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返照位卓的山村
我的父親 今年89歲
經(jīng)常坐在家門口的板凳上抽煙
偶爾喝一口小酒
他不僅是全村最老的老人
還是全村最老的黨員
當過生產(chǎn)隊長的往事如他吐出的煙圈
已經(jīng)如農(nóng)具和饑餓一起飄散
他是從人民站起來 游記》
像一只老鴰陪伴一只喜鵲
父親年紀大了 說話難免羅嗦
比如去年我回老家過年
鎮(zhèn)黨委書記看望他這個老黨員
送他500元慰問金 他跟我說了5遍
他還反復告誡我 好不容易端公家飯碗
千萬不要亂整
他還嘮叨 我還想再活幾年
多看點國家的發(fā)展變化
十九大開幕那天 我打電話叫他少喝酒
他說 我收看了習總書記作的報告
老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
高興了 喝了兩小杯
前些年 一條廢棄的國道線
只有一輛沒有駕駛證的客貨兩用車
把老家和縣城 縫補在一起
有的彎道 有320度
駕駛員開車經(jīng)過
才知道什么叫腦筋急轉(zhuǎn)彎
我每次請朋友開越野車回老家看父母
都要砥礪前行
我曾經(jīng)爭取1萬元資金 鋪沙面石
但車輛也只是暫時停留在表面
直到去年 在脫貧攻堅的集結(jié)號聲中
老家的鄉(xiāng)村公路硬化終于立項
于是 從縣城到老家的路
通過挖掘機 推土機和鏟車
大刀闊斧的刪改 以及水泥的潤色
變成盤繞鄉(xiāng)村的玉帶和嶄新的時代
我從縣城坐車回老家的時間
從過去的1小時縮短成現(xiàn)在的半小時
其實 縮短的是黨和人民的距離
難怪 鄉(xiāng)親們買車的多了
就連我在浙江打工的堂弟
也要回老家跑運輸
掛鉤扶貧的駐村工作隊員小李告訴我
這是一條不忘初心的鄉(xiāng)村公路
我的三叔說話更是干脆 這條鄉(xiāng)村公路
通向小康社會
蔡萬元的名字 并沒有給他帶來財運
更沒有成為腰纏萬貫的老板
由于他腿被摔傷 經(jīng)常胃痛
農(nóng)活和家務 全部壓在媳婦的肩上
就算每天揮舞鋤頭
也挖不掉包谷地里的窮根
我的同事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小潘
摸底調(diào)查時走進蔡萬元家的D級危房
通過精準識別 確實一貧如洗
去年 由于蔡萬元家沒修好圈
買的兩頭小豬只能拴養(yǎng)
被凍死后 鄰居還戲稱是上吊自殺
蔡萬元被列入建檔立卡特困戶后
還有些不好意思 他告訴小潘
感謝黨和政府牽掛我家
幫我家改造危房 還幫我家發(fā)展產(chǎn)業(yè)
其實 當貧困戶并不光榮
我要把好吃懶做的兒子攆出去打工
還清貸款 我和媳婦在家種菜和養(yǎng)豬
爭取一年收入上萬 這樣
我蔡萬元的名字 才名符其實
總書記在電視里說 再過兩年
要全部脫貧 一個都不能掉隊
我家要吃飯穿衣兩不愁
除了國家的幫扶政策 主要靠自家努力
我一家老小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不拖全村人的后腿
昭交集團彝良分公司的馮莉
長相有點像魯豫
主要是腦殼有點像
腰桿不像
難怪她在新營村當扶貧第一書記
不魯豫有約
只努力呼兒嘿喲
她不忘初心
工作特別細心
她牢記使命
加班就是拼命
她像村姑一樣駐村
她像護士一樣扶貧
由于她眼睛大
能夠精準識別貧困戶
為什么她不吃臘肉
因為她不會把脫貧的違規(guī)納入
她聯(lián)系蔬菜合作社
發(fā)動村民種蘿卜白菜
怪不得被她兜底脫貧的村民
舍不得她走
還聯(lián)名給縣委書記寫信
要求把她留下來
幫助他們過上更幸福的日子
她雖然只有一年黨齡
動真情卻像老黨員
她今年廿七一枝花
個子小
大家都叫她馮小書記
十九大開幕那天
她鏗鏘玫瑰般
在央視新聞頻道綻放
她說
鄉(xiāng)親們有訴求對我說
有困難我來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