国产av精选一区二区| 蜜桃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在线| 亚洲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九九九| 免费jjzz在线播放国产|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a片3d|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