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偉明
『夫詩有別才,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唬ā稖胬嗽娫挕罚?嚴羽的這則詩話,是對詩的本質的精辟論述,又是對詩人素質的嚴格要求,可謂經典理論,向來受到詩人推崇。學習古典詩詞理論,應該從這里開始。
這則詩話的前半段說,做詩,需要特殊的才能,這與讀不讀書無關。詩歌自有特殊的情趣,這與邏輯思維無關。這就是說,從本質上講,詩是情感的產物,不受常理的束縛。做詩,需要的是形象思維,不是跟人講道理。形象思維,可能是天生的。孔子是圣人,但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他家鄉(xiāng)有個做小買賣的人,不怎么識字。他的母親死了,他不寫詩。方苞是桐城派古文的領袖人物,他也不寫詩。無論如何不能懷疑此二人不讀書,但他們不善于形象思維,也就與詩無緣了。反過來說,一個不讀書、或者讀書甚少的人,只要他具備形象思維的能力,也可以無師自通,寫出詩來。他就哭道:『叫一聲,哭一聲,兒的聲音娘慣聽。如何娘不應! 』感動了好多人,這就是好詩啊。我剛收了一個學生,他的平仄粘對還沒過關哩,可是劈頭蓋腦就是一首好詩:『祖業(yè)拆遷說換樓,牧羊老漢淚雙流。平空奪我天和地,便是村官話也牛! 』這都是直抒胸臆、形象鮮明、感人至深的好詩??梢?,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可能直悟詩理。再舉一例。土匪將軍張宗昌也會做詩:『大炮支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數英雄兮張宗昌,愿化巨鯨兮吞扶桑。』還真有點氣勢呢。
不過,這種無師自通,不能保證一輩子都能寫出好詩來,因為他學養(yǎng)不足,沒有后續(xù)力量,很可能才寫出一二首便收場了。王安石寫了一篇文章叫《傷仲永》,講的就是這個教訓。
俄國大批評家別林斯基說:『現象的直感性是藝術的基本法則,確定不移的條件,賦予藝術崇高的、神秘的意義。』這是對嚴羽的前半段話的精彩解釋,就是說,做詩,都靠直覺,好詩,都靠天意,所以它才具有『崇高的、神秘的意義』。
且慢,嚴羽在后半段又說,懂得形象思維的人,還應加強學習,弄清世間各種道理,他才能把詩藝發(fā)揮到極致。
杜甫說自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晃膶W史上著名的詩人,沒有一個不讀書、不識理。因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繼承古代優(yōu)良傳統(tǒng),才能獲得種種有益的啟示。如李白詩:『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贿@是何等傲岸。到了南宋,辛棄疾忽又進行一番刷新:『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你看這多么美妙!如果不讀李白,就沒有辛棄疾的好句。李白又來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坏教K東坡手中,也得到美妙的刷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話說回來,嚴羽說的『多識理』不是指『道理』,而是指『詩理』。別林斯基又來了,他說:『詩人用形象思維。他不證明真理,卻顯示真理?!煌醪骸汉却嬷?,天涯若比鄰?!贿@是送別友人的話,屬于『詩理』,但它『顯示出真理』。白居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贿@是對大自然的感悟,屬于『詩理』,但同時又『顯示出真理』。我們就來對嚴羽的這個經典理論作反復闡釋吧,有時把重點放在前半段,有時把重點放在后半段,