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迪榮,張元珍,鄺伊敏,尹秋,龔青,李家福
(1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武漢 430071;2大冶市中醫(yī)醫(yī)院)
子癇前期(PE)是孕產婦及圍產兒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學顯示,PE的發(fā)病率為3%~10%[1,2]。血管內皮損傷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生理改變的中心環(huán)節(jié),PE患者多出現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微血管收縮和血管內血栓形成最終導致了胎盤供血不足[3]。微小RNA(miR)是一種非編碼短的小RNA,參與發(fā)育、分化、凋亡等生理過程[4]。人胎盤中表達有大量的miR,重度PE患者胎盤組織中miR-130、miR-181、miR-222、miR-195、miR-126等表達增加[5]。微小RNA-126(miR-126)是近年發(fā)現的一種小分子調節(jié)物質,具有調節(jié)血管內皮細胞和促進血管生成的功能,在正常組織的血管發(fā)生和血管炎癥反應等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6],但miR-126在PE中的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觀察了PE孕晚期孕婦血清miR-126水平變化,旨在探討miR-126在PE高危人群篩查中的價值。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收治的PE孕晚期孕婦52例(觀察組),診斷參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7],除PE相關母胎并發(fā)癥外,無其他內外科并發(fā)癥。早發(fā)型(<34周)27例和晚發(fā)型(≥34周)25例。另選同期孕晚期正常孕婦68例(對照組),血壓正常,無蛋白尿,分娩健康足月兒(孕周≥37周),無內外科并發(fā)癥。兩組均排除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多囊卵巢綜合征和不明陰道流血等患者。本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孕婦血清、臍血血清、胎盤組織miR-126檢測 ①標本收集:采集所有入選對象晨起空腹肘靜脈血5 mL,置于EDTA管中,離心機(2 500 r/min)離心15 min,收集血清,儲存于-70 ℃。孕婦分娩后立即收集臍血和胎盤。從臍帶植入點旁5 cm處將胎盤分為母體面部份、中間部份、胎兒面部份共3部分,切開時盡量避免胎盤梗死和鈣化部份。采集中間部份的絨毛,體積為2 cm×2 cm×2 cm,冰生理鹽水中沖洗后儲存于-70 ℃[8]。②胎盤組織miR-126檢測:碾磨法提取胎盤組織中的RNA,miRNA 3′端加Poly(A)處理、修飾后逆轉錄,置于-20 ℃下保存,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檢測時將miR-126 nmol per OD引物稀釋為100 μmol,將2倍miRNA premix混合后離心,0 ℃下反應,反應體系包括miRNA premix 10 μL、miR-126 2 nmols per OD 0.4 μL、reverse primer 0.4 μL、miRNA第一鏈cDNA 2 μL、去離子水7.2 μL。反應過程為起始模板變性、PCR循環(huán)中模板變性、退火和延伸。③血清miR-126檢測:采用離心柱型分離試劑盒分離血清中miRNA,200 μL血清中加入200 μL裂解液,離心后進行RNA的提取,檢測步驟同“②”。本研究所選的內參基因為U6,miRNA相對量的計算采用 CT法。miR-126的相對表達量為2-ΔΔCt, CT(閾值循環(huán)數)=待測樣本基因Ct均值-待測樣本內參Ct均值[9]。
1.3 一般資料收集及血生化指標檢測 入院時,收集患者年齡、孕次、產次、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孕周、定期檢查例數、最高收縮壓、最高舒張壓、新生兒質量等一般資料,患者的最高收縮壓和舒張壓為入院后未服用降壓藥前所測的最高值;檢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膽固醇(LDL-c)、血肌酐、尿酸和白蛋白等生化指標,血生化指標動態(tài)復查,以全部測得值的中位數作為最終數據。
2.1 兩組孕婦血清、臍血血清miR-126水平及胎盤組織miR-126表達比較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血清、臍血血清miR-126水平及胎盤組織miR-126表達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年齡、孕次、產次、孕前BMI、妊娠期體質量增加值比較 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年齡、孕次、產次、孕前BMI、妊娠期體質量增加值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分娩孕周、定期檢查例數、最高收縮壓、最高舒張壓、新生兒質量比較 觀察組及對照組定期檢查比率分別為63.46%(33/19)、88.24%(60/8),兩組比較,P<0.05。兩組分娩孕周、最高收縮壓、最高舒張壓、新生兒質量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分娩孕周、最高收縮壓、最高舒張壓、新生兒質量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 兩組TG、TC、HDL-c、LDL-c、血肌酐、尿酸、白蛋白水平比較 結果見表4。
表4 兩組TG、TC、HDL-c、LDL-c、血肌酐、尿酸、白蛋白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5 觀察組孕婦血清miR-126水平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相關性分析顯示,觀察組孕婦血清miR-126水平與年齡呈負相關(-4.02,P<0.05),而與分娩孕周、收縮壓、舒張壓、新生兒體質量、白蛋白、血肌酐、尿酸均無相關性(P均>0.05)。
PE是指妊娠20周后出現新發(fā)的高血壓,且伴有蛋白尿或其他系統(tǒng)的損害,嚴重的系統(tǒng)損害使其成為孕婦圍產期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PE是是孕產婦和圍產兒患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對于孕晚期孕婦[3]。既往研究[10]證實,miR表達異常與人類疾病的發(fā)生有關。文獻[11]報道,PE患者胎盤和外周血中miR的異常表達也會使細胞功能紊亂。Wang等[12]發(fā)現,PE患者胎盤中miR-20a的高表達會抑制叉頭框蛋白A1,導致滋養(yǎng)層細胞增殖和侵襲能力下降。Muralimanoharan等[13]發(fā)現,PE患者胎盤組織中miR-210的表達水平增高會導致線粒體功能紊亂。
miR-126是Deeppak等于2006年發(fā)現的一類小分子RNA,與血管生成密切相關[14,15]。miR-126在血管內皮細胞中的含量最為豐富,且具有特異性,其可以調節(jié)細胞增殖、遷移和血管生成[16,17]。研究[14]發(fā)現,miR-126可以通過調節(jié)內皮祖細胞的功能參與胎盤血管的新生。本研究發(fā)現,PE患者外周血和胎盤組織中miR-126的表達水平均明顯升高,這與Yan等[18]研究一致。本研究發(fā)現,觀察組孕婦血清miR-126水平和胎盤組織miR-126表達高于對照組,臍血血清miR-126水平無差異,說明miR-126可能與PE的發(fā)病有關,孕婦血清異常表達的miR-126可能來源于胎盤。本研究還發(fā)現,觀察組早發(fā)型和晚發(fā)型孕婦血清、臍血血清miR-126水平及胎盤組織中miR-126表達均無明顯差異,提示miR-126參與這兩型的病理機制可能類似,且與發(fā)病時間無關。結果提示,孕晚期檢測孕婦miR-126的表達水平可能有助于PE高危人群的篩查。
既往有研究[2]發(fā)現,PE發(fā)病的高危因素有初產婦、孕婦年齡<20歲、分娩時孕周<32周、產前保健<5次等。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孕婦血清miR-126水平與年齡呈負相關,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孕婦外周血清miR-126水平下降。而孕婦血清miR-126水平與分娩孕周、收縮壓和舒張壓等無關,這可能是因為PE多為胎盤源性,機體全身系統(tǒng)炎癥反應過度激活[19]。
總之,孕晚期孕婦血清和胎盤組織中miR-126異常表達,其可能參與了PE的發(fā)病,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在孕婦血清中的水平越低。孕晚期對孕婦血清miR-124的檢測有助于PE高危人群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