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德金 秦成輝
(1.廣西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培訓中心(廣西建設執(zhí)業(yè)資格注冊中心),廣西 南寧 530028; 2.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添加劑用水拌和后經(jīng)養(yǎng)護硬化的一種非勻質(zhì)建筑材料。混凝土組成材料具有復雜性,力學性能具有離散性,還與試驗方法,施工條件有關,與鋼材相比,其勻質(zhì)性比較差[1]?;炷量估豢箟?鋼筋抗拉性能好,彌補了混凝土抗拉性差的缺點。故鋼筋混凝土結構被廣泛應用。土木工程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在建設一些大跨度、高聳結構、深海隧道等工程的過程中,往往都具有相當?shù)膶嵺`性,工程實踐經(jīng)驗常先行于理論,至今不少工程問題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實踐經(jīng)驗。很多時候工程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工程實踐先于理論,導致該現(xiàn)象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工程問題過于復雜,難以進行試驗,在一些結構中可以進行縮小比例試驗。新理論和技術必須經(jīng)過工程實踐的檢驗,實踐促進理論的發(fā)展。由于數(shù)值計算具有快速、代價低和易于實現(xiàn)等諸多優(yōu)點,這種分析方法已經(jīng)廣泛用于實際工程中。然而,用有限元軟件盡可能準確地模擬混凝土這種材料是不容易的,國內(nèi)外學者提出了基于各種理論的混凝土本構模型。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理論被公認為可以完全描述混凝土的本構關系。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的復雜性,在手工操作過程方面質(zhì)量難以控制等缺陷,導致運用有限元軟件模擬混凝土材料時與實際情況有誤差。ABAQUS是大型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軟件,其在非線性分析方面的巨大優(yōu)勢,獲得了廣大用戶的認可,在結構分析領域的應用趨于廣泛[2]。
以鋼混凝土簡支梁梁試驗模型為例,梁截面為2 600 mm×150 mm×300 mm、受壓筋2φ12、受拉筋兩層3φ16、箍筋φ8@100,荷載墊片100 mm×60 mm×150 mm、支座墊片采用尺寸為100 mm×60 mm×150 mm,完全彈性的鋼材,其位置見圖1?;炷翉姸鹊燃壊捎肅25,混凝土參數(shù)見表1。鋼材采用Q235鋼,適筋梁配筋參數(shù)見表2。上墊板尺寸為150 mm×100 mm×60 mm,彈性模量為2.1E12 MPa,泊松比取0.2,支座墊片尺寸為200 mm×150 mm×60 mm,彈性模量為2.1E12 MPa,泊松比取0.2。
表1 混凝土參數(shù)
材料參數(shù)抗壓強度/MPa密度/kg·m-3彈性模量/MPa泊松比抗拉強度/MPa混凝土242 40029 5000.22.4
表2 適筋梁配筋參數(shù)
本實例目的是為了探討鋼筋混凝土簡支梁跨中區(qū)混凝土的下緣拉應力和上邊緣壓應力與時間的關系曲線,鋼筋混凝土簡支梁跨中區(qū)混凝土的下緣拉應力與時間的關系曲線見圖2,由圖可知,隨著位移的增加,混凝土拉應力逐漸增大,當混凝土拉應力達到其最大拉應力時,混凝土開裂,其拉應力快速下降,因為開裂裂縫不均勻分布,而且裂縫的寬度和間距具有隨機性,還有鋼筋與混凝土在混凝土開裂后還具有粘結力,故混凝土開裂后,混凝土應力不為0?;炷梁喼Я嚎缰袇^(qū)混凝土的上緣壓應力與時間的關系曲線見圖3,隨著位移的增加,混凝土壓應力逐漸增大,當混凝土壓應力達到其最大壓應力時,混凝土被壓壞,對比兩圖證明了混凝土抗壓能力比抗拉能力強很多。
將適筋梁受拉鋼筋由HPB235提高為HRB400,分析步時間長度由500改成400,其他條件不變時,此時就變成了超筋梁。
超筋梁變形后梁的模型云紋圖見圖4,從圖中可以看出超筋梁變形比適筋梁小,簡支梁上表面兩個墊塊之間及墊塊和兩個支座墊塊附近應力最大,因為兩個墊塊之間剪力和彎矩都是不變的,所以上表面兩個墊塊之間的變形很小。
鋼筋骨架的變形和簡支梁的變形類似,見圖5。由于簡支梁下表面跨中部位下表面的混凝土開裂后,不再承受拉力,拉力全部由受拉筋承擔,因為剪切變形大,發(fā)生剪切變形的部位,鋼筋的應力也比較大。
鋼筋混凝土簡支梁跨中區(qū)混凝土的下緣拉應力與時間的關系曲線見圖6,由圖可知,隨著位移的增加,混凝土拉應力逐漸增大,當混凝土拉應力達到其最大拉應力時,混凝土開裂,其拉應力快速下降,混凝土開裂后,裂縫間的混凝土還與受拉縱筋存在粘結力。因為是超筋梁,跨中部位變形小,隨著位移荷載的增加,支座部位發(fā)生較大的剪切變形,簡支梁上表面之間的變形較小,裂縫間的受拉縱筋變形小,導致混凝土的拉應力小,當位移荷載進一步增大后,受拉縱筋變形逐漸增加,混凝土拉應力也隨之增加?;炷梁喼Я嚎缰袇^(qū)混凝土的上緣壓應力與時間的關系曲線見圖7。隨著位移的增加,混凝土壓應力逐漸增大,當混凝土壓應力達到其最大壓應力時,混凝土上表面被壓壞,其壓應力逐漸減小,但是混凝土隨著彎曲變形的增加,混凝土還能承受壓應力。
受拉縱筋改為兩根,鋼筋骨架見圖8,少筋梁網(wǎng)格劃分種子布置近似全局尺寸取0.05,其他與適筋梁相同,少筋梁劃分網(wǎng)格后的模型見圖9。
少筋梁變形后的云紋圖見圖10,簡支梁少筋破壞變形很大,從圖10可以看出,簡支梁上表面兩個墊塊之間及墊塊附近的應力最大。劃分的單元發(fā)生很大的變形,從簡支梁跨中部分下表面一直延伸到上表面。
少筋梁變形后鋼筋骨架云紋圖見圖11,鋼筋骨架的變形和簡支梁的變形類似,由于受拉筋只有兩根,受拉筋數(shù)量或者強度不夠,導致少筋破壞。隨著位移荷載的增加,簡支梁變形大,受拉筋進入屈服階段,簡支梁繼續(xù)變形,受拉筋的拉應力在屈服階段基本不變,而混凝土受壓區(qū)面積減少,導致受壓區(qū)混凝土壓應力大。
跨中受拉區(qū)縱筋應力—時間關系見圖12,隨著位移荷載的增加,混凝土受拉后開裂,隨后裂縫處全部拉力由受拉縱筋承擔,受拉縱筋壓應力快速增大,之后受拉縱筋進入屈服階段。跨中受壓區(qū)縱筋應力—時間關系見圖13,隨著位移荷載的增加,受壓區(qū)受壓縱筋隨壓應力逐漸增大,但是簡支梁下表面混凝土開裂后變形增加的快,故受壓區(qū)受壓筋的壓應力會下降。
本文運用ABAQUS軟件,分別模擬了適筋梁、超筋梁、少筋梁在對稱位移豎向荷載作用下的變形特征及破壞形態(tài),得到了適筋梁和超筋梁受壓區(qū)和受拉區(qū)混凝土的應力—應變曲線,還有少筋梁受拉區(qū)和受壓區(qū)縱筋的應力—應變曲線,通過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結論:1)通過觀察,超筋梁的變形最小,支座附近的發(fā)生剪切變形,跨中適筋梁變形次之,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剪切變形,少筋梁變形最大,跨中部位的單元出現(xiàn)很大的變形。適筋梁介于兩者之間。2)無論是超筋梁、適筋梁還是少筋梁,梁的跨中部位應力最大,支座附近應力也較大,符合簡支梁的受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