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紅
(河南省農業(yè)職業(yè)學院洛陽校區(qū),河南 洛陽 471002)
速寫,講究一個“速”,講究繪畫的速度要快;更講究一個“寫”,講究融入作者真實的情感,而不是對繪畫對象一種簡單的描摹。速寫是一種情感的藝術表現手法,是對作者情感軌跡的記錄與刻畫。同時,速寫要求作者需要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思想感情通過或婉轉、或陽剛、或舒緩、或急促的線條進行描繪,并通過這種形式和畫作的觀者進行心靈深處的溝通與交流,產生源自于心靈的共鳴。速寫就是一種用線條進行勾勒的藝術,以線條作為抒發(fā)感受的語言。在大專美術教學中,尤其是在教學對人物進行刻畫的過程中,一定要指導學生講究繪畫技巧,靈活地運用線條,自如地對人物進行深刻、傳神、生動、形象的描繪,將自身的靈氣與作品中的人物融為一體,提高速寫的教學水平。
想要保證人物速寫的整體美觀、傳神,就必須做到一點,那就是對人物的身體比例有一個準確的把握。要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向學生講解人的身體結構的基本常識,并經過實際的應用來強化和鞏固;另一方面要依據不同的刻畫對象進行實際的體會與把握,決不能生搬硬套,用一個固定的比例去衡量所有的人物。比如,對于那些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因為人在幼年時期的大腦發(fā)育速度較快,所以頭部的大小就已經和成年人的頭部相差無幾了,但是軀干卻遠遠沒有達到成人的標準,因此孩子的頭部比例就應當適當放大。而人到了老年時期,身體的骨骼會變形,肌肉會萎縮,因此比例也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在一般情況下,人體在站立時,按照西方的理論來說,人的身高為人的頭部長度的七點五倍,但是東方人為頭部長度的七倍;在坐著的時候,人的身高約為人體頭部長度的五倍,蹲著的高度約為人體頭部長度的三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站七坐五蹲三”了。此外,男性和女性的身體比例又有差別,比如男性的兩肩之間的連線較長,而女性兩側的大轉子連線較長;男性的肩寬背厚,腰部比較發(fā)達,而女性的腰部以下部位較為發(fā)達,臀部較為寬闊,這多造成了男性和女性之間身體的差異。在對人物進行速寫時必須注意。
在對人物進行速寫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人體都有重心,隨著動作的不同,人體的重心也在不斷發(fā)生偏移。不管人體做出怎樣的動作,當兩只腳著地的時候,重心就會落在兩足中間,如果只有一只腳著地,那重心自然就會全部轉移到著地的一只腳上。如果人做出了扭身和轉體的動作,重心仍然在腳上。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人體的胸腹部的扭轉方向是和臀部的扭轉方向相反的,所以還要注意人的頭部以及上肢的動作必須協(xié)調,以保證身體的平衡和動作的穩(wěn)定。所以,在大專美術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人物速寫必須讓學生注意人體各個部位之間的平衡和協(xié)調,避免出現不和諧元素。
對學生進行速寫指導訓練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深入了解人體結構的特點,可以把人體的結構簡單歸結為“一豎二橫,三體四肢”。其中的“一豎”是指人的脊柱,“二橫”是指兩肩的連線和兩側大轉子的連線,“三體”是指人體的頭部、胸部和骨盆,四肢就是人體的上下肢了。人體所有的運動大多是由脊柱和下肢的動作完成的,因此人物速寫中對脊柱和下肢的變化要格外注意。脊柱的運動主要表現在胸部與髖部兩個部分的變化,因此速寫中要細致觀察人體的頸部、胸部、腰部的變化,注意人物重心的變化。頭部和頸部的運動主要由人體頸部的肌肉支配,但是動作發(fā)生的關鍵卻在人體的軀干部位,并且會引發(fā)人體多個部位的協(xié)調聯動。腰部是人體的運動中樞,絕大部分的人體運動都離不開腰部的支撐,所以腰部的運動幅度一般較大,變化自然也更加靈活。人體的上肢會在身體發(fā)生動作時起到平衡和協(xié)調的作用,下肢則會對整個身體起到支撐的作用,因此運動中產生的變化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人物速寫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對人體的整體結構與不同動作的靈活把握,才能保證人物速寫的生動傳神。
總之,在大專院校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人物速寫中繪畫技法的講解,并在經過系統(tǒng)、反復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多種速寫的繪畫技法,做到眼快、心快、手快,從而實現大專美術速寫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