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鴻
韓信,西漢的開國功 臣,中 國歷史上的軍事奇才。
他不僅精通兵法,而且能靈活運(yùn)用,屢建奇功,被譽(yù)為“兵 仙”“戰(zhàn) 神”。
1.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令手下大將韓信去攻打趙國。韓信只有一萬多人馬,而趙王有二十萬大軍!
2.“趙國兵力雄厚,打敗韓信絕無問題。我們不必害怕,正 面 迎 戰(zhàn)吧!”趙 王的大將信心滿 滿。
3.“怎樣才能以少勝多呢?”韓信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了好辦法。他馬上開始排兵布陣。
4.“你帶領(lǐng)兩千騎兵埋伏在趙營附近。等趙軍離開大營后,把他們的旗幟拔掉,換上我們漢軍的紅色大旗!”
5.“其余的將士們,跟著我攻打趙國吧!”韓信布下一個背水陣——背對河水、不留退路的陣勢。
6.天一亮,韓信就帶領(lǐng)軍隊(duì)發(fā)起了進(jìn)攻,雙方開始激烈交戰(zhàn)。不一會兒,韓信的軍隊(duì)假裝敗逃。
7.“快啊,乘勝追擊!消滅漢軍!”趙國的二十萬大軍全部出動,追趕過來。
8.提前埋伏在趙營附近的兩千騎兵馬上乘虛而入,拔掉趙軍旗幟,豎起自己的紅色大旗。
9.這時,漢軍退到河邊,再也無路可退了。大家都回過身來,奮勇迎敵,殊死作戰(zhàn)。
10.漢軍十分勇猛,趙軍一時無法取得勝利,就想退回大營,再作打算?!疤炷?,怎么全是漢軍的旗幟??!”“我們的大營被占領(lǐng)啦!”
11.趙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大營里全是漢軍旗幟,立刻大亂,四散奔逃。韓信帶領(lǐng)軍隊(duì)趁勢反擊,取得了勝利。
背水一戰(zhàn):在不利情況下和敵人做最后決戰(zhàn),比喻面臨困境,為求得出路而做最后一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